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汉语生活状况简介_中国语言论文

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国语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的中国语言生活总体上看是生动活泼的,与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步同调合。语言文字工作与文化结合,与教育结合,与信息化结合,(注:见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在2007年国家语委组成单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比过去有了更亮丽的社会显示度。语言资源的理念逐步建立,保护和开发利用国家语言资源的讨论及举措与日俱多,力度不断加大。本土语言和现实语言生活得到学界和社会的更多关注,语言研究和语言文字工作的触角正向多个社会领域伸展,语言文字问题仍不断形成社会的热点话题。海内外汉语(华语)逐步沟通协调,汉语的国际传播成效昭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的“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新世纪工作目标得到广泛认同与呼应,并获得一些国际人士的赞赏。

一 语言资源观念逐步建立

语言态度基于语言观念。若将语言看作“问题”,看作影响社会交际、人类和睦的“问题”,便会致力于语言的沟通与统一,在某地区、某多语言国家推行一种通用语,或是在世界范围内确定几种通用的大语种,甚或设计世界通用的人工语言,但对一些语言及其方言的衰落与消亡不甚关心。若把语言看作“资源”,看作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乃至经济资源,便会着力保护和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尽力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努力挽救濒危语言。

人类漫长之历史倾向于把语言看作“问题”,社会目光更多投注在语言的沟通与统一上。而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随着教育、传媒和国际社会对大语种有意或无意的倡助,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迅猛扩布,更加巩固了英语超级语言的地位,一些大语种也在力保其位,力扩其域,而世界上多数语言则面临衰落,甚至濒危,这些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也相应地衰落或濒危。不应忽视的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建造了许多语言工程,产生了一批语言产业,出现了若干新的语言职业,创造了为数可观的社会财富。由此,近年来开始重视语言资源的问题。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及其五个分中心自2004年陆续建立以来,将学界提出的“语言资源”概念提升到国家语言规划层面。中心利用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对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教育教材等领域的语言使用状况进行“实态”监测与统计分析,部分成果通过《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向社会发布,对语言生活已起了不小作用。例如: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教材编写、多部工具书(注:如王永强主编《常用汉字581》,语文出版社,2006年;许琳、姚喜双主编的《汉语800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的编纂和一些标准的研制,纷纷参考了这些数据;国家一些语言规范的研制分享了这些数据;一些出版社利用这些数据出版了新词语词典(注:如周荐主编的《2006汉语新词语》,商务印书馆,2007年;杜忠明《新词酷——171汉语新词笔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和“学千字、汉语通”等文化产品(注:如刘寿永、刘江《华夏辞》,北京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年。);海外学者也希望将这些数据译为外语。诚然,这些数据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一些开发者对数据使用得是否得当也需探讨校验,但是这些成果的开发利用对语言资源理念的社会扩散确实发挥了不小作用。

2007年9月,“国家语言资源与应用语言学高峰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海内外学者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讨论语言资源问题,促使语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学术化,成为现代语言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学者们认为:任何一种人类语言(包括其方言,包括其文字),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语言保存着人类的历史记忆,蕴含着文化创新和语言发展的基本元素与内在驱动力。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人类因之永久失去一种不可复得的语言样品,永久失去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基因,永久失去一些不可恢复的历史记忆。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度,百余年来努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国语、普通话”)以便利汉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信息交流,努力倡导外语学习以与世界沟通。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在推广普通话之时也注意发展各民族语言,对民族间语言关系处理得较为妥贴。当前,世界处在亘古未有的语言濒危高峰期,据说每两三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亡。中国的语言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维护人类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颇具意义。

2007年11月,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联合举办“中国民族语文工作成就展暨少数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展出的新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就某种意义而言也是对国家语言资源的一次展示。会上,赵沁平等领导与一些学者的发言有很多都涉及“珍爱中华语言资源,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话题。

科学保存、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华语言资源已成为当今中国一项重要、急迫而又往往不为人重视的任务。近年来,不少方言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的语言田野调查,面对语言的迅速变化及一些语言或方言的濒危,不少人士呼吁应尽快把中华有声语言记录下来,保存起来。2006年国家语委制定的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科研规划,提出要创造条件进行新世纪的语言调查,为清楚把握中国语言及其方言现状、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绘制详细的多媒体语言地图奠基置础。2007年6月29日,国家语委召开务虚会专题听取专家意见。为摸索经验,有效论证,决定先行试点。2007年11月,试点领导小组成立,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担任组长。

社会的语言资源意识形成非一日可见功效;欲变语言资源意识为社会行动更有一段长路要走。而且从语言资源角度考察一些司空见惯之事,可有新思新得。例如,地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便更改地名会造成文化资源的流失,能否在相关法规中增加历史地名保护的内容?又如,2005年我国首批公布了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注:见《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各地政府也根据当地实际设立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项目有许多须以语言文字的保护为基础,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也有直接保护语言文字本身的。(注:2006年6月,贡山县的“独龙族语言”、怒江州的“怒族‘若柔’语言”和耿马县的“傣绷文”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我国各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先河。)毋庸讳言,人们对语言文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自觉。推而论之,从语言资源角度进行国家语言规划及开展相关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究。

二 语言生活愈来愈受重视

国家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语言问题,需要通过语言规划来科学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语言生活的和谐与活力。这就需要关注语言生活,研究本土语言和语言生活,并为解决语言生活问题提出有效对策。近些年来明显感到,现实语言生活正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商务印书馆和新浪网,三家连续两年在网络上开展“用一个字一个词描写中国与世界”活动,得到了网民和社会的热烈回应,“和谐”及与民生、环境相关的词语(如“炒、涨、民生、乱、油、石油、全球变暖”等)成为首选。这一被俗称为“词语盘点”的活动让人们细细品味母语的奥妙,回眸品悟语言生活和社会现实。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多年来持续开展流行语研究与发布活动,也体现了对语言生活的关心。词语盘点和流行语发布近两年来有多个行业和网站起而效尤,成为年终岁首语言生活的一大看点。

语言生活的传统问题持续得到关注,如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普通话与各族语言的关系,母语与外语的关系等;如简化字与繁体字问题,汉语拼音的应用问题,双语教育问题等。更需提及的是,过去较少关注的一些新的语言生活也春潮般涌入视野。例如:

2.1 移民语言问题

近20多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外出和大型工程建设,神州大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潮。移民潮加速了普通话传播,移民的语言观念发生了或显或隐的重要变化,同时对语言资源保护也提出了新课题。

工程移民的语言情况有自己的特点。例如三峡工程移民,截止2007年下半年,已搬迁安置移民128万。从迁入广东、江苏两省的三峡移民的语言状况看,他们日常交际仍主要使用原方言,“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但对外交往使用带有浓厚口音的“地方普通话”。移民现象早已有之,客家话等许多方言的形成就与历史上的移民有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上世纪50年代的戍边移民。北疆地区主体交际语言是“准河南话”,移民的第二代会说“准河南话”者也高达83.3%,可以预见“准河南话”会在这里保持较长时期。南疆地区的交际语言主要是带新疆味的普通话,移民的第二代85%以上不会讲父母方言,原因之一是他们幼年接受了上海知青老师的普通话教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移民语言生活过去较少关注,研究这类现象对于制定当今移民的语言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2奥运会和世博会的语言服务

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举国同庆、举国参与的大事情。在奥运会和世博会上,既要做好语言服务以方便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人,又要利用机遇展示中华悠久的文明和丰富的语言,满足海外宾客了解中国之需求。奥运会和世博会的语言规划,既循国际惯例,体现语言平等,又应充分显示中华特色。

北京奥运会语言环境建设有新进展。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提供中、英、法三种语文服务,在所有奥运场馆及相关大型活动场所提供55种语言服务,语言服务志愿者达5000人次。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特别推出《跟福娃学外语》栏目,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联合相关单位组织了系列活动,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形成规范体系,北京市各类重要公共场所更换或新增英语标识牌247608块。

上海世博会早就重视了语言规划问题。2007年12月发布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设计理念融浸了中华元素。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目前开通了中文版(简体和繁体版)、英文版和日文版三种版本,《上海世博》杂志是中英双语合璧。上海世博局计划为世博会招募志愿者十余万众,目前报名人数已达1.6万,参与筹办工作及从事翻译、文字等语言服务者约500人次。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筹备表明,语言服务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不可小视。

2.3 手机语言问题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标志着手机短信诞生。我国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业务,现有手机用户5亿多,普及率41.6%。2007年中国手机用户发送短信5921亿条,手机已是名副其实的“第五媒体”。普通话是手机短信主要使用的语言,使用方言旨在追求幽默、调侃的效果。2004年我国推出首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手机,拉开了民族语言手机短信的序幕,之后得到多方重视。手机当今可传递多种信息,报纸、天气预报等都在纷纷开发手机版,手机短信语言成为语言生活的新内容。与之相应,手机输入法的改进、手机字库标准的制定、手机字体显示的人性化、手机功能的深拓宽展等等,成为语言文字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2.4 跨境语言问题

我国有30来种跨境语言,从某个角度看,其中有些语言又具有外语性质,比如朝鲜语、蒙古语等。了解跨境语言状况,帮助有关人员学习和使用跨境语言,国内外同种语言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协调,对富边睦邻及国家安全具有突出意义。有些跨境语言拥有一定数量的海外学习者,如藏语、蒙古语等,应为这些海外学习者主动提供帮助。

2.5 港澳台语言生活

港澳台语言生活是中国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澳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多言多语”生活。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应支持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以便这里的人民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共同分享信息和语言权利;同时也要保障多言多语的和谐共处,让这些语言或方言在不同生活领域里各得其所、各展其长。香港最近还考虑到在港外国族裔的语言教育问题,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在港族裔制定《中国语文课程补充指引(非华语学生)》做准备。

近年来台湾的语言生活风云多变,很值得观察品味。当局“去中国化”的政治谋略在语言政策上表现得淋漓尽致。2007年,台湾教育当局委托“台湾历史学会”对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各种版本教科书“不当用词”进行过滤筛选,得5000余条,如“国父、国画、国字、国剧、中日(甲午)战争、两岸、台湾地区”等词。台湾教育当局随即函转各教科书编纂出版者,作为未来编辑时参考。开展数年的所谓“正名”活动2007年更为频繁,将“中华邮政”更名为“台湾邮政”,将“中国石油公司”更名为“台湾中油公司”,将“中央银行”的英译由“CENTRAL BANK OF CHINA”改为“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等。上述等等做法扰乱了台湾语文生活,损弃了传统文化,不利于族群团结,浪费了大量资财,遭到岛内学者、单位和民众的批评与抵制。

语言生活的研究需要研究机构。2007年,一些研究语言生活的新的学术机构相继建立。如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南京大学共建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与鲁东大学共建汉语辞书研究中心,河北大学成立了现代汉字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成立了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了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等。特别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持续多年对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教育教材等语言实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向社会发布多种实态数据报告。中心对依照一定原则搜集的2007年12亿字符的语料进行统计,得到许多重要数据,例如:

2007年12亿字符的语料中,出现汉字字种10123个。以字频排,前595字覆盖语料80%,前964字覆盖语料90%,前2394字覆盖语料99%。这同过去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比较,收字数量和收字种类都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要求应根据当今用字情况对这两个字表进行修订。

2007年12亿字符的语料中,出现词语种数2301553个。依词频排,前12676个词语覆盖语料90%。这些高频词共使用了2705个字种,占被统计语料的字种总数的26.72%,平均词长为2.003个汉字。从这230多万词语的词性看,名词最多,占98.27%,其中96%以上是人名、机构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及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动词占0.78%,形容词占0.24%,其他类词合占0.11%。实态语料的统计一再表明,专有名词是语言运用中最常见的词类,是语言信息最主要的负载者,是语言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应作为语言学和相关科学的重要对象,应加强对专有名词的研究。

比较2005-2007三年的语料统计结果,会发现字词使用有若干变化,但是高频这一段差异不大,“千字万词”大约可以覆盖语料的90%左右。虽然当今语料库建设和语言统计技术还有一定局限,但是这些数据对了解语言生活已起作用。鉴史察今,“千字万词”可以认为是现代汉语用字用词的关键量级。这也显示用现代信息手段研究语言的重要性。

三 领域语言状况引起自觉关注

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社会领域也都有每个社会领域的语言生活,包括语言文字的使用特点及现况、需要处理的语言文字问题、需要制定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范等。譬如:邮政部门常为许多信件不能准确投递伤脑筋,这些被称为“死信”的信件不少是因语言文字造成的,如信封上字迹辨认困难,或是地址、收信人姓名书写错误等等;电影电视字幕中的错别字常常引来观众的不满或耻笑,然而这种现象却顽疾般存在。各社会领域语言运用得好坏,语言问题解决得妥否,常常影响这些领域的社会秩序和工作质量,影响到社会语言生活是否和谐。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呼吁要大力开展领域语言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各领域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而提出在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的基础上还应分领域进行语言功能规划。天津、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市的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正考虑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语言的培训与测试,使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更加切合生活实际。有些大学学报开辟了领域语言研究专栏(注:如《长江学术》《江汉大学学报》等。),《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在促进社会关注领域语言生活方面更是发挥了积极作用。

3.1 教育领域

教育是提高母语水平的基柱,是传承母语文化的命脉。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与修订,伴随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激烈论争,发现了母语教育的许多问题,力图使语文从应试教育中走出,由侧重母语知识向侧重母语能力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帮助学生过好现代语文生活。“高校母语教育”(习称“大学语文”)50余年来第三次再获重视,不少出版社组织班底编写各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许多大学都在开设或准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力图通过大学语文帮助学生继续提高母语修养,强化母语文化的认同。当然,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关于语文教育的性质还争论不断,怎样有效提升母语水平还需在实践中探索。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依照语文新课标出版的小学、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得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数据。例如:课文以散文为主,占76.55%。课文中现代文占85%,文言文占15%。这些课文使用汉字字种5069个,四套教材都用到的字有3590个。依字频排,前1164字覆盖全部课文语料的90%,前1712字覆盖95%,前2500字覆盖98.21%,前3500字覆盖99.60%。课文出现的词语种数为50670个,四套教材都用的词语有10460个。依词频排,前3320条词语覆盖全部课文语料的80%,前9101条词语覆盖90%。这些数据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不一定具有广适性,但由此已可看到些语文教材的特点。例如,“千字万词”也大约可以覆盖课文语料的90%,与大众语言生活的用字用词情况相近。再如,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用字差异较小,用词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语文课标对字量有较明确的要求,对词量要求不明确;也可能是课文编选没来得及审慎考虑语言因素。

3.2 大众传媒领域

广播电视是普通话语音的样板,在普通话推广和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方面起着榜样与“教师”的作用。近几十年来普通话快速推广、新词语快速扩散,广播电视功不可没。2007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结合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活动,提出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规范,提倡语言美,净化语言文字环境。2007年春节文艺晚会开播之前,中央电视台还邀请《咬文嚼字》杂志社派专家协助“春晚”剧组在语言文字方面把关,成效明显。

网络是新兴的大众传媒,网络的力量无可估量。根据语言使用特点,大致可把网络分为网络新闻、博客、BBS三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2007年规模为24亿字符的网络语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新闻的语言使用与一般媒体小异大同,但是博客和BBS的语言却有较多个性。从用字上看,网络新闻出现字种9353个,BBS出现12326个,博客出现12995个。显然博客用字最多,BBS次之,它们都较多超过了一般媒体的用字量。从字频看,前625字覆盖网络语料的80%,前1059字覆盖90%,前2777字覆盖99%,这说明网络用字不如一般媒体用字集中。细看BBS,最高频段字种量较少,具有“高频用字集中、低频用字分散”的特点。从用词上看,网络新闻的词语种数为1353754个,博客为587585个,这说明网络新闻的社会表达面远远高于博客。网络新闻和博客共出现词语种数1679708个,约为一般媒体词语种数的70%,这说明网络对社会生活的表达面当前还赶不上报纸等传媒。

3.3 法律语言

法律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等,是社会语言生活的重要领域。法律语言状况直接关系到立法质量和司法公正,牵涉到包括语言权利在内的公民法律权利,关系到国家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大政方略。为保证立法的语言质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于2007年7月成立了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分别被翻译成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保证了少数民族的法律语言权。在司法领域,许多地方都在进一步制定司法语言规范,这是值得关注和鼓励的。

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都面临着法律语言本土化的课题。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从1989年开始便成立了法律翻译办公室,有计划地将葡文法律译成中文,编撰了《葡中法律词汇》,积极培养法律双语人才。澳门虽然至今尚未能用中文立法,但是到2007年不仅“五大法典”都有中译本,几乎所有的法律条文也都完成了相应的翻译。在2005-2006年间,终审法院以中葡双语或中文制作的合议庭裁判、决定有30宗,占本年度审结案件的79%。当然澳门和香港要解决好法律语言翻译技术问题,实现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本土化,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

3.4 科学技术术语

科学技术术语构成了科技领域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术语规范对发展科学技术、丰富社会语汇、传承思想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以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新组建了7个学科分委员会,涉及经济贸易、经济学、环境、畜牧兽医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术语开始受到关注。至今分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已达70余个,参加审定的专家达3000余人。2007年公布了通信科技名词2104条、生态学名词3414条、免疫学名词1727条。截至2007年底,出版名词汇编79部(含第二次审定出版的名词)。经多年努力,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与统一工作稳步开展,已完成对照统一工作的学科有20余个,出版了9册两岸名词对照本。2007年还确定以“”作为第111号元素Rg的中文定名。

科技术语工作还面临许多值得重视的课题,比如:国际术语的本土化,本土术语的国际化,中国传统科学(包括少数民族传统科学)术语的梳理与翻译,人文社会科学术语的规范化,科技术语专门人才的培养及学科设置等等。随着许多科技术语快速进入日常生活,使当今的语言生活呈现明显的“百科化”趋势,术语规范化对大众语言生活也在发生重要影响,例如“嫦娥奔月工程、堰塞湖”中“奔、塞”(注:“奔”是读bēn还是bèn,“塞”是读sāi、sài还是sè?)的读音,就有不少人为之困惑。

3.5 社会服务领域

社会服务行业是语言使用的广阔天地,职业性质决定了应根据对象使用服务语言。例如我国民航业,在以普通话为基本服务语言之时,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服务这些年有明显发展。在西藏、新疆等航线上的多家航空公司招收少数民族空乘人员,并使用藏语、维语等多语服务。2007年海峡两岸春节包机,厦门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都提供闽南方言服务;南方航空公司挑选会讲闽粤方言的空乘人员,定制方言类歌曲节目与欢迎致辞。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除使用普通话、英语双语广播外,还根据情况推出韩语、日语服务。许多机场比较注意多语种多文种服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都注意了多文种服务。

国内的火车交通服务,一般都使用普通话,但是青藏铁路则使用多语种多文种服务。列车内、车站上的指示牌,一般都有藏文、汉文、英文三种文字;车站和火车上的播音,有些车站根据情况使用其中的两种语言播音,有些使用普通话、藏语、英语三种语言播音。

涉外集贸市场是需要多语种服务的场所。就北京秀水市场的情况看,导购员之间交流主要使用普通话,有时用汉语方言。接待国外顾客时,99.5%都使用英语,其他使用语种依次为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导购员大都能说几种简单的外语词句,甚至可以简单应用十几种外语词句。

在社会服务中,语言使用不看对象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如电话咨询业务、酒店电话服务、商品上的文字及商品说明书、街道和道路标牌、商店牌匾等等,大量存在盲目使用外国语文的现象。这些盲目行为,损害了国人的消费知情权,也伤害了国人的母语感情。

当然,许多社会领域的语言生活人们还缺乏了解,许多领域还缺乏明确的语言规划意识,一些领域的语言规划也需要细化和修订。做好各领域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服务,绝非一蹴而就之事。

四 一些语言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语言生活的波澜变化会在一定时期形成若干涡漩般的热点话题。有些热点是社会良性发展的表现,应及时把握,促其升温;有些热点是社会“问题”的表现,需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社会损失,甚至带来社会危机;有些热点对社会来说或许是“中性”的,但也需要关注,巧妙引导其向良性方向发展,避免负面转化。总之,不管是何种性质的语言生活热点都需及时关注,认真研究,适时提出有效对策。近十几年来,社会发展变化迅猛,价值观多元并生,语言生活热点也形成快、形成多、热度高。因此,急需加大对语言生活热点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

4.1非英语外语语种热

外语教育中出现了非英语语种(俗称“小语种”)热。“热”之表现主要有三:一日报考热。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报考“小语种”人数比往年增长五成甚至一倍。二日招生热。2006年全国高校新设非英语外语专业20个,招生语种已达43种。三日培训热。近年来,一些专门从事“小语种”教学的培训机构纷纷出现。如北京暑期“小语种”培训班招生数量,2007年比2006年增长近30%。目前列为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的非英语外语语种,有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8种。哈尔滨市“小语种”培训学校就有20来家。

非英语外语语种热,在于中国外语服务的需要和国际经贸活动空间的拓展,也是过去外语语种教育单一化导致的后果。据称美国开设的语种有153种;丹麦要求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七年级时必须学习第二外语(德语、法语任选),九年级时自愿学习第三外语。至少掌握两门外语是丹麦学生升入高中的必备条件。外语也是国家重要的语言资源,我国是英语学习的大国,但从语种角度看却是外语资源贫乏的国度。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好外语语种规划,调查我国拥有外语专才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非英语外语语种的教育。

4.2虚假广告

语言虚假的广告是2007年我国广告语言的热点。2007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对虚假广告强力曝光,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及一些地方政府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

从语言学角度看,虚假广告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失真、格调低俗、言语失范等。许多名人代言的广告,语言名不副实,如某种减肥茶、某种不粘锅等;就商品类型看,语言虚假广告主要发生在保健用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广告中。广告新闻网开辟“虚假广告”栏目,2007年(截止到11月)该栏目收录有关虚假广告250来条,涉及保健用品、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机构等方面约为60%。2007年(截止到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违法广告,保健食品类13776条次,药品类49545条次,医疗器械类2778条次。这些违法广告绝大部分都涉及到语言虚假、格调低俗等。此外,广告语言使用不合法律规范和语言习惯者有之,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者亦不在少数。

广告传播各种商品的真实信息,同时也有传播典雅、精炼语言之功效。广告是向社会普及科学常识、生活知识的学校,也是语言智慧的广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须负起应当担待的社会责任。

4.3 新词语

新词语(包括词语的新意义)比任何时候都产生得多,传播得快。因为社会发展迅速、文化交流频繁、思想观念活跃,因为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大有提高、传媒手段多样快捷、交通通讯空前发达。新词语或只是昙花一现,或经过语言实践进入到大众词库;或在小范围内使用,或瞬间传遍五湖四海,成为社会流行语。新词语构词上,或是符合汉语的传统习惯,或是用字母、数字等特殊方式,如“K客吧、U盘寄生虫、3之3幼儿园、π型人才”等,乍看起来不那么顺眼。新词语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会对它的看法有褒有贬。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2006》向社会公布了2005年产生的经严格挑选的171条新词语,立即引起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回应。贬者认为:这些词语面目陌生,不知其义;没有经过时间考验,不能轻易承认其词语资格;由政府部门公布,这些词语进入教材、考试题目怎么办。褒者认为:新词语是语言生活的实态,应当让社会了解这种实态,掩目不见,仍然存在;记录新词语,就是记录时代的历史,记录语言的历史;词语是个大课堂,通过新词语可以了解许多新事物新观念;语言具有自我调节机制,有用之词自会存留,无用之词自会淘汰。一时间聚讼纷纭,热议不断。怎样看待新词语,是否应向社会公布新词语,以什么样的方式、由什么机构向社会公布新词语,的确是2007年的热点话题之一。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采用计算机半自动提取的方式对2007年度新词语进行调查,根据“公众语感”及若干操作准则进行人工干预,并在新浪网上广泛征求网友意见,最后得到254个新词语。这些新词语表现出的特点有:第一,多字词语占优势。其中三字词语占37%,四字词语占28.74%,两者合计超过65%。第二,大量使用词语模类推构词,词族化表现明显,如“爱邦族、帮帮族、毕婚族、晒黑族、晒卡族、代排族、试客族、拒电族、掏空族、考碗族、懒婚族;嚼吧、爽吧、眼吧、熨吧、K客吧、手工吧、自驾吧;绿客、淘客、试客、职客、群租客、刷书客;翻新门、国旗门、女友门、歧视门、违法门、艳女门”等。运用较多的类后缀有“~族、~客、~奴、~友、~门、~吧、~日”等。词族化的新词语占27.55%。第三,名词性词语最多,占90.31%。用计算机自动发现新词语,还有许多技术难点。攻克这些难点,不仅对新词语研究大有裨益,而且语言信息处理的“雪线”也会消融上升许多。

4.4 汉语国际传播

汉语国际传播是持续多年的社会热点话题。2007年11月国家汉办发布《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依据,为衡量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提供依据,并可作为国际汉语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的参照标准。规范标准建设应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工程。

2007年3月30日,国务院学位办下达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接着成立了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批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试点院校已有24所,计划招生1000余人。2007年由188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来华留学人员达19余万人次,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544所高校及其他机构学习。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居首位,占72.47%。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达到10515名。来华留学生数量、生源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均为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

孔子学院自2004年开办以来,全球已有210所,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还有61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已开办的孔子学院教职工达1000余人,开设汉语课程1200多班次,学员4.6万人。有4000多名志愿者到42个国家从事汉语教学。2007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来自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代表相聚北京,共商大计。

世界是否出现了“汉语热”,怎样根据各国国情传播汉语,怎样办好孔子学院,妥善协调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的关系,科学处理汉语国内推广和国际传播的关系等等,各界人士也有不少建议。

社会的语言热点话题,有些年年更新,有些持续数载。关注语言生活舆情,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方法发现热点,科学分析热点产生的原因,评估热点的社会影响及未来走向,及时提出有效对策,是现代语言生活向职能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五 余论

就民族和国家的层面看,古往今来人类关注的语言话题可以概括为三:语言“问题”,语言资源,语言权利。“谈论”好这三大话题,既要有本土意识,又要有国际眼光。所谓本土意识,就是充分尊重本国语言研究的传统及成果,充分了解本土语言生活实况与问题,努力促进本土语言生活的和谐。所谓国际眼光,就是全面了解国际语言生活及其语言规划状况,站在国际参照点上观照本土语言生活,同时还要重视本土经验的国际化,为人类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之参考篇,就是有意识介绍国际上的一些情况,意为关心中国语言生活者增添些国际眼光。

标签:;  ;  ;  ;  ;  ;  

2007年汉语生活状况简介_中国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