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思维品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文字论文,思维论文,品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小语阅读教学的一项隐性任务。正如张田若先生所说的,小学阶段的整个阅读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方法和兴趣),就是说“自能读书”。其他诸如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美的熏陶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副产品”,只能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兼顾完成。在小学阶段,语文课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是理解词句训练和运用词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在这两种训练的过程中兼顾完成。本文主要是谈谈在理解词句训练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培养思维品质。
一、换词理解,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换词理解,就是把甲词换成乙词,然后进行比较理解。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凭借和依托。教学中,通过换词比较理解,是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也是培养思维的准确性的一个途径。例如《可爱的草塘》一文的“草浪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一句,要理解关键词“赶”的含义,可以进行换词比较:这个“赶”字用得好不好?“赶”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如果把“赶”字换成“盖”、“追”、“接”等字,行不行?为什么?这样换词比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大家都积极思考,寻找准确的答案。经过比较分析,认识到:如果把“赶”字换成“盖”字,就失去了草浪翻腾涌动的气势;把“赶”字换成“追”字,草浪又失去了连天接地的辽阔;把“赶”字换成“接”字,草浪也失去了一浪赶一浪的起伏的状态。这里用“赶”字,正好表现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赶”字含义的理解就准确了,也训练了思维的准确性。再如《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的最后一段有这么一句:“小燕子高兴地说:‘妈妈,京生也爱学习了。’”怎样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教师可把这句话中的“也”字换成“很”字,变成“京生很爱学习”,然后让学生把它和原句比较,学生思考比较后,懂得了:“京生很爱学习”一句是说京生一直非常爱学习,而“京生也爱学习了”一句则是说京生过去不爱学习,但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后,认识到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有文化知识的人,所以他也爱学习了。在词句教学中,如能经常地进行换词比较理解,创造让学生产生“顿悟”的情境,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词语,牢固地掌握知识,又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准确性。
二、设疑理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课堂上,教师如能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向深层理解词句,既能对词句的深刻理解,又能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其结构有两条线索并列着:一条是“找”线,即小蝌蚪游呀游去找青蛙妈妈;一条是“变”线,即小蝌蚪自身变化成青蛙。这两条线索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讲清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两条线索、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在学生通读全文,初知课文内容后,紧扣课题设疑:①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②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要引导他们通过理解“游、看、问、叫、跳、蹦”等动词解决。“变”线是课文的关键线索,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线。因此,教师再设疑: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日子里,自己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着的呢?学生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后回答: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梳理出了这些词句间的内在递变关系,就可以探明“变”线,学生的思维也就逐步深刻了。再如《凡卡》,是讲凡卡在圣诞节前夜写信给爷爷,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家过“快乐的日子”,而不再挨打受骂。但他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信封上的地址写得不详,又没有贴上邮票,爷爷是不会收到他的信的。教师可在学生的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设疑:如果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这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学生思考后明白:即使爷爷收到了信,凡卡想过“快乐的日子”的愿望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爷爷也是在资本家家里守夜的,他自身难保,哪有能力带回他过“快乐的日子”?像凡卡这样的穷孩子,要过好日子,就必须推翻那吃人的社会制度。这就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中心,思想认识也就深刻了。
三、求异理解,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求异,就是同一问题寻求多种不同的答案。求异理解,既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有独特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变通性。《月光曲》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句子。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丰富的含义,激发思维的变通性,设计了“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可能原因。学生思考后回答:①贝多芬默认了;②贝多芬谦虚;③贝多芬怕让人知道了,会有很多人来看;④贝多芬酝酿《月光曲》进入了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⑤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⑥贝多芬遇上了盲姑娘这个知音,他很激动,忘了回答;⑦是课文省略,下文的“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就是回答。学生的这七种不同见解,作为单一存在都有可能性和合理性。这就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中达到了变通,又从变通中开拓了新意,既深刻地理解了句子,又训练了思维的变通性。再如《司光光》一课,讲到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时,可让学生求异:“使劲砸”是什么意思?不砸行不行?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孩子吗?问题一提,学生都去积极思维,想出了各种不同的办法,有的说:用手去拉;有的说:用竹竿去捞;有的说:跳下去救;有的说:把缸推倒;有的说:回去叫大人来。教师肯定了这些都是救人的好办法,但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司马光的用石头砸破缸。并让学生领会到破缸之所以是最好办法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如能经常对学生进行求异理解训练,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四、联想理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联想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一个学生如果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他的思维也就具有创造性。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可让学生展开联想理解词句。《会摇尾巴的狼》一课的最后一句是:“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了。”这种戛然而止的结尾,余意未尽,给我们留下想象的余地。有位教师这样启发学生想象:狼可能会有几种结果?学生驰骋想象,展开联想后,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有的说:狼饿死了;有一个学生却说:后来狼骗得了另一只山羊的信任而得救了,结果那只山羊被狼吃掉了。这个学生的想象具有独创性。想象这样的结尾既合情理,又突出了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这个中心思想。再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的结尾句“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时,有位教师这样激发学生想象:狐狸叼起那片肉后又怎样?这一问,学生的想象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狐狸叼起那片肉跑进洞里,小狐狸看到肉高兴地叫起来:妈妈真好!妈妈真好!有的说:乌鸦看见窝里的孩子哇哇叫着:我饿!我饿!就哭得很伤心。有个学生则从相反的角度思考,说:乌鸦也知道狐狸疑心大,它心生一计,哈哈大笑起来说:那片肉有毒。狐狸放下嘴里那片肉正在发呆,乌鸦飞下来把肉叼走了。这个学生的这个想象既合情理,又具有创造性。在教材关键处启发想象,让学生联想,这种阅读教学,学生既能主动理解、接受教材中有关词句段篇的知识,又充分发挥了创造想象力,丰富了课文内容,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五、讨论理解,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课堂教学中,对一些词句通过讨论理解吸收,既能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又能辨别是非正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有位教师先提出疑问,创设讨论情境:“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然后让学生讨论。石击浪涌,学生爆发出了思维的火花。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有的说:是自相矛盾,这句话根本不通;有的说:表面上矛盾,其实不矛盾。各抒己见,争辩得面红耳赤。但问题越辩越明,最后看法统一了,一致认为不矛盾:“焦急”是急切希望早点见到周总理的灵车,向周总理致哀:“耐心”是下定决心,不管天气多冷,不管自己身体多么虚弱,也不管要等多久,非等到周总理的灵车不可。这“焦急”和“耐心”是统一的,统一在对周总理深情的热爱之上。这样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仅全面深刻,而且辨明了是非正误,批判思维力得到了发展。再如《在炮兵阵地上》一文记叙了彭总雷鸣电闪般批评了失职的团长之后,吃晚饭时说:“小景,去,把团长请来!”教学这句话时,可让学生讨论理解:彭总为什么用“请”字?把“请”改成“找”或“叫”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联系事情的发展过程,深入讨论,反复推敲,终于理解了“请”字的妙用,它表现了彭总的坦荡胸怀和直率的性格,以及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的真诚关心的高尚品质。这既使学生对课文中心的全面理解,又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
六、演示理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演示,就是运用动作表演、示意,用以配合理解、说明的辅助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词进入儿童意识的时候带着鲜明的情绪色彩。”使用演示手段来品词释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又能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一个降落伞包》一课中的“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一句里的“掠”字,就是机翼贴近山峰很快地飞过去的意思。但用文字这样解释,学生还感到抽象。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掠”字的意思,教师可先作示范演示,然后要学生将书本立起来做山峰,以手掌做飞机,做一做“掠”的动作。这样学生对“掠”字的意思就有了具体形象的感受,就会很快领悟。又如《景阳冈》一课,开始写武松是“大踏步走上景阳冈来”;在打虎之后,则“一步步挨下冈来”。为什么有这样不同的描写呢?原因是:武松上冈时精力充沛,又刚酒足饭饱,所以“大踏步走”;打虎之后,精疲力尽,手脚酥软了,所以“一步步挨”。“走”与“挨”这两个动词用得何等的准确!何等的传神!为了辨别这两个动词所表现的不同情态,使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可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走”该是什么样子,“挨”该是什么样子,然后让他们模拟一下武松上下冈的动作。这样学生对“走”和“挨”字的理解就具体可触了。学生做(或看)演示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做动作。观察要仔细,思考要迅速,动作要正确。所以演示理解,不仅使学生对词句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
七、看图理解,培养思维的全面性
一般地说,学生看图理解词句,一要从整体到部分按顺序看,二要仔细看,不要遗漏任何细微部分。这种看图理解的训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例如“看图学文”《放风筝》,图画上不仅完整地反映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具有直观形象性。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整体看图入手,从图悟文,整体感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全面的理解:图上画的是谁放风筝?哪些风筝已经飞上天?哪些风筝将要上天?它是怎样飞上天的?当西边的天空飞来架飞机时,放风筝的孩子们会说些什么?当学生一一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再引导他们看图上各种风筝的形状,颜色;然后引导他们仔细看图上表现“举、拽、收”等动作的细微部分,设问:这里为什么用“举”不用“拿”,用“拽”不用“拉”,用“收”不用“停”?通过仔细看图,全面思考,学生懂得了:课文中用“举”不用“拿”,是因为“举”是有力向上抬的意思,它准确地写出了预备放风筝时的动作,用“拽”不用“拉”,是因为“拽”有紧紧抓住的意思,“拉”没有这个意思;用“收住脚”不用“停住脚”表明是在奔跑中急停下来,比用“停住脚”更具动感,更形象逼真。通过看图理解,使学生突然领悟到:原来写文章时选用词句还有这么大的考究;明白到:要把一事件的经过描写生动,必须在仔细阅读理解词句的意思的基础上,选用最准确、传神的词句来表达。经常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词句,不仅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全面深刻,扎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而且培养了思维的全面性。
标签:思维品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