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论文_杨筱文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论文_杨筱文

(盐城市大丰兴隆农电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100)

摘要:基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尖端性和重要性,本文针对配网电力工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类总结和具体分析。通过对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需求分析,总结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的应用策略和安全应对措施,旨在,严格执行网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运行标准和建设安全设施保障。从而提升配网电力工程的操作质量和施工标准。

关键词:

一、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

1、过电压

早期建设的电网受到当时技术水平和设备不全的影响,爬距不够,也是电網安全运行的潜在隐患之一。因为电气设备在运行时,要承载内部的工频电压、过电压以及大气过电压的重重冲击,这就对电网的性能有很大的挑战。早期的电网大多采用的是弧地过电压,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幅值很高,当用电高峰期内容量超过定值时,接地电弧难以熄灭,会激发出更高的电压,如果不积极解决这一问题的话,势必会对配电网工程造成巨大的威胁。

2、电源设置问题与方法

由于相关电力建设的不足,很多区域和建筑的供电系统铺设没有得到合理的布局和线路预设。绝大多数的电源点布局不够合理,致使供电系统和设施不能充分发挥其本有的应用效能。同时也限制了很多电网设施的便捷性,延长了运行周期和维修成本[1]。最终会降低电网电源的分配效率。同时,受到施工条件和人员因素的影响,缺少足够的技术规范和水平对配电网中的电管系统进行标准的运行和维护。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应用以下方法。例如,电力作业人员和机构需要根据图纸的标识合理规划具体变电站的位置。可以分局需求,尽量让变电站靠近电源中心区域。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应用配电资源更能优化电源分布的管理,同时也能对周围环境减少相应的破坏。

3、外力破坏方面

技术问题主要是电网改造后,部分区域依然以架空线路为准,自身存在传输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城市发展方面所出现的引线问题所造成的 阻碍;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配套存在差异也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下共同造成了外力破坏,对供电系统安全运行依然起着不利的阻碍作用。

二、解决对策

1、选择合适的配变容载比

变电站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为了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合理选择变电器的规格是很有必要的。具体的数量以及容量应该根据当地用电量和未来的用电需求预估来选择。配变容载比是评估电力配网的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变压器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安全和可靠两个因素。具体来说,就是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在正常运行的方式下,按照经济负荷运行,第二,在两台变压器上运行的变电站,不适用运行过载器。

2、无功补偿的技术探讨

配网工程中会出现很多重要的应用环节,在这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无功补偿的作业环节,受到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不完善的环节和施工方式。无功补偿设置应用缺少标准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参照。导致很多供电系统严重被干扰,最终使变压器不能正常运行,影响供电输出,造成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很多配电站应用的配电网发电机功率不标准,使配电网整体动能运行不稳,严重影响供电进出的有序运行。针对以上诸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例如,在电路供给系统中增设无功补偿设施。通过无功补偿的枢纽运行来整体提升配电网功率输送的稳定性。提升配电系统的功率,优化配电网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配电设施的使用安全和维护的供电系统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科学选择与应用联络开关

其目的在于降低断电所造成的损失,并控制大范围内的用户损失;按照现阶段的实践经验,建议以推柱上式SF6开关为准,它的优势在于寿命长、性能强,可以在其特有的自动回复供电能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使停电范围加以缩小,从而避免停电可能造成的更大损害。

4、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解决闪路问题

解决电路由于污染严重而造成的闪路问题也是保障配网电力工程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之一。闪路可能造成两地电路的短路,或者是内部电压过大发热烧坏电路,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采用综合技术,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开关室的设备增添防污装置,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电路母排假装绝缘热缩装置。在目前,已经有个别地区对此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仅提高了设备的防污能力,而且对于短路问题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三、配网电力工程需要依据的安全措施

1、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基于以上在配电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配电网的配电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环节和设施方面的误差和失利。种种问题和技术需求表明,自动化施工技术在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时非常必要的。自动化技术的改进,不仅能够加固安全网络中的供电稳定性,更能对配电网络疏通和功能定向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在关键的电缆线路设置开关,并且针对电缆线路环网和开关的主要功能。配备三遥功能,如果环网线路其中一遥发生故障就会自动传送信息给控制中心,及时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其次,对于架空线路的设施配备全自动开关功能,融合合闸操作原理记性自动化分析。对开关配置的整体系统完成主从综合监控与操作。最后,通过架空分支等功能线路的开关设置和调整,对其进行自动保护模块颜控模块,完成及时的故障隔离功能和整体的系统运行配置。

2、防雷击安全措施应用

电力工程在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危险。尤其在雷击现象中,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和工程设施和安全。严重的雷击会造成电网设施的损毁,甚至发生火灾,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产生命安全隐患[4]。这种情况的威胁就会造成很多电力输出系统的故障甚至瘫痪。因此,对配电网络的供电系统进行防雷装置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防雷装置需要在配电系统中进行测试和对接。以避雷针为主要引雷装置进行雷电预警和雷击电流疏导。以此,来控制供电系统的有效疏导和应用。在针对电压引起的电路损毁等问题上,在一定的电力设施保障基础上,确保绝缘设施的防雷安装标准。在防雷的施工设施配备和人员的技术应用中合理应用绝缘方法。在接地装置配备中进行标准的引雷线设,进行安全电路配送保障防雷功能的完成和灵敏性。

3、加强电力配网工程的管理

对于电力配网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机器设备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也是占有很大作用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配网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不断加强,这就对人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养已经迫在眉睫。具体来说,就是在提高技术人员和劳动人员的工作水平,保证操作安全。电力企业除了在招聘时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员工以外,也可以加强对于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培训学习活动。让工作人员都能够熟悉电网工程的操作、检修等,为项目运行提供保障。

4、在变压器的管理方面

要注重作为中转变的技术应用,所以,操作要求专业化。具体如安装前的调试与模拟,荷载大小的评估,变电操作情况的分析等;所以,要求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并做好在线监测,保障其状态的安全性。还有自动化改造后的技术应用方面,需要在多个结构中实现,因此,开关控制就非常关键,应该保障隔离、自动监控制、遥控等各种功能的正常作用发挥,以起到保障施工完成后的应用质量。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民众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而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电网改造工程计划,并且实现了新的配网自动化;但是,由于在经验方面、技术方面缺少足够的积累,所以,配网电力工程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也对施工安全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认真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高妮妮. 10kv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64.

[2]吴际. 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131-133.

[3]孙志军. 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探讨[J]. 硅谷,2014,7(23):109+108.

[4]曾令楷. 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及处理[J]. 电子世界,2014(18):55-56.

论文作者:杨筱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论文_杨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