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季树红

公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季树红

武定公路分局 云南楚雄 651600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产生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不但可加速公路项目建设的进程,而且能高效地提升公路项目的总体质量,只有为了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才能有效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前言: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施工是最基本的环节。加强路基建设,以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为主要前提。因为路基要长时间承载路面的压力,要达到规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和强度要求。在我国现今的公路项目中,软土路基施工问题有时会遇到。在软土路基施工中,我国积累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对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着重对相关施工技术进行具体分析,以致在今后软土路基施工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1软土地基处理概述

现今,有许多的加固软土地基的办法,可是每一种加固办法都有本身的特征。不同的处理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方法。加强软土地基的目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1沉降处理

通常是加速软土地基的固结和沉降,减少了两场面的总沉降。砂井排水、压实砂桩、超载预压等方法都是此类方法。

1.2稳定处理

利用各种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软土地基沉降,从而达到路基的稳定。采用换填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反压保护方式等方法均属于这种情况。

2影响软土地基处理的因素

软土路基的成因通常具备一定的变形特征,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层面:软土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压缩和稳定时间较长,变形量较大。一是基础条件的影响。地基和土壤条件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通常,粘性土可以被压实以减少对地基的扰动,采用砂压实土压实或砂压实相法来提高砂土的性能。其次,我们需要考虑道路的性质。如果道路等级高,相应的作业质量标准极高。如果道路等级较低,我们可以铺设简单的路面,在地基处理后铺设传统路面。土层的高度和宽度越大,土层沉降程度的可能性越大。第三,要考虑周围的环境。道路项目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作用,如岩屑、振动、地下水在作业进程中的变化。施工现场附近有居住建筑的,一定要控制总沉降,以防过度沉降。

3软土路基的特性及破坏力分析

3.1动性状态

软土是恢复性的,在受到外界扰动后,土壤的强度并不总是减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恢复原有的强度。软土高压缩,压缩模量小于4 pa,压缩系数较大,增加土的液限和含水量增加,和液体的压缩性限制指数成正比整个土壤变形不均匀变形稳定后时间相对较长。此外,软土的渗透性较弱,渗透系数约为10-5至 10-8cm/ s。所以,土壤重量和负荷的完全整合将需要很长时间。

3.2水压力较高,影响整体的地基强度

同时,软土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在未排水剪切试验中,天然软土的抗剪强度较小。一般情况小于20Mkpa,这与围压没有直接关系,且随着固结的加深而增加。软土强度指标相对较小,内摩擦角为20 ~ 35度。它具有高灵敏度、显著的流变特性、快速排水和固结等优点,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强度。但是软土地的性质相对较差,而且是不可预见的。在公路建设中,质量问题是由一些粗心大意造成的。在软土路基中,堆料、填充、填土、碾压一定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如果一个链接处理不当,会导致路堤的不稳定和倒塌,整个部分将会有一种沉降性疾病。此外,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均匀的卸载和合理的分层,在填塞过程中有大量的砌块和材料,造成了厚桩、不合理的轧制方法,以及低强度、高灵敏度的软土路基遭到破坏。因此,我们必须确保设计正确,施工细致,处理合理,及时解决施工中的不利因素,有效地实现路基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4对软土路基的处理原则

(1)软土路基的主要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以及低强度的特点,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如何对软土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就成为施工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施工技术对于路基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近几年的工程建设中,一些成功的案例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笔者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施工技术展开论述,希望可以对今后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2)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问题,首先应该对土体的组成成分加以细致的研究,不同成分以及不同尺寸的土粒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分散的体系,因此一般的土体都具分散性的特点,对于土体强度的确定,与土粒之间的连接强度是具有直接关系的,因为土粒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粘聚力不同,所以整体的强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是影响土体强度的最直接因素。土粒之间越密实,强度也就越大,因此水也就难以侵入土体之中了,进而具备了较高的水稳定性。因为土体所具有的特性,在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强度满足要求,就要在密实度以及含水量这两点上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体的质量。

(3)要想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例如物理方法、热处理方法以及机械方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所适用的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对土体进行加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应该从结合料的种类以及土的性质出发进行考虑,在加固方法中,有三种情况是主导因素,一种是物理学过程,一种是物理化学过程,还有一种是化学过程,上述的三个过程需要相互之间进行配合与联系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5.1公路软土路基的处理

为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软土路基施工应在软路基施工中进行,这是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探索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地质特征和地形地貌。其关键在于天然地基的处理,这与路堤的稳定性有关。相同的地质条件,但在软土地上存在较大差异的道路,在软土地基处理之前,有助于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以免在使用后沉降现象会出现;施工中减少路面的承受压力,可减少基体负荷,有效维护路基的稳定,软土不易下沉;在施工过程中,即使经过非常精确的计算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保证路基在相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在完成沉降后的道路,在预算范围内保持沉降问题的范围;计算误差产生,可以修复路面,设置以达到设计要求,这是一种应急处理措施。对于公路工程而言,有两种处理软土地的方法:一种是土壤改良,另一种是复合地基处理。所谓的土壤改良是改变地基原有的土质,使其更适合地基土。复合地基是指在原路基土中加入加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原有的土质达到设计要求。

5.2对软土路基概况的了解

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是软土路基的施工和处理。由于软土路基本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泥质土。这种淤泥质土具有强度低、水体积大、压缩性高的特点,即软土,也包括泥炭土。这种软土在结构和组织上有夹层。夹层中的土壤通常是砾石。在施工过程中,水会从这些砂层中流出,渗透率也很大。通过对垂直层和平行层的精确判断,渗透率系数,如果在松软的土层建筑压力下,垂直渗透系数小于平行渗透系数,证明了软土的渗透性,土壤的水分渗透机制不存在,而砂砾的数量保持不变,这对松软土壤的压压是不利的,因此它的渗透性系数更大,所以它的渗透率更适合软土壤压实。路基软土具有高压缩性的特点。软土机理与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构之间的连接需要强度压缩来实现粒子的粘接和不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软土经常被移动和搅拌,造成结构破坏。有一定程度的变异。然而,这种变性并不影响软土的强度,软土的强度可以很快恢复。

6公路软土路基常见的施工技术

6.1软土路基施工的机械碾压

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软土路基施工中,各种机械设备也显得尤为重要。碾压机是软土地基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由于软土的分布不同,土层厚度有一定的厚度,为了解决土壤分布的问题而不是有效的厚度,通常用于碾压混凝土不同厚度的软土压实机,采用机械压实方法,可提高土壤的密实性,软土的硬度的保护。路面的人行道可以通过机械磨碾压来平整路面的不平整,以保证路面的整体质量。通过机械压实土层,可防止地基沉降,提高土层承载力,保证软土路基的质量。

6.2软土路基施工的冻结技术

冻结法在公路软土路基的建设相对常见,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制冷机、液态氮或二氧化碳,冻结法首先将液体二氧化碳扩张,制冷设备的使用,使软土路基设置,冻结,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的强度。冻结法和制冷系统可以使液体在低温下流动,从而增强土层的硬度。

6.3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在钻井平台上采用的一种预先确定的深度,通过高压喷雾、土体切割、最终土体和水泥砂浆混合成水泥凝固、加固等方法来加固地基,防水抗渗。该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采用化学注浆技术和高压射流切割技术。后者主要应用于N =O 30的淤泥和粘性土、砾石和卵石地基。一般来说,它也适用于公路和建筑物,以及铁路基础加固,以防止沉降。

6.4压密注浆碎石桩处理方法

压实注浆碎石桩处理方法是使用桩钢筋网站形成孔的位置,并使用低压注浆碎石桩进行。在初始凝固后,采用埋入式注浆管进行中高压注浆,使碎石桩和桩周围的土层密密堆积。这样就形成了复合地基。一方面,该基础可以实现公路的安全要求,另一方面保证了原有堤防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造成任何破坏。

6.5加载技术改善软土路基

该技术采用人工压实技术,主要用于提高软土路基的力学性能。在实际工程中,重型压实机应反复使用压实软土路基,并从软路基中排放水分,降低含水量,降低软土路基的孔隙率,减少软路基的变形。在软土路基的反复压实过程中,应监测和监督压实工作的施工质量,以保证软土路基的压实作用。软土路基在软土路基的反复压实作用下,可将软土路基压入路基土中,符合道路工程施工要求。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施工是最基本的环节。加强路基建设,以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为主要前提。由于路基需要长时间承受路面的压力,需要满足规定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强度要求。在我国目前的公路工程中,主要的问题是软土路基施工。在软土路基施工中,我国积累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对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深浅层次的科学处理技术提高路基处置,提高软土路基稳定性和承载力,缩短施工周期,是公路建设施工技术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罗凯,温运斌.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3,(04):206-207.

[2]卢刚旭,王国群.公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2):33-34.

[3]段姣娇.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12):150-151.

[4]谭希.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22):33-33.

[5]王冲凯,秦振书.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15):376-376.

论文作者:季树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季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