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荣[1]2001年在《论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文中指出21世纪,将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社会的进步需要大量创造性人才,它的培育需要改变僵化的传统教育方式。本文从创造力的培养途径出发,结合问题解决教学的特点,阐述了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现实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问题解决中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的概况,通过对问题解决的界定,结合构成问题的条件以及国内外数学界对问题解决中的“问题”的观点,提出了个人对问题解决中的“问题”的看法。同时,通过对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举例和结构分析,界定了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分析了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对比实验,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得出讲授法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问题解决比讲授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最后,结合问题解决的教学实验和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了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策略。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抓好双基教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创造性的基础。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注重双基教学,合理运用教学策略进行科学导学,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欲望,培育创新意识。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借鉴数学创造的动机,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动机,适当开展数学竞赛,培育创新意识。第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创造实践。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改造题目、图形演化、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依靠直觉.eH55--C]U-W*7All)f:。-Y ._.*H——..———— 尝试提出猜想,运用数形结合启发直觉,通过有意识的观察,寻找解题途径, 运用提问的技巧增强学生数学悟力,利用直觉思维,引导学生模仿创造,以加 强直觉思维训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发问,引导学生多提问,-重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注重归纳类比,实验操作,提高猜想能力,运用实 验演示、贴近生活等手段进行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问题解决 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归类整理,建构模型,增强学生识 别模型的能力,通过改造例习题为应用型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创设实践的问 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锻造学 生的创新精神。在问题解诀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数学问题的科学引导,更 要注重对学生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勇于探索的 精神等的培养。
严群[2]2017年在《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中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经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识。而在学生的各种能力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虽然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在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进展,但还显得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还相对薄弱。本文采取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分析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试图对物理学史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分为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论述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指出了物理学史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载体,并介绍了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形式;其次论述了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最后从学生认知特点、个性心理品质及教师自身素质叁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第叁部分是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探索。首先简述了物理学史的概念及发展概况;其次从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和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物理学史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接着阐述了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优势。第四部分是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和教学模式。首先阐述了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接着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期望物理学史和创造性思维结合的教学实践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第五部分是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首先利用内容分析法对青岛市2004年-2017年中的一些市区初中物理公开课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了解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现状;其次通过上述的分析,为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提供了两个教学设计。
许映建[3]2006年在《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及其教育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在创造教育中凸显创造素质研究是当今新课改背景下进行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视点。长期以来,创造被赋予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形象,创造为少数精英所有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本文通过对创造、创造性和创造心理的研究综述,对中小学生创造素质进行了解读,提出让创造走下神殿,进入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于是对中小学生创造和中小学生创造素质提出了本文的界定和理解。 本文提出中小学生创造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具有新颖性,并有社会或个人发展价值的活动。中小学生的创造更多是具有较大的个人发展价值;就创造内容而言,有叁种不同内容的创造:“前所未有”、“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我们的教育完全可以围绕“创造”的核心内容展开,通过学校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素质。本文在创造素质概念的界定和结构的理解中,提出要超越心理学价值判断标准,融入哲学和社会学等视野,主张以整合的视角全面理解创造素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小学生创造素质结构做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创造素质结构是以知识、信息、经验、技能和创造心理等为基础,以创造思维为核心,以创造行为为表现组成的一个综合立体的结构。 本文在继承传统教育多种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对中西方创造教育理论,特别是我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实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认为创造是人本性的张扬,创造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以创造为本位的教育是对中国教育历程反思的结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提出必须走出创造教育研究和实施过程中的误区,树立创造本位教育观念,努力推进教师为创造而教,激发学生为创造而学。并对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出了相应的操作建议。最后,本文结合作者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小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与培养研究》的研究实践体会,提出我们必须从创造教育视角重新审视中小学教育教学,让我们师生能在享受创造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认识到要有效地推进中小学生创造素质的培
刘鸿晨[4]2015年在《创造力培养教学模型研究及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中外各国政府都看到了创造力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等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着手对本国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创造力训练,旨在保证本国的科技和经济持续稳定性的发展;我国在本世纪初也将对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对于青少年个体本身来说,创造力水平的高低能够影响其学业水平的好坏,更能影响其进入工作岗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创造力虽然有了极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这说明对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方式仍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因此,青少年创造力培养引起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广泛关注。同时,网络的普及和在线教育的兴起,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认知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线教育提供的随时随地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软件的飞速发展,为搜集信息、交流思想、实现创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技术环境比以往更适应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本文根据创造力的基本理论,对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创造力培养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通过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新的创造力静态构成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资源池”-监控模型,并以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其转化为同时兼顾创造力构成和创造活动过程两个视角的叁维创造力培养教学模型。然后,结合现阶段我国在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网络支持进行创造力培养的解决思路,并结合叁维创造力培养教学模型的技术诉求,提出了能够满足不同教学活动模式的多课程模式课程平台设计模型。最后,根据这个设计模型和叁维创造力培养教学模型进行了具体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和尝试性开发。
孙延洲[5]2012年在《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中学数学教育向来令人关注。一方面是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有很多可贵的地方,学生的基础扎实、计算准确、思维严谨得到了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在中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出风头的往往是中国学生;但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的高新科技领域很少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特别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诺贝尔奖以及反映数学研究水平的菲尔兹奖在中国本土还无人获得,这种现象必然引起中国数学教育界的认真总结和反思。本文尝试从数学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分析入手,探讨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缺失问题,对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重要影响的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及数学教育评价进行了研究,全文分叁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数学和数学教育与创新思维发展的一般关系进行了阐述。数学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与思维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学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依靠思维;数学又是思维的工具,敏锐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常常要借助数学显示其美感和力量。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抽象性、简约性、形式化、逻辑性和优美性的特征,其意义在于生成思想、涵养文化、孕育创造;数学教育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又促进了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第二部分(第二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缺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国学生的数学教育测试(IAEP, TIMSS, PISA)成绩十分优异,但是中国学生的数学学习给人的深刻印象是重记忆、善模仿、多练习、会考试,缺乏创新思维能力,这就出现了所谓的数学学习的“中国学习者悖论”。表现在数学教育思想上认识模糊,数学教育的价值迷失,认为数学教育是数学解题的训练,是一种形式化的学习,是一种分数上的竞争优势;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数学知识要点的传授,不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忽视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匮乏、数学课堂主体性的丧失和数学教育功利性的评价是导致了创新思维缺失的直接原因。第叁部分(第叁、四、五章)基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分别从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和数学教育评价等方面对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问题进行了论述。数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过程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等功能,在数学教育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功能,并对数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数学课程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应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数学课程顺序的安排和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叁个方面去合理设计。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数学教学应具有创生性和过程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教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数学理解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数学教育评价在理念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涵养学生的数学智慧;评价方式应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和人文性;数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姜玉莲[6]2017年在《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模型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未来社会的需求将是个性化与创新性人才。这些变化都需要重构教育的新形态,促使学习者从知识与技能习得转向高级综合能力的培养。反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就是深层次学习、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以及思维的自我监控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都需要利用丰富的技术样态以及所创设的课堂丰富环境来改善学习,进而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但目前国内对技术支持下的高阶思维课堂情境研究,大多停留在价值与意义描述上,缺乏技术、思维与课堂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分析、实证性研究和可操作性流程设计。因此,聚焦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规律和模型建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基于以上背景与问题,本研究从课堂情境和发展视角,围绕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变化及影响规律这一核心问题,对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的本质、过程、机制及规律进行系统化分析与归纳性推理,在真实课堂情境和具体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发展模型的意义建构、模型解释与应用建议。研究共包含叁大部分:技术与思维发展关系辨析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技术丰富环境与高阶思维本质解析是本研究的基础;针对丰富课堂环境、课堂教与学活动、高阶思维发展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构建高阶思维一般性、操作性发展模型是本研究的核心任务。本研究以12所不同年级、不同发展水平和6个不同发展区域的中小学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初叁年级阅读写作课堂为实验干预与观察案例,综合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横断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结构方程法、行动研究和微观发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引用了目前国外潜变量建模比较受推崇的Mplus作为分析工具。研究过程发现:第一,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思维,技术是通过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情境去影响思维发生的。技术的使用与思维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尤其是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复杂任务解决,使“人机”思维方式更加融合化。技术与思维的临界点是教学组织活动与策略。控制这个临界点是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与高阶思维发展的关键环节。第二,技术丰富性除了具有“种类多”“数量大”“涉及面广”等外延概念之外,更具有“使丰富”“使广博”等内涵意义,是技术影响的内在程度与满意效果。而且由于技术呈现信息和内容能力的不同,技术存在“丰富度”差异。判断技术丰富度价值的标准是既不能“模糊过度”,也不能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与学习者体验需求相匹配,更要让其得到满足。第叁,高阶思维结构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基础,高阶思维发展过程也是高阶思维结构的活动过程。高阶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具有复杂性、非线性和难以测量性,但可以通过学习者外显行为和情感倾向等进行识别。高阶思维系统属性决定了高阶思维行为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而是认知、情感、技能的共同整合。行为“统整”认知、情感、能力倾向所形成的八个静态因子、叁个动态因子,以及五个思维品质因子的高阶思维结构模型,既是知识材料、思维类型、思维存在形态、思维能力倾向与品质表征组成的系统化层次结构,也是具有动态发展过程与机制的认知结构。这种基于课堂情境的高阶思维结构模型,可以对高阶思维发展过程与机制、路径与阶段进行很好的表征,提供可操作性的发展模型,其结果是培养具有高阶知识、智慧性情操和高阶思维能力胜任力的人。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整体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技术类型、样态、功能、丰富度以及呈现的内容特征和应用者个体特征的不同,技术的丰富性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表征。班级技术环境的应用对整个高阶思维行为都会产生显着性变化,社交媒体、资源类型与数字化平台对高阶思维的促进具有选择性,教师与学生个体应用技术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不具有显着性。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技术与思维发展需要教与学活动组织,尤其是班级技术应用文化氛围和课堂技术丰富情境的创设在高阶思维发展中更具有重要性。第二,高阶思维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非线性、突变性与渐变性相结合、从低到高螺旋式发展等特征。因此,基于问题解决的高阶思维过程也是各种策略在不同阶段的优化组合,这种优化组合需要考虑个人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思维的倾向性以及学科、性别与区域文化等特征,也需要考虑个体在问题解决时策略的变化规律和优化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促进高阶思维可持续发展。第叁,这种基于课堂情境和发展视角,以“行为”统整为核心,围绕技术丰富课堂环境、高阶思维课堂教与学、高阶思维发展整体协调叁个维度,以及高阶思维教与学活动与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五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交互机制,形成的行为统整下“叁维五位一体”高阶思维协同发展模型以及创生的成熟度评价体系,从教学目标层面上有助于对高阶思维发展过程、行为表征及发展效果进行预设性和过程性评价,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阶思维课堂发展提供了一般性理论范式,也为高阶思维课堂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认知诊断及教学干预评价体系。本研究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阶思维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优化数字化资源与环境、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与技能诊断、认知策略优化以及精准教学干预都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性模式。模型的实践应用与完善也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张佐言[7]2004年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是个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人才。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的层层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单一的教育手段都只能部分地解决教育问题或完成部分的教育任务。若要最充分地改善、发展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运用各有所长的教育手段,并使它们构成一个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的系统。其中,校园文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人的理想、人格、志趣、心理等方面的培育和塑造,起着“压模”和“成型”乃至“定型”的作用。学校能否培养出理想远大、志趣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并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开展得如何。本文拟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文章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教育功能,创新人才特点和作用,创新人才成长需要的环境。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学校园文化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功能。第叁部分首先结合实际,指出了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提出个人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的一些思考。
刘欣[8]2011年在《高中生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中提出:要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让学生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本文从对中学数学学习、创造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入手,采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和经过我国学者修订的数学自我效能感问卷,并选取学生上学期数学成绩以及数学任课教师综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和认识的评价信息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中学生创造力发展性的特点以及叁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数学任课教师对学生创造力评价的可靠性。研究发现:(1)中学生数学成绩与创造力有显着的相关性;(2)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相关显着;(3)教师评价为创造力明显组和创造力不明显组学生在创造力冒险性和想象力维度差异显着。
许桂芬[9]2002年在《高中生物课中开展创新思维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的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在高中生物课中如何开展创新思维教学,以改变我国学生“高分低能,创新能力低”的现状。 笔者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时一年的创新思维教学实践: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研究现有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挖掘出作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点,采用问卷调查、分组实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在高中生物课中开展创新思维教学的可行性策略。通过自主课堂的创设,营造轻松、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究、主动地合作和讨论,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成绩,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增多实践和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自小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胆魄。 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实验班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提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教师要尽力地去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高中生物课中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一些研究的成果和可操作的策略,希望能对高中生物学教师的生物学教学提供一点借鉴或参考。
李海艳[10]2004年在《论儿童的创造动机及其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如何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各国教育界面临的难题。心理学研究证明:动机在创造力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教育实践在开发儿童创造力上过分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仅没有培养儿童的创造动机,反而忽视甚至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动机,这等于在源头上埋没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探讨儿童的创造动机、培养儿童的创造动机,不仅具有理论层面的意义,更具有实践层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文分为叁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儿童创造动机的概述,探讨了儿童创造动机的涵义、特征和形成等基本问题。儿童创造动机是推动儿童进行创造活动、表现出创造力的动机;儿童创造动机有四个特征,即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好胜心和求成欲强,这些特征在学前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儿章创造动机是在创造需要和创造诱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影响其形成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第二部分是我国儿章创造动机的现状透视和原因分析。这部分首先从儿章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想象力,成就动机四个方面间接地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动机的现状。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生的创造动机是不足的,至少比学前儿童创造动机的强度弱,然后,这部分还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多方面的原因中,学校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叁部分是儿童创造动机的培养与教育改革。培养儿童的创造动机是一项全社会都必须参与的系统工程,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针对学校中教育观念的阻碍、教育体制的制约及教学行为的失当,相应的教育改革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及改进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 论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D]. 张桂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 严群. 青岛大学. 2017
[3]. 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及其教育建构研究[D]. 许映建. 西南大学. 2006
[4]. 创造力培养教学模型研究及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D]. 刘鸿晨. 天津师范大学. 2015
[5].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D]. 孙延洲.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模型建构研究[D]. 姜玉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7]. 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初探[D]. 张佐言.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8]. 高中生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研究[D]. 刘欣. 河南大学. 2011
[9]. 高中生物课中开展创新思维教学的研究[D]. 许桂芬.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10]. 论儿童的创造动机及其培养[D]. 李海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数学教育论文; 物理学史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品质论文; 创造力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中学生论文; 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动机理论论文; 素质模型论文; 能力素质论文; 基础数学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