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中医医院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做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少,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手术创口的快速愈合,并有效的改善预后。因此,宫颈环形电切术应该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临床效果
宫颈癌的发展过程比较慢,整个病情的发展步骤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1]。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宫颈癌病变,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的几率与病死率[2]。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宫颈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宫颈环形电切术的广泛应用[3]。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效果,特意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把研究结果做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9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34—49岁,平均年龄为(42.71±3.32)岁;首次性生活年龄范围在18—24岁,平均年龄为(20.22±1.72)岁,在这些患者中有15例CINⅠ级,23例Ⅱ级,11例Ⅲ级。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34-48岁,平均年龄为(42.72±3.53)岁;首次性生活年龄范围在20—25岁,平均年龄为(20.23±1.71)岁,在这些患者中有16例CINⅠ级,24例Ⅱ级,9例Ⅲ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准入与排除标准
准入标准:(1)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异味较大,经过相关的妇科检查项目被进一步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2)患者的各个器官没有任何疾病,同时没有滴虫、与霉菌感染;(3)患者对于手术的过程以及所用药物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高。
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高血压、严重的糖尿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阶段,或者患有一定程度上的细菌性、滴虫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1.2方法
在患者月经完全结束之后的3—7天后实施手术,手术前一天要禁止性行为。给予对照组患者冷刀锥切除术进行治疗,首先要对患者的骶骨进行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呈环形的切除患者宫颈管周围的病变组织,病变组织周围可操作的范围为0.5cm左右,其深度在2-3cm之间。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相关的治疗,取膀胱截石位,用铺巾进行常规的消毒,放如窥阴器,使宫颈在最大限度上暴露出来,用浓度为2%的碘酊溶液轻涂在患者的宫颈表面,并进一步确定患者病变的范围,应用浓度为2%,剂量为5ml的利多卡因对患者宫颈部位的3、6、9、12点方向进行局部麻醉。电刀功率要控制在40-50Hz之间,医护人员要依据患者的病变部位、病变部位的深度来选择与之相应的电极,采用垂直下切的方式从患者子宫表面到达患者的宫颈间质,切入深度为深度5-8毫米,切除病变组织的范围要超过病变位置边缘外的2-5毫米,尽可能的完成一次顺利切除,针对病变部位面积较大的患者可以进行二次切补,尽量清除病变组织,并第一时间送检。在患者顺利的完成手术后,可以通过电极电凝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止血,并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并确保患者外阴清洁。
1.3观察指标
(1)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2)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对比依据相关标准分为①治愈:症状消失,没有不适的感觉;②有效:症状得到缓解与改善,出现轻微不适;③无效:症状没有改善,同时出现严重不适感。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中9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并分别采用标准差的形式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并通过X2对所得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所得的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见表1.
3讨论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一部分女性的多次生产、人流、多性伴侣以及多种妇科疾病等原因[4],导致我国宫颈癌前病变(CIN)发病率越来越高,宫颈癌前病变具体指的是女性宫颈癌癌症发生之前宫颈部位发生病变,改病变是引起癌症的主要原因。宫颈癌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并且发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宫颈癌不仅能够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同时也严重的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现实,大约有90%左右的宫颈癌是由于HPV感染而引发的[5]。从宫颈癌前病变一直到宫颈癌的正式形成需要8-15年的时间,在这一期间对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本次研究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也能加强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薇薇.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癌前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4,(35):219-219.
[2]王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1):38-40.
[3]于喜红,王尹.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4):45-46.
[4]祁霞.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评估[J].当代医药论丛,2017,(18):131-132.
[5]张晓改.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1):100.
论文作者:陈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宫颈论文; 环形论文; 时间论文; 效果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