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趣味游戏;实践策略
引言:幼儿园教育属于启蒙阶段,它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道德观念的行程都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育也是实施教育活动相对较难的阶段,因为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不健全,对于教师发出的指令并不能完全执行,这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寓教于乐,将趣味游戏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来获取知识。由此我们也可感知到,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了。
1.幼儿园教育中应用趣味游戏存在的问题
1.1游戏模式长期固定
虽然目前大部分的幼儿园都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施教,但其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制式的弊端,例如游戏种类比较单一,游戏规则都相同等。另一方面,游戏数量的限制,会在较长期间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使幼儿丧失玩游戏的热情,再加上教师对游戏实践的把控较严,反而忽略了幼儿对游戏效果的需求,教学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1.2游戏时未考虑幼儿的发散思维
游戏固然有规则,但是有部分幼儿园在进行趣味游戏教学时过于注重游戏规则而忽略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教育和引导。过多规则的限制下,幼儿很难自主思考,几乎就是被教师引导着思维来解决问题,这种为了方便管理而忽视幼儿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不但无益于幼儿健康成长,甚至还会造成幼儿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
1.3游戏时没有照顾每位幼儿的情绪
幼儿园学生众多,但是教师资源却是有限,这是目前为止没有办法改变的问题。所以在进行趣味游戏教学时,教师难免会因为幼儿数量过多而出现不经意间忽略某个幼儿的情况。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受到表扬与鼓励使他们继续学习和玩乐的动力,所以教师的忽略可能会引发他们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们游戏的积极性【1】。
2.幼儿园教育中趣味游戏的实践策略分析
2.1依据幼儿的兴趣点,创设趣味性的生活类游戏
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获取对周边世界认知的途径和方式,通过玩游戏也可以激发、激励幼儿的情感生成,使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行为习惯。基于这个特点,教师可以从开展教育活动的环境入手,将环境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多多迎合小朋友的喜好。在设定游戏内容时教师可以多倾向于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从生活出发让幼儿有熟悉感,进而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渐培养幼儿的全方面素养。
例如:幼儿都喜欢玩水,泡泡对他们也有独特的吸引力,当教师引导幼儿洗手的时候,可以使这个事情更富有趣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唱儿歌:水里冲一冲小手,肥皂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指缝搓一搓 ,变出很多小泡泡 ,泡泡被水冲走,我的小手干净了!再变一个小“魔术”,当然啦,这些“变”出来的泡泡就那个小魔术。幼儿通过这样的方式被激发兴趣,也会更愿意尝试,多次循环之后他们就学会了如何好好洗手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们对某一件事兴趣浓厚就会全神贯注的去做这件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割的,有趣的游戏可以让幼儿们更加投入,成长的也会更快。
2.2在集体活动中融入趣味游戏化教学
幼儿受到年龄限制,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大多都停留在感官之上。所以再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融入一些趣味性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让幼儿们集体“逛公园”,让幼儿们结伴而行,教师放一些节奏感相对较强的音乐作为背景音,借此培养幼儿们的节奏感;让幼儿们在“逛公园”的时候玩碰碰车、旋转木马等活动,通过这些趣味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再加上他们都是结伴而行,同伴影响同伴,并互相陪同,教师再有意引导,幼儿们就会在非常放松、惬意的环境下获得感官体验,情绪也会非常高昂,在这种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获得成长。
2.3创设游戏化的环境,潜移默化促使幼儿成长
幼儿阶段虽不成熟,却是非常敏感的阶段,良好的生存环境,会让幼儿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处在放松的状态,也更容易接纳新事物,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环境设置的更为轻松,更加充满童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发展,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可以在进行趣味活动教学时,设定更为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例如创设“我爱我家”主题游戏,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幻想如果自己是爸爸、妈妈,他们都会做什么,有了小宝宝之后又要做什么。通过家庭角色的扮演让他们理解平时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通过环境因素的加持让他们处于放松的状态,也会获得更好的交流与互动。
在教室中,教师可以开辟一处让幼儿们自由发挥的天地,例如教室的墙面,将其留白,让幼儿们发挥想象。春天的时候引导他们将墙面布置出自己脑海中的春天,花草树木,蓝天白云。墙上的图案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还可以让幼儿们进行选择,甚至问题问他们什么季节该放什么东西,借此锻炼他们生活的认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4以幼儿为主,创设趣味性游戏
在趣味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题,从幼儿角度出发来设定趣味性的游戏。例如教授童谣《拔萝卜》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进行合作“拔萝卜”,摆设一些萝卜道具,让幼儿找自己的伙伴一起努力将其拔出来。让幼儿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的滋润【2】。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游戏的教学模式是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式,也是产生教育效果最好的一种教学途径。趣味游戏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创造性和协同性,让幼儿们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趣味游戏与教学相结,可以让幼儿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使他们的心智发展的也更全面。
参考文献:
[1]李立平.幼儿园教育中趣味游戏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02):19-20.
[2]孙艳丽.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探析[J].学周刊,2016(01):196.
论文作者: 杨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幼儿论文; 游戏论文; 趣味论文; 幼儿园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趣味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