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证教学的效果,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强化专业建设。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教学实践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电气专业人才显得特别重要,这个问题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所以,高校的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社会的需求,强化专业建设,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1.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社会需求和人才的培养
电气自动化是传统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学科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持续增加,并且对本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实现此专业的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对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教学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国内的电气工程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电气工程还需要实现技术上的进步。而电气工程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国内具有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人才还非常缺乏,许多系统工作还是依据国外的技术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工程项目相对较少。所以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快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促进电气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
2.电气自动化专业实施改革的必要性
2.1不注重学生存在的差异性
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兴趣爱好也存在差异,所以学生的成绩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大学生在电气自化课程时,感觉到困难,电气自动化和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存在直接的关联,由于的基础知识的薄弱,学习效果不好。一些同学不喜欢学电气自动化,对于问题没有兴趣去研究。而原有的电气自动化教学通过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因此教学方法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部分具有潜力的学生难以得以发挥。
2.2 不注重思维的培养
要理解和掌握知识,要有相关的思维。学生对于知识通过分析研究要总结出规律,规律存在于相关知识中,因此需要有电气方面的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的方式加以提升,学生具有形象思维后,在遇到电气问题时,会通过形象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象思维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形象思维能力。但是在电气自动化课堂的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所以表现出学习能力的不同。。
2.3 不注重知识的实践
形象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教学时,将电气知识独立于其它学科和其它领域,学生掌握的电气知识存在片面性,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际,因此学生虽然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应用不知道如何使用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2.4 教学实验存在的弊端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是多学科、多种技术的融合,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当前的课程实验教学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提升教学的效果。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涵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要求有多种实验设备。虽然许多教学仪器厂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发多种教学实验台,但是实验平台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实验平台缺乏综合作用,许多综合性实验难以完成。
3.基于实验的电气自动化教学建议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升,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的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设计中,实验的内容要以教材为出发点,但是可以对教材内容有所改进,提升教学的效果。实验不能完成照搬教材内容,没有了新意,缺少创造性,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实验是实践课程,在实验过程要尊重科学,也要有所突破。在实验任务的分配中,可将实验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生完成,这样学生的实验任务会存在差异,学生地感到有新意。
在“ 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程进行实验前,教师要对实验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系统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熟悉实验环境,学生可以结合设计题目和实验条件自主完成实验设计。比如,针对防盗报警的实验,需要进行编程设计。学生要分析防盗报警系统的使用环境,分析系统的硬件配置方式,建立起编程的思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应用到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强化了理论知识,并增强了动手能力。
4.“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程教学的关键点
实验教学是课本教学内容的深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目标而使用的方法。教学方式要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方式确定的过程中还要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状况、教学课程和教学要求,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采取科学的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要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4.1 引起学生的关注
好奇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会不断提高,学生们会主动参与实验,学习的效果可以提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不断提高,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知识,学习的效果可以保证。由于具有探索心理,学生们会主动钻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实验中,教案的设计要立足于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这样学生们才能有学习的乐趣。学生们在探索过程中,会关注实验的结果。
4.2 激发学生的热情
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精神,所以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实验的教学中要要调动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设置一些课题让学生们去寻找答案,教师起着指导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提高。比如对于一些“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主动进行实验,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成“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实验的主体。改变过去实验中以教师和学生没有互动的局面。
4.3 课题的合理选择
在课题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实现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的操作水平有了提升,实验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课题的选择非常关键。课题的选择要合理。问题如果太难,学生们会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如果太简单了,就缺少了探索的过程。要考虑到问题的设置需要让学生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掌握什么原理。
5.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当前形势下,要主动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标准,不断创新实验课。在实验课的探索中,要有所创新,有所变革。通过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光,张天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16(3)
[2]张春玲,李富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6(9)
[3]韩忠贤,欣平.构建面向2l世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8)
[4]郑家吉,冯兴武.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0)
论文作者:张赫哲,吴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学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学生们论文; 课程论文; 技术论文; 专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