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论文_冯兆栋1,陈奎国2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论文_冯兆栋1,陈奎国2

1莒南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莒南县建筑设计院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安全,也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就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方向;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重大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和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同时又随着人们对建筑期望值的增高而进步。为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不断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的提高。

一、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和对施工的规范管理,同时建筑企业为了在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也需要对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如期交工,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筑施工中强调施工技术的意义主要有:

1.促进建筑行业整体技术的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就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

2.促进施工技术体系的建设。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备的施工技术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依照施工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技术的创新促进技术系统的研究,逐渐形成现代化建筑施工理论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同时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也可以和地域相结合,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建筑格局。

4.促进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更科学准确的计算出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精确和客观,促进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便在工程施工中更好的规范工程造价。

二、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状况

1、施工管理比较混乱,没有科学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不能顺利有序进行,施工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其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制度的规范,导致施工效率和效果降低。

2、建筑施工技术的缺陷。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一些建筑企业虽然也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由于在施工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这些技术不能更好的应用到我国的施工过程中,同时这些技术和我国的施工环境也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致使施工技术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3、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的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施工工地的安全保护上没有科学规范的防护措施;在对职工的生活保障上投入的资金较少,对职工的关心较少不能有效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4、施工现场各环节的衔接较差。施工现场本身是一个完整而连续的整体,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三、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措施

1、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主体有技术、事物和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只有对建筑施工人员管理到位,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才能够顺利完成。管理人员分为不同性质,有指导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之前就应该提前对相关的人员进行选拔,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过硬,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一个建筑项目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对建筑施工技术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并随时进行创新管理。管理工作要不断细化,要对施工的方式、程序和施工安全方面的具体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定。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要做好记录,存入档案。技术管理部门也要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施工现场中,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一致为新技术的推广让路,出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不断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涉及的施工技术非常多,在混凝土技术、钢筋连接技术、防水技术的应用中也会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了降低问题的发生率,需要提前做好技术准备,以便有的放矢,明确每一项施工内容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好设备、材料、组织的准备工作。此外要再三核查土建机械、设备、材料,既要保证材料设备的全面性还要满足施工要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整个工程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

2、提高抗震设计意识

提高建筑设计安全性最为关键的一项因素就是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抗震设计的重要意义,用创新的思维模式、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每一个设计人员都要注意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转变自身传统的思维观念,意识到抗震问题的重要意义,发挥出设计的主导地位,做好各个环节的审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打好基础。

3、在施工阶段,不断加强技术管理

首先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科学的审核,确保详细了解施工单位的设计目标和方向,对施工要求了如指掌。其次要在具体施工现场不断促进施工方案的完善和发展,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第三,还要及时了解施工方案的具体执行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调节,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期如约完成。第四,做好施工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方便后期的管理和档案工作,对施工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也要记录下来。裂缝的存在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要预防裂缝问题的出现,不仅要严格控制建筑高空浇筑时混凝土的质量,监督混凝土的技术达标情况,还要控制浇筑的施工工艺。一方面要在浇筑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湿措施,避免因浇筑的混凝土水分的丧失导致太干而引发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当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厚度的时候,需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散热措施来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避免因散热不畅产生内外温差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4、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首先要加强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使施工作业能够有序进行,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达到协调一致。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因工作疏忽造成重大损失。

监理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建筑施工监理范围,强化监理力度,完善相关的监理制度,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作为监理人员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任务,用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学会采用法律武器来控制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关系,降低问题的发生率。

四、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建筑企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建筑企业以及科研人员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丁锋.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管理优化设计[J]. 建材与装饰. 2016(50)

[2]陈海峰.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0)

[3]顾海峰.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化工管理. 2017(05)

[4]李剑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J]. 低碳世界. 2016(17)

[5]张林高.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措施研究[J]. 河南建材. 2016(03)

论文作者:冯兆栋1,陈奎国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论文_冯兆栋1,陈奎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