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火峰乡小学 南部 637300)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生活化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坚持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对自己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坚持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呢?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坚持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良好的情景引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学习每节新知识时,从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明白,并引起一种想知道究竟的渴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用生活情境作引入,把教学内容融于其中,使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能顺利带入新的教学内容,也能尽快有效地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求代数式的值”这个内容时,我先为同学们创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们的思考:我们学校将要举行一次篮球比赛,需要给各个年级购买一批篮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商议,校长决定给每个班级购买3个篮球,每个年级另外多配置10个篮球,如果我们学校的八年级有m个班,那么大家算一下校长要给八年级购买多少篮球?这样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上就开始进行计算,很轻易地就能够想到,3m+10是需要购买的篮球数,购买篮球的数目是随着m的变化而变化的,然后教师再提出,如果我们给出购买篮球的数目,例如25、28和31,那么大家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这时同学们就会将结果分别代入算式中得到m=5、6、7。此时教师就可以说:我们可以将25、28和31称为代数式 3m+10当m=5、6、7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代数式的值”。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翻开课本,学习本节课的理论。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坚持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更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我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活生生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而且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愉悦的成功的情感体验,明确了同类项的实际原型,又为合并同类项打好了基础。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数据,积累一些素材为课堂服务。
三、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坚持教学生活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就要组织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及内容有:开展数学竞赛,数学小论文,学科研讨会,数学小制作、小发明等。对小组内竞赛取得较好成绩的及表现突出的及时表扬,优秀的发明制作向上一级申报专利。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包括班级内的数学墙报,“数学信箱”等。为了充分表现学生的研究成果,吸引更多的同学,可以设立“点将台”,“有奖征解”等。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组成以学习委员、数学科代表及尖子生为核心的兴趣小组。数学墙报的内容除了摘抄发表刊物内容外,另外必须有学生自己的东西。例如“谈谈记笔记”,“如何解决计算出错的问题”,“如何证面积相等”等。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后,我就组织开展了课外活动:让学生带一些简单工具(标杆、卷尺),要求学生到操场上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操作① 在平行的太阳光下,物体与影子成正比。
设AB为标杆,CD为旗杆,利用太阳光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利用线段比求出旗杆高度。
操作② 设AC为观测者,观测者眼C必须与为标杆顶E,旗杆顶A,三点一线. 作CG垂直 AB于G,同样构造相似三角形求出旗杆高度。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目前,多数教师对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类比迁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足够认识,虽然有一定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意识,但是没有能够做到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我们的思维当中去. 我们不能为了培养而去培养,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生活中提炼数学思想,然后让学生去发现、总结、归纳,这样他们的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而且他们也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数学活动的开展不要过多,每次活动要有质量,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活动不要超过两小时。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教学融入生活的目的。只有这样坚持生活化教学,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学有所思,绕过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杨洪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生活化论文; 生活中论文; 旗杆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