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河南 南阳 473058)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0408(2015)2-0007-02
摘 要 目的:分析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脑卒中患者76例,对这76例入院诊疗的脑卒中患者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为2.63%(1/38),而参照组则为26.31%(10/38),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脂肪乳;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evalu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set combined with etomidate fat emulsion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anesthesia in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chooses in our hospital to accept treatment of stroke and in April 2014 and 2015 during the month of April 76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trok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76 cases in this hospital strok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odd and even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sequence of packet.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2.63% (1/38), while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26.31% (10/38),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 set combined with etomidate fat emulsion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anesthesia ha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re high, it is worth to promote the use of.
KEY WORD dexmedetomidine; etomidate; strok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esthesia; clinical effect
脑卒中属于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有着极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1]。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在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脑卒中患者76例,对这76例入院诊疗的脑卒中患者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奇数则为参照组,而偶数则为研究组。
其中,参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3:15,共有38例,其年龄在42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43±5.36)岁。患者的体重在50kg至80kg之间,其平均的体重是(66.48±5.70)kg。
研究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1:17,共有38例,其年龄在43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6±5.69)岁。患者的体重在50kg至80kg之间,其平均的体重是(67.55±5.61)kg。
经统计学确认,组间脑卒中患者其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后,P值在0.05以上。
1.2 方法
1.2.1 参照组:对该组脑卒中患者先在麻醉诱导之前的20分钟泵入适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时,将0.2mg/kg的依托咪酯脂肪乳(国药准字H20020511,生产单位: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ml:20mg)经静脉注入。
1.2.2 研究组:对该组脑卒中患者先在麻醉诱导之前的20分钟将0.4μg/kg右美托咪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48,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2ml∶200ug)经静脉泵入,麻醉诱导时,将0.2mg/kg的依托咪酯脂肪乳经静脉注入,药物来源与参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另外对两组的Steward苏醒评分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4 数据处理
将参与此次研究的76例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情况数据,于此次研究结束之后,准确无误地录入进SPSS19.0软件中做数据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其对比方法是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其对比方法是t检验。组间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即当p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实验研究的参照组和研究组之间麻醉方式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量资料比较
研究组与参照组之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在气管插管后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研究组与参照组之间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的数据参见附表:
2.2 计数资料比较
两组参加研究的患者其Steward的苏醒评分均在4分以上。研究组仅有1例在诱导时出现肌颤,为2.63%(1/38),而参照组则有2例脑卒中患者出现了术后躁动的情况,另外在诱导时出现肌颤的患者有5例,而手术之后出现寒颤的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为26.31%(10/38),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两组脑卒中患者均不存在呕吐、恶心以及静脉炎的情况,均没有术中知晓的情况。
3 讨论
脑卒中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而老年的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由于其本身的心肺功能已经存在着各种损伤,同时合并有其他的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其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差[2-3]。以往的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时,由于药效较为猛烈,用药后,患者容易出现心率减缓以及血压下降的情况。所以临床专家一致认为,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选用的麻醉药物应该较为缓和[4]。
依托咪酯属于一种催眠性静脉全麻药,为咪唑类衍生物,有着安全性大的特点。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临床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另外,依托咪酯在应用时,其对交感神经可以产生张力,能够对血压起到维持的作用,同时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不会产生抑制作用;并且也有研究发现,依托咪酯使用后对呼吸循环产生的影响较丙泊酚显著要轻,而苏醒以及诱导的时间则更快。并且有研究认为,依托咪酯在麻醉时,能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适用于心血管的储备功能较差的患者。
右美托咪定也属于临床常用的镇静药物,常用于全麻辅助药,有着抗寒颤、抗交感、抗焦虑以及镇痛、镇静的效果,对稳定患者以及保证其心血管功能稳定均有着明显的作用。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而且,添加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同时减轻抗阿片类药物其肌肉强直的作用,也能够减轻插管时或者是拔管时出现的应激反应[5]。且对减轻恢复期容易出现的躁动、寒颤等并发症均有显著的效果。
此次研究中,对参照组单纯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应用,而研究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右美托咪定,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参照组之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应用不会对患者的心率、动脉压以及苏醒的时间等产生影响,而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麻醉效果很好。另外,研究组不良反应为2.63%(1/38),而参照组则为26.31%(10/38),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其安全性更高,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12):3253-3255.
[2]黄志平,楼昌,邱峰等.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脑卒中镇静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36-38.
[3]游菲,唐雷,王鹂等.运动想象训练结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9):684-688.
[4]罗亚南.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30.
[5]李冠华,王维,马涛等.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 (12):1623-1626.
论文作者:孙德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药房》2015年12月第26卷第S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时间论文; 脂肪论文; 诱导论文; 脉压论文; 心率论文; 《中国药房》2015年12月第26卷第S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