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流行语价值取向浅析
朱青青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3)
摘要: 年度流行语是社会在特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各方面变化作出的一种文化反映,折射出社会群体的现实状况和价值追求。在社会群体普遍接受年度流行语的同时也要警惕“丧文化”糖衣炮弹的攻击,把握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并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使流行语成为促进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通过对2018年度流行语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以期可以积极引导流行语为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年度流行语 时代特征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每个时代都有反映人民的美好期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时代热词出现,简称“流行语”。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年度流行语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们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时间内直接鲜明地反映群众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群众的价值取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负面消极的社会心态和社会现象,时刻让国家和社会保持一个清醒和警惕的态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群体的现实生活,以独特的方式帮助人们对过去的一年进行回顾与反思。
一、2018年度流行语的时代特征
每年年末各大网络传媒报刊都会盘点收录“十大年度流行语”,其中以《咬文嚼字》更具权威性,12月3日,其公布了2018年度流行语入选结果,包括:“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年度流行语的评选结果正是洞察和解析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最好窥探视角和维度,传递出时代发展的旋律和声音,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快速变迁和进步繁荣。
当前,长三角地区危险品运输企业中现有的车辆等级偏低,只有石油和少量危险货物在运输时由专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装载,大部分危险品的运输是被装载到一般的货车和被改装过的车辆。安全性能偏低,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超过危险品运输使用年限的车辆进行运输工作,而且在具体作业时也有失规范。一些企业的罐装车甚至被装载多种危险品。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超过使用年限的车辆进行运输,增加运输风险;没有对车辆形成动态管理,没有及时检查车辆的安全性能,而且没有按照规定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
1.传播导向的文明性
我国进入新时代,更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的和谐社会,就需要构建一种人人都认同的价值观念,以培养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新时代青年为着力点,努力营造稳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流行语”作为受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更需要承担起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社会上广为人知的公众文化必须符合文明规范,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体现出当时社会主导的社会价值观;脱离低俗、媚俗、庸俗,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不利于文明社会建设的低级趣味。诸如“巨婴”“杠精”,虽说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表达,但其折射出社会大众对此行为的不满与抵触,也进一步反映出社会群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维护。
2.社会影响的时效性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条件落后、民众思想僵化闭塞,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及文化水平单一,受其影响当时社会流行语价值取向单一;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不仅是巨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更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多元的文化传播、社会价值观念的存在都使流行语开始变得日益丰富。此后,各年度流行热词都开始集中反映社会各领域新事物新观念,这些流行语的出现充分体现和发挥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在语言文字创造过程中的智慧、才能、情感,它反映的更是一种具有个体自我参照性的集体情绪。不可否认,这些流行语类似于快餐,其流行的时间非常短暂,很难被人们铭记于心。[2]然而,时代是发展和进步的,流行语的频繁更迭和变化,正是反映出了社会发展的频率和速度非常之快,这恰恰是值得我们认同和欣喜的。
结荚盛期是四季豆需肥量最大的时期,间隔7—12天追肥一次,结架盛期累计追肥4—6次,前期间隔时间稍长,中期宜短,后期宜长。每亩每次随水冲施尿素8—1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或硝酸钾12公斤+尿素7—8公斤。以上追肥配比种类每次任选一种,鼓励交叉用肥,当然如果追施清粪水,化肥酌量减施。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现实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必然也会滋生出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产品。当前,“锦鲤”一词颇受广大群众推崇。“锦鲤”意为好运,社会群体把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美好愿望的实现寄托于转发“锦鲤”,虽在一定程度上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但也表达了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迫切;“教科书式”和“店小二”更折射出人民对政府经济服务职能人性化的迫切要求。以上流行语映射着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美好愿景与追求,要实现这个目标不能只靠转发“锦鲤”,而需要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自身的奋斗,政府更要从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好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以实际行动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做好人民的公仆。
3.受众群体的年轻化
事物是永恒存在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每个时代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当今中国进入新时代,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积极承担起自己的国际责任,面对全球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等发展难题,适时地提出有益于全世界各族人民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明确地提出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国家不能企图离开整体而独自存在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理念,“命运共同体”得到国内外普遍的认同和支持。而同样具有时代独特政治价值取向的“退群”“店小二”“教科书式”的流行语深刻地反映出人们对国家提供人性化服务、合理合法履行社会职能的认同和赞赏,以及对国外政治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些流行热词的出现都是对当今时代变迁的微观反映和对时代发展特征的真实记载。
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前所未有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同时,劳动也变为异化劳动。“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3]这使得人们对快节奏生活无所适从,生活生存压力巨大,不堪重负的人民渴望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的舒适与安逸,与世无争的淡泊之心。但这种社会心理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却偏离了缓解生活压力、慢节奏生活的初心,一种“丧文化”却渐露端倪登上舞台。个别群体把这种“丧文化”曲解为对生活压力的一种表达释放,把这种负面、消极的文化作为自己生存的准则和信仰,“佛系”“巨婴”“杠精”应运而生。此类反映社会负面情绪的词语成为年度流行语,既折射出这类不文明、不合道德现象存在的常态化,又反映出人们对这些不理性行为的反思与批判。
二、年度流行语蕴含的价值取向
1.年度流行语折射出对社会现状的体悟
规划部门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点是一要建设,二要吃饭。其主要目的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田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城镇规划对土地及空间的调控作用,促进各类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土和农林部门的出发点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2.年度流行语记录了时代发展的缩影
任何时期精神文化的发展创造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及其社会生活是精神文化创作的源泉,同时也必然是精神财富的享用者、受用者。在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青年更是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当代新青年是在网络信息极大丰富和发展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对新事物、新现象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而流行语既是一种反映社会发展变迁的新生事物,又是一种普遍在网络上流行的网络文化,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传播手段较为前卫,青年和学生相较于老年人而言网络信息收集量更大,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受众群体渐趋年轻化且有知识素养。
3.年度流行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完成全局搜索后,再基于SA算法原理局部检索较优解,完成染色体代际传承。除了设置初始温度,SA算法性能主要还取决于状态产生、状态接受和温度更新3个函数以及内部平衡准则。
三、积极引导流行语为社会发展服务
1.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感
“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镜子”,一种社会现象成为热点就直接或间接地说明这种现象为人民所期待且并未在实践中实现,反映出人民迫切的愿望与诉求,国家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流行语的存在中敏锐捕捉到人民群众寄予其中的社会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政府要时刻心怀百姓,面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要找准目标定位,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惠民工程实施、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信力,以高度透明的执法方式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和支持,从而强化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和自信心。此外,政府还要积极引导文明、健康向上主流文化的传播,使先进文化为社会各方面发展提供精神根基,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建设,从而推动主流文化和社会进步融合发展。
2.弘扬“流行语”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便为“流行语”的发展把脉定向、指明方向,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以自己独有的特色为主流意识形态增添生机与活力。当下,“流行语”借助全程媒体、全员媒体的优势广泛传播必然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产生影响,对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引导和塑造功能。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如何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发挥“流行语”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必须使“流行语”加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步伐,实现流行文化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认同,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3.警惕消极文化,建立健全社会心态疏导系统
在“流行语”成为本年度时代潮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警惕其折射出的负面心态,建立健全社会心态疏导系统,确保“流行语”在融合发展中沿着正确方向推进。首先,应该把流行语纳入社会心态的测量标准之中。流行语作为一个时代人民普遍认同的流行文化、思维方式、情绪表达,应当有一个社会测量标准,通过对流行文化表达出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进行估测,使社会群体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认知态度得到及时的反馈。其次,建立健全社会心态疏导系统。拓宽社会群体表达自由意愿的空间和渠道,更大限度地为人民提供社会参与的机会和可能,培养参与公共讨论的水平,关于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能得到切实地解决,这将有利于缓解疏导目前焦虑、不满的负面社会心态。
四、结语
流行语是社会发展变迁的时代坐标,从流行语中,我们在感叹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所蕴藏社会群体的心理诉求,找到社会发展前进的新方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同的时代,语词的创造和传播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要用辩证统一的眼光来看待流行语的传播,善于利用其中积极向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部分,为人民群众提供娱乐化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能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对社会大众产生影响。但必须也要看到流行语中“丧文化”对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冲击,对此要时刻保持警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些流行语污染社会文化,保持社会道德的规范和社会心态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2]刘建国.流行语是时代进步的“镜像”[J].公关世界,20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3,135.
中图分类号: TD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7—0102—02
[作者简介] 朱青青,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赵慧敏
标签:年度流行语论文; 时代特征论文; 价值取向论文; 社会主义发展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