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纳入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组,并予以研究组患者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回顾分析早期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给予一般护理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设为一般组。结果回顾分析发现一般组患者接受血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2%,护理满意度为73.5%,与研究组患者的11.6%和9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过程以细节化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
1、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肾病患者也逐年增多。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代替疗法之一。但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症多、存活率低、而且血液透析过程常发生一些急性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究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该研究纳入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分析早期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给予一般护理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一般组。一般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和16例,年龄在5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9±1.5)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9.6±0.8)年。研究组患者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在4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1.3)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0.1±0.9)年。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性别比例、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对该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均事先对该研究知情,属于自愿性参与,且在参与研究前均已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2护理方法
2.2.1一般组
一般组患者采用的是一般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环境护理:定期对血液透析室进行消毒,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适宜,透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注意保持安静。②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和治疗后应注意的具体事项,如血液透析治疗前避免食用刺激性、油腻性食物,血液透析治疗后避免激烈运动等,同时定期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医院内部组织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讲座,要求患者参与,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意识。
2.2.2研究组
(1)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较长,并且脏器官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失明的情况,使患者丧失了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让患者感受温暖,主动讲解血液透析的常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血管通路护理
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是充分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广泛的血管病变,血管呈粥样硬化,动脉壁中层钙化,内膜纤维增生,致使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差,管壁厚且不平直,动、静脉内瘘血管滑脆易栓塞,给护理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应加强护理:①动、静脉内瘘的启用时间适当延迟,使静脉充分扩张,以保证内瘘效果。②穿刺时应采用绳梯法或纽扣法,穿刺部位轮流更换,交替进行,切忌定点穿刺,使整条瘘管受用均衡,避免形成动脉瘤和血管狭窄,并争取一次穿刺成功,以免形成血肿,防止感染。
(3)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容易并发低血糖,尤其是使用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时极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用量,定期监测血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可停用一次胰岛素,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血糖最好控制在11~12mmol/L,在使用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正常饮食或予补充葡萄糖可预防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时快速静脉补充50%葡萄糖40~60ml,大多数患者症状可迅速缓解。
(4)饮食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比普通肾病患者饮食的控制更严格,因此患者体质普遍较弱,一般均有消瘦及营养不良的表现,因此应加强饮食护理,患者需要早期加强营养,保证热量,食物以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若患者不注意饮食,会给透析治疗带来很大的影响,应以优质高蛋白、低质适量糖、低磷、限水、少食多餐为原则。
2.3对比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实施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
2.4数据分析方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P值<0.05时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结果
3.1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回顾分析得出一般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研究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血液透析是此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是,临床实践经验表明,若忽视治疗期间护理干预工作,可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为此,应重视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工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临床护理权威报道认为,在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对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不断提高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全面护理干预是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直接体现,也是临床执行优质护理工作的延伸。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全面护理工作强调,临床护理工作应全面兼顾患者心理、生理需要,并不断突出细节管理重要作用,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全面性的同时,也使其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仲维佳,韩旭,历艳萍,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外医疗,2014,33(14):150-151.
[2]高楠.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14(10):105-106.
论文作者:任世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