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制混凝土是住宅产业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房建的PC构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剪力墙、叠合板、楼梯、外墙、叠合梁、阳台、空调板、PCF板以及其他异形构件组成,而PC构件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PC构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PC构件;模具设计;
随着建筑行业绿色环保要求的提高,住宅产业化是必然的趋势。为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和减少噪声,将工地大部分的施工都转移到工厂中来,预制混凝土(PrecastConcrete,PC)不可缺少,预制需要模具,而模具设计品质尤为重要,其直接决定了PC构件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模具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构件尺寸偏差问题及控制措施
1.1钢筋尺寸、定位问题
墙板预留外露钢筋长短不一、定位尺寸偏差,是大批量构件生产初期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通常由于钢筋未用工装定位且浇筑振捣完毕后、混凝土初凝前未安排专人进行钢筋复检调整.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应做好钢筋定位工装设计,绑筋时规范预留外露钢筋长度,用胶塞固定钢筋位置,当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混凝土初凝前再次复检调整,也可采用预留外露筋套膜来保证长度,此类问题在生产完全可以避免.钢筋是整个构件的骨架,尤其外露钢筋起到构件间的连接作用,是影响构件现场安装,和连接强度的重点部位.所以外露钢筋尺寸和位置容不得半点疏忽,必须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1.2墙板尺寸超差问题
墙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尺寸超差,尺寸偏差主要原因是模具涨模、轻微变形等导致上下边沿尺寸不一,特别是在构件浇筑振捣过程中使模具侧模磁盒偏移,造成墙板尺寸出现误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从拆模、清模、组(合)模、检尺、模具维护等环节进行把控,可有效控制此问题发生.墙板拆模时消除用“大锤砸”暴力强拆避免模具变形;模具清理要使用刮板、钢丝刷等清理到位,保障合模尺寸.合模后必须按照标准用钢尺量对角线,及时调整尺寸;浇筑混凝土前一定检查磁盒位置,保障固定到位,浇筑振捣后再次检查尺寸,同时要定期校正模具,确保构件合格.尺寸偏差大的构件会导致现场拼装后标高不一致,无法满足拼装要求,影响现场工期,同时维修费用都是相当大的.
1.3墙板不平整、超差问题
墙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阴、阳角线处不平整、超差.墙板阴阳角模具涨模、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和易性较差造成构件阴阳角有涨模、麻面等质量问题.因此,应定期对周转次数高的模具进行检查、维修,制作工装加强构件阴阳角模具紧固,保障模具尺寸;每日根据原材料质量合理调整混凝土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此类问题在构件生产中较为普遍且不被重视,会给后期施工单位在装饰工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且后期维修成本较高,最好在出厂前做好打磨工作.
2预埋件质量缺陷问题及控制措施
2.1预埋线盒内陷质量问题
构件脱模后,成品检查验收中多数出现问题为预埋线盒上浮、内陷问题见.墙板线盒质量通病问题主要体现在内陷和上浮.最突出问题为墙板抹灰面线盒内陷(上浮),其主要原因为工装偏移造成,特别是工装使用一定次数后出现变形,导致线盒内陷(上浮)质量通病.模板(底板)面埋件内陷由于在浇筑混凝土时线盒固定不牢导致上浮.解决抹灰面线盒内陷(上浮)质量问题除了保证工装应固定牢固,保持平面尺寸外,须定期校正工装变形,及时调整,更为关键的是要在抹面时进行人工检查和调整.而模板面线盒内陷(上浮)质量问题最好的控制办法是在底模上打孔固定,且振捣时避免直接振捣该部位造成上浮、扭偏.线盒内陷感观质量,影响后续装修质量.生产过程控制不住需重新预埋,无论是大修小修都会浪费人工,增加不必要修补费用.
2.2预埋强电箱偏位或变形质量问题
构件脱模后发现预埋电箱出现跑位、变形等质量缺陷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工人在振捣时将振捣棒直接接触到了预埋件,导致预埋件偏位、形.可在下埋件时,用钢筋将电气线盒固定住,防止上下偏移.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根据振捣棒的震动半径和构件尺寸,划定振捣位置,并对振捣工进行技术交底,避免直接振捣预埋件,避免此类问题产生.超差严重变形的预埋件维修都是非常繁琐、复杂,不仅要更换电箱、线盒,而且需要上下开槽换管,无论是维修时间或维修成本都很高.
2.3叠合板预留孔洞偏位质量问题
叠合板孔洞、线盒极易出现跑位质量缺陷问题.叠合板在振捣过程中,线盒和孔洞位置易发生偏移.解决此类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叠合板模具设计时,考虑固定预埋线盒和孔洞工装的制作,使用工装固定避免发生此类问题,但这种方法需要浇筑后再次调整线盒与孔洞的位置;另一种方法是在底模上开孔固定线盒和孔洞埋件,是一种最有效、最适用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偏移问.偏移超差、严重变形的线盒和孔洞,需重新开洞和修补,修补费用较大.
2.4墙板线盒操作手孔质量缺陷问题
墙板线盒操作手孔位置偏移,尺寸有误差.图纸设计手孔与钢筋、套筒等位置冲突,操作手孔位置未采用固定工装,振捣时易产生偏移.可采用固定手孔工装设计.墙板线盒下的操作手孔预留偏差、上下层不对称、手孔处大小不一、预留尺寸小等无法满足施工人员现场接管,都需要开槽维修,重新预埋手孔和线管,连接后再用混凝土封堵,既误工又浪费,所以线盒操作手孔位置的准确性相当重要.
2.5墙板预留线管压扁质量问题
墙板预留线管在拆模后易出现压扁、折断等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在脱模过程中,手孔工装难以脱模,用撬棍硬彆,将预留线管压扁,无法穿线.因此应对手孔工装进行合理改进,设计成扁长型手孔,且上略宽下稍窄,并在下埋件时涂上一层“油”,便于脱模,可解决此类问题.预留线管压扁严重的,只能开槽换管,对材料和人工成本都是极大的浪费.
2.6方便生产
模具最终是为构件厂生产服务,模具设计人员要熟知构件生产工艺,否则技术实力再强的机械加工厂家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加工,只能确保模具刚度、尺寸,但不一定能符合构件生产工艺。模具影响生产效率主要体现在组模和拆模2道工序,所以在模具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在保证模具精度的前提下减少模具组装时间,另在保证拆模过程中不损坏构件的前提下方便工人操作拆卸模板,如在不影响预制构件结构受力的前提下适当设计模具脱模角度。这些是在充分掌握构件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到。
3结语
在未来全国高速发展的构件产业化进程中,构件企业间的竞争压力相当大,企业生存靠的是成本和服务,只有构件的质量问题控制在最低,才是企业提供可信服务的有力保障.作为全国先批构件生产者,愿与各位分享心得经验,以我为鉴,为其他企业提供关于控制质量问题有效方法,避免完全不必要费.相信通过行业各同仁的不懈努力,预制构件产业化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范玉,黄新,黄继战.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设计及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04):44-46.
[2]温纬立.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8(06):110-111.
[3]潘寒,黄熙萍,邹贻权,陈浩,王淑嫱.BIM技术在PC构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8,28(11):33-36.
[4]吴杰.住宅产业化之PC构件的精度控制及保护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0,32(05):449-451.
[5]张朝磊.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设计及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9):138-140.
论文作者:康灵杰,李荣海,孙广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构件论文; 模具论文; 尺寸论文; 工装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墙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