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河小学王勤
摘要:传统教育一直深受以“二元对立”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哲学的影响。课程改革是对“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的超越。他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哲学基础是平等的、和谐的、统一的师生关系,二对话是师生相互沟通、理解的桥梁,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因此,有效对话对于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尊重主体;全体参与;整体提升
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有此可以看出,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无疑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呢?笔者认为只有做到课堂对话的四“不忘”,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好!
首先,不忘“主体”——在尊重主体中感悟。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个体的一种自主活动,别人无法代替,也不是教师单向可以决定的。不同的学生即使在同一位老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不甚一致。其实,学生不尽相同的个性主张也是对话的丰富资源,而肯定学生的个性主张是对其主体地位的最大尊重。如在古诗《江雪》一课教学中,学生对“独钓寒江雪”一句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通过对话表达了六种意见,有的认为“作者在磨炼意志”,有的以为“作者在等待春天”,还有的以为“作者在钓一个希望”……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独特创新和体验的基础上,一句“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让学生继续对话,在不断补充碰撞中队诗的意境及诗人的处境都有了更深的感悟。
其次,不忘“全体”——在全员参与中质疑。
一般意义的“对话”受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实现全员参与,而对话型语文教学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使“对话”始终不忘“全体”,给创新之芽提供了萌芽的沃土。教学《春日》与《游园不值》两首诗时,我让学生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展开师生、生生对话,学生以讨论、补充等形式依次达成。此时,学生已和作者进行了初步的对话,我顺势让学生读诗,强化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学生质疑,认为“应怜屐齿印苍苔”与“小扣柴扉久不开”调换顺序,因为“扣柴扉”在前,而“印苍苔”在后。由此学生进入新一轮的对话,有解疑、有反驳、有补充,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直到一女生独辟蹊径:“‘久不开’与第三句中的‘关不住’紧密相关,因此‘小扣’一句应放在第二位。”争论才宣告结束。这不仅使众生叹服,连我也由衷佩服,因为她不仅圆满解答了刚才的质疑,更难能可贵的使已体会诗甚至创作诗了。
第三,不忘“整体”——在整体提升中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种形式、手段,并非目的,其最终目标是超越文本。执教《寒号鸟》一课,我在结束新课前,与学生有如下对话:
师:你们觉得文中的喜鹊、寒号鸟怎么样啊?
生1:我觉得喜鹊真好,它自己那么勤快,还关心着寒号鸟,老劝寒号鸟垒窝,寒号鸟要是听喜鹊的劝,就不会冻死了。
生2:我觉得寒号鸟太懒惰了,它晚上冻得不行,白天照样睡懒觉或者到处游逛,它冻死活该。
师:你们的理解很不错,确实把书读懂了。
生3:我认为喜鹊也有错误,它不能只是口头上劝劝,应该拿出行动来帮助寒号鸟,如果喜鹊动手了,寒号鸟肯定也会跟着做的。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肯动脑筋。你们看看寒号鸟师怎么对待喜鹊的劝说的?
生4:我认为这寒号鸟不会跟喜鹊一起垒窝的,因为喜鹊劝寒号鸟的时候,寒号鸟久不耐烦,嫌喜鹊啰嗦。
生5:我认为这寒号鸟也太傻了,它冻死的那个晚上,为什么不到喜鹊的窝里去挤一夜,这总比冻死强吧。
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寒号鸟是很傻,我看懒惰就是最傻的表现,你们说呢?
学生的体会各不相同,这很正常。师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阅读反思”的过程。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感悟,也就是对不同生命个体的尊重。正是这种肯定,才推动了对话的发展。当然,在热情的肯定中不排除推心置腹的商榷,不同的是,肯定是为了更好地点燃激情,而商榷是为了唤醒更深的思索。
第四,不忘“本体”——在情境中渲染中悦纳。
情境是滋生对话的土壤,而“对话”本身具有极强的情趣性。如《一匹出色的马》一文的教学设计中,老师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感知妹妹前后不同的变化,学生热情洋溢的对话,调动了课堂气氛,而且巧妙地实现了从理解语言文字到运用语言文字的转化。这样的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美感体验表达出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总之,能做到四“不忘”,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具体的交际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即时应答,引导学生把话说准确、说精彩。这种对话的及时性,更真实、更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论文作者:王勤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学生论文; 喜鹊论文; 不忘论文; 主体论文; 也会论文; 一句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