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误操作;危害;对策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电气误操作作为一项非常重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危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寿命及人身安全,严重时还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电气误操作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而且事故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因此需要针对变电站电气误操作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有效的避免电气误操作行为的发生,确保变电站安全的运行,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1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危害
1.1人身伤害
一旦出现电气误操作事故,通常伴有致命性伤害。甚至,在停电状况下,电气检修人员误将电流送入工作地点,会引发人员伤亡。
1.2电网瓦解与设备损坏
在事故处理或电气倒闸过程中出现误操作问题,会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恶性误操作事件,不仅会导致设备损坏、供电中断,还会导致事故延迟处理、事故扩大化,进而导致电网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
2造成电气误操作的主要原因
在变电电气操作过程中,误操作是变电电气事故发生最为主要的诱因,其发生的原因绝大部分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有关。
2.1操作技能水平低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改造应用,对运行操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运行人员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要求运行人员对控制系统的设备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进行认真学习。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运行人员在上岗培训学习过程中,没有按照培训要求认真丰富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对变电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的领悟不到位;对安全运行操作工作应具备的安全技术措施、设备的使用要求不清晰;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不清楚;对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要求不熟悉,不能很好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操作配合顺序以及倒闸操作的技术要求原则等,致使在实际运行操作中盲目工作,出现电气误操作事故。
2.2运行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高
在电气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电力安全运行相关规范制定相应的操作票,并按照操作票上的项目逐一进行操作。由于平时没有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有些运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责任心不强,常常马虎大意操作,造成操作中出现漏项、缺项等问题,如对日常简单操作的原则不以为然,乱拉乱接接地线,并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制度要求认真记录临时接地线的信息,导致操作完成后忘记或遗漏拆除接地线,在设备重新投运过程中造成短路等严重事故;有的运行操作人员自我经验主义较强,随便更改操作票上的步骤和操作项目,引起严重的电气事故。在运行倒闸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关的监督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监督工作,这就要求监督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督人员的不积极的工程态度也是造成电气误操作另一因素。
2.3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良
运行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晰明了的操作头绪。有些操作人员由于疲劳或带病上班,造成工作状态低迷,在操作过程中思绪混乱,对操作所需注意的事项和要求没有认真领会就慌乱操作,造成误操作事故发生。有的工作人员心理素质不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外部心理影响因素带入工作中,造在操作时,精神不集中,容易造成误操作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防止变电站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对策
3.1制度的完善
电力企业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相关规程制度进行完善,有效的提高操作的准确性,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对于当前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操作人员培训工作,并进一步对制度进行完善,从而达到设备、技术和制度之间良好的匹配度。同时还要合理制定倒班制度,使操作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在工作时保持充沛的精力。做好交接班时的各项工作,要关心运行人员的思想变化,帮助其排忧解难,使其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操作监护制度,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票进行,并提前对电气设备危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建立健全事故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充分的调动操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效的避免违章操作事故的发生。
3.2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素养
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使其不断的充实自身的知识,并在操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认真、细致、严谨。具体操作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票进行操作。通过培训努力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对处理事故的能力,一旦出现误操作,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的防范事故的扩大。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防误操作措施,强化安全管理。
3.3新设备的应用
在变电站内,由于一些电气设备运行时间太长出现老化,从而不能有效地反应,新设备的使用将有效地减少这个问题的出现。例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SF6开关,GIS组合电器,真空开关等设备。
3.4做好危险点控制工作
危险点即事故诱发的安全隐患,如果在日常运行中不及时防范、治理危险点,则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若提前对危险点进行控制,事先预测、分析,就能“化险为夷”,消除危险点隐患,提高电力运行安全。在变电站日常工作中,要结合人员情况、设备状况、任务情况以及作业环境等因素,查找人为性误操作的因素,并结合相应规章制度与成熟的工作经验,制定全面的控制措施进行预防,从而彻底消除危险点。需注意,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危险点是根据操作环境、操作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危险点的动态观察,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重难点,指的是由一种运行方式、运行状态转化成另一种运行方式、运行状态。变电站主接线情况、电网运行方式、自动装置配置问题以及继电保护器等,都会影响到倒闸操作的环节与步骤。这就需要变电站工作人员结合典型的倒闸操作,针对性分析不同操作流程的危险点,总结经验、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从而更好地指导变电站工作。
3.5完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加强管理
在变电站内,由于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运行时间太长出现老化,从而不能有效地进行误操作闭锁,在目前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多为电磁锁、机械锁、微机锁,由于变电站的电磁干扰严重,个别的环境腐蚀严重,很容易出现闭锁装置不灵活,延误了操作时间,维护工作困难,使用很不方便,在个别情况下,工作人员为了求便捷,强行解锁。因此,需要及时对失效的防误动闭锁装置进行修理或者更换,加强工作人员对防误动闭锁装置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的了解,掌握必要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重视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发生误操作的原因虽然较多,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误操作的发生仍存在着必然性,其关键在于值班员的人为控制。变电值班员只有深入研究事故的产生原因,掌握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提升自身的操作知识与水平,学习掌握新技术并能够应用于变电站的防误工作中,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俞功学.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危害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217-217.
[2]陈云海.变电站电气误操作分析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7(24).
[3]保善文.变电站电气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190-190.
[4]张程文.探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智能城市,2017(02):268.
论文作者: 苏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操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气论文; 人员论文; 事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