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信息化平台能够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可在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取方面提供强大支撑,并且在智能化分析之下去实施规划设计,能够大幅提升电力规划设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对电力线路设计与电网构建形成有效优化,能够完全满足城市今后发展中的电力需求,有效提高城市供电服务质量。
关键词:全过程信息化;电力规划设计;应用
1电力规划设计概述
所谓电力规划设计就是对电力规划进行设计,电力规划是电力部门中的关键工作之一,通过电力规划设计能够对电力规划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将信息化技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电网规划和风险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实现科学正确的电力工作决策,使电力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当今电能地位不断提升,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持,电力行业的发展对于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又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规划设计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首先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其次能够推动城市化建设,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电力规划,防止资源浪费;最后在更高的层面上能够维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原有电力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化手段能够直观显示结果,达到高质量设计。
2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全过程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
2.1接入EPGIS平台获取更多基础数据
国家电网GIS平台的服务申请需要通过SOAP的方式展开,该平台中的空间图形数据等相关信息内容主要以GML格式封装,现已与城市电网的信息化数据系统实现全面介入,采用的是标准的XML规范。接入国家电网的GIS平台,能够将更多的城市基础地理数据进行获取,从而实现图形服务与业务服务的完美接入。具体来讲,基础性的地理数据涵盖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比如城市中的道路分布、铁路、局域划分、输电线路、变电站与站内设备矢量数据;图形服务包含矢量图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电网拓扑分析服务等;业务功能包含电力线路走廊分析、最短路径分析、供电能力分析等。而这些基础性数据的获取,能够为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指导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2.2便于展开电力负荷预测工作
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当中,电力负荷预测的有效性会对电力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形成直接影响,并且能够为电力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正因为电力规划设计会涉及到广阔范围,所以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多样化与动态化特点,因此要想保证高度准确的负荷预测有着很大难度。此外,由于不同的预测方法与模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再加上预测思路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想保证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一定要在综合校验各渠道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专家干预,进而有效完善各项预测结果,预测出各目标年相应的电力负荷。通常来讲,电力负荷会按照年度进行划分,对最大负荷数据展开收集与汇总,进而对电压等级进行划分,并且结合电网地理分布、变电站主变、线路与大用户典型日、最大负荷计算分区最大负荷与区块间的同时率,有效绘制出负荷的分布图,实现对特定区域内的负荷统计。
2.3利用信息化展开潮流计算
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当中,潮流计算属于常用的运算方式,并且对电力规划设计而言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潮流计算主要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展开检验,结合实际情况的需求去判断当前的运行是否与之相符,从而及时察觉出电力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潮流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利用全过程的信息化技术去占潮流计算,能够发现电力系统中的不足与运行出错之处,从而给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进而提高电力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此外,通过潮流计算还能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变化与结构进行有效感知,从而依据这两点对电力系统形成整体评估,如此一来便能对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变压器等元器件的安全性展开有效评估,可见潮流计算属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电力规划设计前期
任何工作都需要进行准备,但是在电力规划设计的前期也就是准备阶段应该如何进行信息化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第一步,需要对上级的规划方案进行解读,将其中的信息进行分解,明确电力工作的内容,对电力规划的范围进行划分。第二步,需要对该城市的现状和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电力行业的竞争,在进行电力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为规划设计打下基础。电网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会进行GIS数据记录,这些数据不仅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还能够为电力规划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共同形成全面的、系统化的数据体系,使得电力规划设计能够具有科学的依据,提高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另外,如果能够在电力规划设计前期对城市的电网构架、电气参数、能源整合计划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会进一步提升电网规划设计的水平。
3.2电力规划设计中期
电力规划设计的中期阶段就是电力规划设计,前期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当前的形势进行战略性的分析,以全局眼光对待工作,客观对进行负荷预测和电力需求分析,为电力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能够形成科学的电力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线路布局。
3.3电力规划设计后期
在后期阶段,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是对方案进行评估和敲定设计初稿。需要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资源占有、人员配置、成本进行测算,并不断进行修改力求做出成本低但效果好的方案。另外,在后期需要对整个工作内容进行整理,利用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建立起能够进行搜索的设计方案资源库,能够为有关的工作提供借鉴。对于设计出的电力规划方案会在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电网规划资源库、电网数字化辅助规划三部分进行研究和实施,完善电力规划设计工作。
4全过程信息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
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的应用中第一步就是完善检修工作,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原有的电力设备出现了一些故障需要进行检修做到机组件配合协调。第二步要对电力供求情况有清楚的了解,知道电源的分布,提升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提高电力规划设计的工作质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完善联网设计工作,建立起信息化数据库,做到信息化电力规划设计。
首先,实现全过程信息化需要搭建起一个信息服务平台,能够使用国家电网平台中的信息,对于本城市的电网及供电能力的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为电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第二,需要有健全的资源信息库,需要从各个方面获得大量的数据支持,例如地理信息、卫星影像、电力营销数据等。最后,需要对电网进行数字化设计,争取实现城市电网负荷以及用电需求的准确分析、对电力项目的科学统计;除此之外,对于数据和收益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进行准确有效的风险评估。
结束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深入到各个领域中,电力规划设计也需要进行全过程信息化。在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推动下,电力部门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重新进行电力规划和设计工作,对工业区以及改造后的城市新区的供电量做出准确预测,解决电网规划中电力调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宏.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4):223.
[2]王庆,单来支,高运兴.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实践[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6):246-247+249.
[3]陈云凤.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03):54-55.
[4]唐俊先.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57-58.
论文作者:韩晓勃 翟红侠 王立波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电力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负荷论文; 全过程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