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世纪世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的趋势,朝哪几个大方向发展?
一是朝向国际化。WTO以后,大家都重视这个问题。像ISO、TSO的标准全世界认同,我们要跟企业结合,我们办学内容一定要朝向国际化。
二是朝向专业化。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专业的特点、专业的重点、专业的技能。现在是电脑的时代、IT时代,我们一定要强化我们的专业特色。
三是朝向资讯化。要办我们的特色,一定要重视资讯,重视电脑的应用能力。
四是朝向证照化。学校的科系,没有办法像国际职业分类那样多,美国的职业有二万多种类别,我们再怎么办也没有几千种,应该用证照的方式来鼓励学校。证照有两大类,一个是专业证照,一个是技能证照,台湾这方面做了很多。给各位举个例子,台湾的专业证照由考试院发,技能证照由劳务公务委员会发。我们现在有甲种、乙种、丙种证照,还要分等级。
五是朝向弹性化。一定要依照地区的需要,行业的需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出我们的特点。
六是朝向就业化。就业是很重要,不能是我们关着门谈就业。我们从开始课程的设计,要把企业界找进来,企业界找来不一定要找总裁、总经理这一层次。要把企业上的专职、专技人员请来,一起规划我们的课程。我们台北科大为了使就业导向跟企业结合,我们有700多位的教职员工,专业老师有400多位,而兼职老师300多位,几乎占到了一半。兼职老师哪里来呢,都是企业界的工程师,企业界的总经理,企业界的有经验的人,这样才能结合。
七是朝向全人格化。我们的教育,不仅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要有很好的高级人力水平的素质素养。全人格化,要重视观念态度,对企业的忠诚度,热心,主动,积极,团结精神,还要考虑什么呢?考虑它的沟通表达能力,它有做计划的能力,它有解决问题能力,它有做决策的能力,这些都是全人格化很重要的条件。我们学校应该给他有训练的机会。
八是朝向人力资源化。人力资源就是整个国家的策略,刚刚潘老所讲的国家政策的定位,一个manpower的观念,manresource资源的开发,是国家大的问题,要怎么把它结合起来很重要。每个地区的办学不要把门关起来,应该跟政府,我们叫产官结合,官很重要,官是政府,政府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政府做策略的规划,做方向的引导,当然政府有种topdown,从上面下来后,一种从底下,听我们的意见,它采取采纳的方式,台湾现在用topdown的很少,用buttonup很多。我们这些学术界学者研究的结果提供给参考,它马上采纳,马上来做。
九是朝向重点化。每个学校都要办出重点。特色,就是你有重点,你的学生出路绝对没问题。我们台北科大的学生平均一个人最少有三个工作选择机会,我们最多一年一个系一个学生有18个选择机会,供不应求,你办出特色你就供不应求,你有重点,你办得好,你的学生素质高,大家都很欢迎,还没毕业马上到你学校来求才,所以每个学校要把自己办出重点来。
十是朝向特色化发展。那办学呢,尤其是我们高职学校,除了办给年轻的朋友以外,更重要的一个观念让再就业的这些人也有机会到我们学校来学习。所以我们学校采取一周七天无休息的办学政策,我们叫进修部、进修学院,给谁呢?给在职的人到我们学校来读,有本科班,有硕士班,我们现在也开了博士班,他考试跟一般本科班刚刚毕业的考试不一样。我们按照他的工作经历,研究计划,读书计划等等,有些办法让他有机会来进修,这个管道的开放很重要,我们这个学校很老,有92年的历史,原来也办的很好,当时台湾跟这里一样,不让学校改制,你留在这个专科学校就可以了,不需要改大学,不需要改学院,要办吗?就办一般的普通大学。这观念的突破很不容易,当时我们突破了,我们一突破啊,大家支持这个政策了,大家有这个信心了,就开始扩充了。1994年以前我们还是个专科学校,我们开始升本改为技术学院,然后97年我们改为科技大学。虽然转变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跑得很快,这个就是你要办出特色出来。
二、新世纪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1、双轨与三轨学制并行发展。双轨刚刚讲就是两条高速公路,就是从小学你可以走普通大学本科、到硕士班、到博士班。你也可以走技术教育这条路,到硕士班、到博士班。所谓三轨就是进修普及教育,晚上上课的也可以有本科四年制大学文凭,再往上走也可以有硕士班文凭、博士班文凭。现在台湾已经有了三条轨道,都可以走了。
2、资讯化的内涵。台湾很重视资讯化,你要在世界潮流竞争你非有资讯化不行,像我们的校园,我们叫行政电脑一划,包括我们现在开会,我们对一划的会议不要有纸张的会议,就是每一个人面前有一部电脑来沟通协调。学生上网自测,上网寻课,图书网络化,这已经是个潮流。这个机制,政府补助经费,学校则全力在努力实施。
3、国际化的合作和校际化的策略联盟。国际化很重要,为了国际化我们定了很多教学的方向、办学的目标。台北科大有“131”的教学政策,1就是一种文凭,这张文凭门项量很高,毕业要达到这个门项;3就是一张外语能力的证照,第二张就是资讯能力的证照,第三张就是全国的考试,全国的资格证照;后面的那个1就是为社区社会服务的证明书。这个“131”政策构成一个全人格的教育。校际联盟,台湾有北、中、南三个策略联盟。高校这部分是由我们台北科大负责的,我当负责人,下面有八个委员会,如师资策略联盟、图书馆策略联盟、设备策略联盟等,联盟可以使我们的效率更加提高,这是我们的方向。
4、个别化的学习。我们给学生很充分的机会,这些学生到学校里面来,如果是化工的,他也可以学光电,学热敏。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要给学生毕业以后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我们叫终身学习,lifelong leaning,终身学习后,后面要加一个ability。为什么?很多人说毕业以后就失业,我觉得这个观念不能这么讲。毕业以后失业是很正常。怎么讲,因为2万多种行业怎么会有2万多种的科技来配合呢?所以要进行毕业以后要到工作岗位之前,有个叫pre-job-training。个别化学习后,要给年轻一代,甚至于给我们就业的这一代,甚至让资深人都有机会来接受教育。
5、产官学研训结合。产业界要主动跟学校配合,我们那边配合得相当不错,但是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官是政府单位要做,像台湾,跟高职这一门相关的“教育部”。“教育部”投入了很多,譬如说,用产教合作来讲,“教育部”怎么帮学校做产教合作?她成立了一个叫产协中心,选比较好的学者,给他一大笔钱致力产协中心,为企业界合作,为学校合作。最近又成立了一个技术中心,老师研究出来的东西,变成专利,拍卖给外界。“教育部”做这两个大事情,而且一直在推展,还要鼓励策略联盟。工业化问题,高职学校设立什么,我们叫议程中心,这议程中心的公司比较小。大企业它本身可以研发。小企业它没研发能力嘛,好,你到学校里面来,来议程中心,学校老师、设备支援你。
6、人为素养之重视。台湾人为素养,我们叫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人除了他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他还要有科学常识,要有语言能力,要有社会能力,政治、学历、经济,还要有艺术的欣赏能力,这几个能力培养起来才是个全人格的教育。我们现在很重视素质教育,是政府发展的重点,学校发展的重点。
7、考用合一的证照制度。刚刚我提到了“131”,是重视考试证照,学历的历一般都是经历的历,但有一句话叫力量的力。学历的历跟证照的力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提升了,尤其是我们高职教育,要重视证照,重视实际的能力。
8、鼓励私人兴学的政策。大陆叫民办学校,台湾叫私立学校。台湾民办学校的数量和人数已经超过公立的。政府给民办学校很多补助,很多鼓励。
9、校务运作基金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公立学校是校务运作资金,早期的公立学校的经费都是政府的预算,现在学校要自筹一部分,我们叫校务运作资金,当然台湾跟大陆一样,面对的经费逐渐紧张,学校越来越困难。怎么办?我们学校想办法去创造经费,产学合作啦,研究发展,提计划啦,企业的捐献,校友的捐献。那所谓积极面在哪里呢?学校有更多的发挥,用不完的钱可以放在基金里面继续用,不会浪费。那消极面呢?就是没有配合,我们整个政策面、整个合力面还要强化。
10、学生来源减少冲击。台湾跟大陆一样,人口在递减,人口的出生率在递减,到2018年我们会有45000个学生,这些都是未来的学生,这个问题我们也面临到了,怎么办?让在职的进来,开通高职的来源。就是说,读书不是坐直达车,从第一站到最后一站,所以读书、工作,再读书,再工作,那读书可以叫进修,这是我们职业教育的特色,这个观念要出来,我们一定要开放,给在职人员来进修。那这样子的话,就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适应科技的变化,满足在职人员的需求,这个是我们要强调的。
11、公立与私立学校并行发展对整体经费分配的冲击。私立学校都有民主代表,各位知道台湾是讲民主的,你们看到我们电视上好象天天在吵架,表面上是吵架,私底下吵完之后,两个握手就去吃饭去了,所以很多吵架是假的,这我们最了解,因为为选票,他后面帮学校讲话。我们整个教育经费有增加,增加不到一、两个百分点,但是私底下补助经费还是在增加。我们公立学校总觉得不是味道,大家心理上咽着气。我们跟部里反映,很多部里那些长官很为难,因为代表跟他们加压力,产生了冲击。
三、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营分析
(一)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外在脉络分析
1、经济快速成长的需求。台湾的大学生面对着硕士班的挑战,因为台湾的企业,很多制造业都往大陆、往东南亚、往其他国家外延。留在台湾的几乎都是比较高科技的。高科技产业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他们需要人才,都比较需要多的专业的学术知识跟技能。现在的研究所、研究生逐步在取代我们大学生。现在台湾的硕士班在学的有11万多,博士班有2万多。
2、国家竞争力跟国民生产力的变化。台湾现在的产业有17种,全世界第一。排全世界第三的是27种。这个竞争力很激烈。台湾的IT产业全世界排名第五位,2300万人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竞争力呢?就是因为教育普及,尤其是技术教育普及。国民生产力因为教育的提升而全面提升,国民生产力提升,国家经济的提高,所以在快速国际竞争上一定要想办法把我们全体国民的教育素质提升。高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3、就业市场的快速变迁。我们那里去年有一句话,高职要消灭或者要退掉,这句话后来又修正了。台湾的高职是中专,职业中学这一段,所以要消灭或者撤除。我们的高层找我去谈,我说那不是要消灭,而是要转型,是升级,把中专,把高级中学转为专科学校,转为技术学院,是升级往上提升。为什么呢?因为资讯产业来了。以前是学机械的,你操作车床,操作工作母机,都是动手的。我本身学机械制造的,现在用NC数字控制的,用CNC电脑控制的,用SIM,用电脑控制的整体的机器,自动化。那以前用3年或是2年半工夫才能把它做得很精细,现在只要你把程序写好,把刀具磨好,NC、CNC、SIM就帮你做的很好,就是转型。你不转型不行,不能永远停在那里。企业界转型,我们教育内容一定要转型,我们的教育设备也一定要转型,我们师资本身也要提升。我看大陆的高职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刚刚潘老提到的师资的阵容,一定要赶快提上来,这个很重要。我们那里师资提升的办法,管制的很严谨的,各位如果需要的话,传真给我,E-mail给我,我愿意给各位提供服务,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4、工作资讯化之需求。每一个人,几乎台湾的每一个人,如果你不懂得电脑,找不到工作的,甚至于你不懂得电脑就不知道怎么去注册。所以高职这类学生,电脑教育这方面要强化,应该尽量的强,学校注册要电脑,学校选修要电脑。
(二)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在情境分析
1、产业结构的转型。我们那边产生了很多科系的转变,传统的科系招不到学生,你必须改变科系的名称,科系的课程结构。所以,产业结构关系着科系办学的内容,办学课程要跟着调整。
2、学校办学目标。每一个学校要有一个目标,办出它的重点。这目标要跟地区、跟企业、跟你的文化背景、跟你学校的特色结合,办出你的目标。
3、课程内涵。一般要讲实用、就业导向啦。刚刚潘老也提到了,就业导向理论跟实际并重,应用,重视应用,重视实际。这个特色一定要办出来,课程一定要配合。
3、师资结构。专业师资,师资有内聘的,企业界外聘的,如何聘请这些专家当我们的老师,要定个办法出来。
4、图书设备。在台湾要升为技术学院,图书馆最少要有10万册图书才能够升,定一些标准出来。
5、公私学校的差异。公立学校学费只有私立学校的1/3,所以公立学校在台湾还是个领先的地位,师资水准比较高等等。私立学校就是这里的民办学校,大都刚刚起步。民办学校一定是一个企业化,他是个公益事业,是个教育事业,这点很重要。台湾私立学校,他的财务都要受政府的管制,我们都有会计师签帐,每年,我们有防治计划,举个例子,比如说他们专科改为技术学院的,我们有5年的追踪评定计划,这个计划的总主持人是我,我们坚持5年都体制改革计划,师资变了好多,设备变了好多,校地面积好多等等的定出来,5年间看有没有达到这个理想,没有就不行。
四、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营策略分析
(一)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趋势
1、由精英教育转化为普及教育。这个观念刚刚潘老也提到,一般来讲,如果是就学灵敏得人,他只有百分之十五以内念高等教育,这时候还停留在所谓社会精英。但如果超过50%以上的,或70%、80%的,就变成普及教育了,或者一般教育。台湾已经转到这方面来,与以前已经知道的不一样了。
2、由政经主导转化为兼顾教育特色。以前政府的政策是上边一个政策,下面要执行。现在各个学校自己办出特色出来,它已经变为有特色教育功能了。
3、由就业导向转化为寻求消费性需求。刚刚潘老特别强调就业导向,现在已经慢慢转型为消费型的导向。什么是消费性导向?出来不一定要就业,我要提升我自己呀,我赚一百块钱,我要读书啊!我要把我的社会地位和自身能力提高,所以已经转为消费导向。
4、由一元规范转化为兼顾多元需求。教育出来就是要就业,对!但我出来不一定啊,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前途啊,不一定念普通大学才有前途啊,一定要念交大、清华才有前途?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功能,都有不同的属性。
5、由阶段性教育转化为终身教育之规划。原来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就要工作就业了,其实不一样,活到老、学到老,所以终生可以来学习,可以进来当学生,可以进来读书、研究。
6、由国内竞争转化为国际竞争。我们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量扩充很快,跟大陆一样,品质管制问题,我们用什么办法?我们用平凡、管制的评价方法,用这些客观的标准来评价、来管制。资源短缺这个问题,学校膨胀得很快,国家一时还没这么快,怎么办?学校自己想办法,去研究,发展出特色。
(二)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1、高等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刚刚潘老提到了,你跟一般大学有什么差别?其实它有重叠的一部分。我们以前中国人的板金,两个板金重叠的一部分,实际上一般大学现在他们发展方向严格讲起来,向我高职这个方向走,而不是我们朝它这个方向走。它原来是培养研究人才,我们是培养实用的高科技人才。现在反过来了,因为工厂产业的发展,重视实用实际的研究。是它在向我们靠拢,不是你向它靠拢,现在这个发展趋势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特点:理论跟实践并重,重视实践,重视应用,这个绝对是正确的。
2、产业界互动跟合作不足问题。我们与产业界的合作跟互动还不够,还要加强。台湾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3、国际化程度不足问题。为什么?能力是大的困难,我们了解大陆几个学校,外语学校的学生很多,但大部分是以学中文为主,因为它本身的语言能力,他会讲中文但不一定看得懂中文,所以这个语言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当然这个国际化程度不一定是语言,其他方面很好啦,比如拿英文来讲,其实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全世界用英文的大概占15%的人口,但是电脑普及用英文的,电脑用它85%以上,我们讲中文好多人,我们有13亿啊!13亿加上台湾、香港其他的华人地区,大概14亿,全世界65亿,你看看,但是我们中文那么多,还没有发挥出1/6的影响力出来,有待我们大家努力。
五、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营
以台北科大为例,面对这个大环境,我们在办教育,该怎么办?用我们学校来讲,当然这地方要老王卖瓜,大家要包容,但是这是个事实资料啊!
1、策略。我很诚实地呈现策略,我们要考虑到我们发展策略,将近10年,我们非转型不行,我们是92年的学校,非常受重视的学校。举个例子,早期的传统产业,我们叫北有大同,南有唐荣,台湾的大同公司、唐荣公司,干什么呢?早期是炼钢的,做火车的轨道的,做车厢的,做电器的。后来在纺织业,台湾纺织业占外销金额最高的时候,工厂的厂长经理主任60%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现在的工厂产业、现在的高科技产业,如果注意台湾的股票,第一个上市股票电子业来讲是光宝科技,光宝的总裁以前是我们的校友。台湾的股票股王,华氏电脑,我们用的很多,华氏电脑的童先生是我们的校友。我们用的光碟,来得科技是全世界最大的厂,易董事长是我们的校友。我们用的照相机,台湾最大厂,也是全世界最大厂,那个黄董事长是我们的校友,北科大有很多校友,培养了很多人才,但那个时候都在专科阶段。大学这么多,我们不改制不行。我们当时有几个领导,高层领导他们说,这个中级的技术人力还是很需要的,不能没有台北中专这个龙头,将来就没有人来念,后来为评论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多方法,我们也找社会很高级的人来当顾问,然后我们就改制。1993年,我们改制过来了。一个学校的发展要定的是策略。
2、目标。我们校区有200公顷,200公顷算成亩,大概3000亩,我们正在开发,所以我们有效率。我们有提升老师的计划,原来我们老师大概只有11%——12%左右,现在已超过75%,用补助的、用奖励的办法提升他们。这些目标策略定好以后,好发展我们学校。
3、科系设置。我们设科系,大家都想设,好。设科系有四个条件:第一,学生来源没问题。第二,学生出入没问题。第三,现有的师资设备没问题。第四,如果没有现有的师资,但未来你可以把它改善的,没问题的。这四个条件同意的,我们就让你设。
4、制度。我们那边的制度,比如说,改制的过程中我们有五个小组,课程小组、土地小组、设备小组等等的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个召集人,然后去找资料,然后评估,然后定出办法出来。
5、教学评量。为把握这些标准或目标,我们确定为教学努力。教学评讲,谁来评量?学生评量老师。我们在设计评量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尊师重教精神。老师上一堂课以后,班长要发一个问卷调查给全班学生。比如说,他有没有充分准备教材,他的教材是不是很新,他教学方法是不是很好,大家听得懂,考试制度是不是很客观老师有没有缺课,等等。然后我们分几个等级,非常好、很好、普通。不好我们不叫不好,我们叫有待加强,或者尚待改进,老师看起来很舒服。那评量出来的成绩怎么办呢?四个人知道,校长知道、教务长知道、科主任知道、老师知道。我们不公开,好的我们马上鼓励,不好的个别请科主任跟他谈,让他改善。这会把整个教学水准出得很高。
6、研究评量。我们鼓励老师研究,大学目标,高校有三个重要目标:教学、研究、推广服务,这三个目标当然有轻重,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来定。教学是摆第一位,教得好才行。研究也很重要,台湾人很重视研究,但不是每一个学校都变成研究型大学,刚刚潘老也提到了,不要追求每一个都是研究型大学,那不一定正确的,根据你的特点,学生来源、老师的水准、学校的设备、地区的需要等等特色,办出我们自己的重点,不要每一个去追求当研究型大学,那没有必要。
7、服务评量。你有教学研究还不够,服务评量,你对产学合作要不要到企业界去学习帮忙、去服务,我们要定个评量,那三个评量下来,老师每一个都会积极的,偷懒的也不敢偷懒了,不积极的不能不积极,因为评量资料在那里。让资料讲话,不是我们讲话。所以管理阶层会轻松一点,用这个评量会达到管理的效果。
8、行政管理绩效考评。我们管理单位本身也要评量。我们电脑化的制度,我们引进了IAO。
9、辅导方针。我们对学生要重视辅导,辅导很重要。学生的品质,很多学生的能力从辅导里面出来的。
10、校园规划。每个校园都有特色的规划。我相信每一个领导、每一个老师,里面都有自己的理想,校园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情景教育,情景将会影响每一个人。
11、师资延聘。师资进修跟延聘两个并重,一定要不断鼓励进修,鼓励用各种方法进修,还有你进修才能提升等,你进修才能有机会做更好的成就。
12、组织变革。组织要改变,认为对的马上增加。我又把原来的技术研发中心,我们那边产学合作有产学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议程中心,我们为把这个提升他的重要性,从二级单位把他变为一级单位,该变就变。任何一个学校有优点,马上派人到那边去学习去取经,回来更正这个小组的研究,跟我们现实的环境、根本的考量挂钩,该变的就变,所以不要保守。
另外,我们还有育成中心,产学合作,策略联盟,全人教育,七天无休,一个礼拜全部开放,社会资源的开拓等。社会资源是想尽办法,学校上六个月我带着我们一流的主管跑了十几家的企业,谈政教合作,谈产学合作,争取他们的资源。领导人是个火车头,火车头带的动,下面就跟着动,所以尽量想办法去开拓社会的资源。
六、结语
时间关系,我只能这么简言了。
1、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的教育转化为一般的教育。对我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很多冲击。普通教育一直再发展,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我们动手人在社会上好象矮了一节,讲道理的人总是高人一等,这个观念是不对的,那怎么办?本身办出特色,然后就业导向,工作导向,能力导向,这个我们要去坚持,还有发展的一片天空。
2、高等技术教育怎么面对普通大学的强烈竞争。还是老话一句,特色,还有除了特色以外,扩大宣导,不要保守,要宣导,要让我们政府了解我们的办学目标,对国家社会未来的杰出贡献。美国也有宣导,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派了很多人到白宫那边去,跟人沟通,所以宣导是上下的宣导,还有对社会的宣导,这个很重要。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绝不是二等的院校,学生也不是二等的学生。什么叫一流的学校,什么叫一流的学生?不管哪个学生,考上哪个学校,她很用心的学习。什么叫一流的校长,一流的老师?不是在那些所谓一流课系前面100%,30%,不是一流的老师,在学校里面把学生训练成一流贡献人才的老师,是一流的教师,校长是一流的校长。观念很重要。
4、高职教育办学要务实,理论和实务并重。重视动手,能动又能想。他有传统的技术能力和现代的咨询能力,他出去可以,终生学习的能力要给他,再就是满足青年的需要,他希望有前途,教育给他机会,机会给他希望,希望给他未来。高职这一大块,让我们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能快速转为工业社会、科技社会,这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意味着发达,这一环越早发展就越快,早上潘老就提到了。
5、满足青年需要、社会需求。我近来看到几篇报道,大陆一个先生说:大陆小学老师结构过剩。未来几年会增加100万人,另外初中也会过剩,高中不止,后来详细看了,我的看法不一样,小学老师只有30%大学本科毕业,其实台湾的小学老师,本科毕业是基本要求,现在是师专毕业,为什么不能提升,高中高职不是一样的。提升以后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不断的提升,都是青年需要啊!提升对个人最有利的选择是教育,所以满足青年需要,给他教育机会,他有能力就给他。社会的需求,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更加现代化,更有水平,大家更富强;再就是要跟经济科技发展结合,办教内容、科技辩论跟着调整,经济发展一变化就马上调整内涵,同步进行就可以允许发展。
谢谢各位给我机会,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