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论文_常晓

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论文_常晓

(广州市恒运电厂 广州黄埔 510730)

摘要:电气继电保护在电气系统中是保障其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但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电气设备数量的增多,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给其了很大的压力,也提高了对电气继电保护的设备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电气继电保护的重要性,阐述了在电气继电保护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最后分析了相应电气继电保护的一些维修技术。

关键词:电气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维修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几乎全面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与民众的生活变得密不可分。然而在我国,电力系统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日常生活中电力问题还是会时常出现,这对于民众的人身安全以及用电安全来说都是很大的隐患。电力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的紧急保护系统。如何处理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以及掌握简单的维修技术,是每一个民众关心的话题。

1电气继电保护概述

1.1简述电力继电保护。

电气继电保护指的是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转中发生故障时的保护系统,当电力设备以及线路出现问题时,保护系统就会给出预警信号,同时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器会出现跳闸,以此来避免危险继续扩大,避免发生事故。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监测还有控制。我国现有的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型,其构成零件包括CT、线圈、继电器、信号指示还有跳闸控制等。二是微机型,增加了微机保护装置,功能更佳。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普遍使用的是微机型电气继电保护系统。它相对于传统型而言,更加稳定,故障较少,更加灵敏,对故障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1.2电力继电保护的基本特性。

1.2.1灵敏性。

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灵敏性指的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快速、及时地判断出故障线路的位置并进行断电保护。同时根据故障的类型使用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低功率的单双向短路和高功率的三向短路。

1.2.2稳定性。

使用电力继电保护的意义在于保持电力系统平稳顺畅的运行,因此,电力继电保护需要有相对于电力系统更加高的稳定性。如果电力继电保护出现了故障,整个电力系统就处于无监管的状态,很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2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

2.1接触不良。

接触不良是一种很常见的故障,它主要是因为在电力系统工作时,电压互感器会一直处于运行状态。长时间运行加上本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很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互感器的二次中线点接触不良时,会导致二次接地与地网一同造成电压叠加,电力过大,使得电力继电保护系统误判,出现跳闸的情况。这种故障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往往出现于家庭以及小型电路中。

2.2 设备质量材料问题。

在众多的电气继电保护故障原因中,设备质量问题是出现得最广泛的。随着我国电气领域的发展,继电保护相关产业也越来越多,许多品牌为了获取短期利润不顾社会影响,大量的销售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而且往往采用薄利多销、恶性竞争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产品的质量问题就很难保证。同时继电保护设备往往是大批量流水线的生产,同一批次中也会出现质量不过关的产品。

2.3 回路断线及短路。

当回路断线短路情况出现的时候,会使整个电力系统回路在负载力大量增加的同时增加电流值,往往会导致线路断裂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经常是维修人员粗心大意之下将电路两级触碰,造成闭合回路,引发短路现象。

2.4 外界干扰。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使用了新型的微型继电保护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电力继电保护系统来说工作稳定性、灵敏性有了很高的提升,但是在应对外界干扰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电力继电保护系统在工作中经常会受到天气、通信信号、电压幅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电力继电系统出现故障。

2.5 隐形故障。

隐形故障是电力继电保护相关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之所以说是隐形,是因为它往往在日常检测中难以检测出来,而随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导致某些问题出现造成大面积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故障解决后,往往会导致电力系统的全面改变。这一故障因其难以检测、危害大等特性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3电气继电保护的维修技术

3.1直观法。

直观法是一种在生活以及常规修理中都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人们对故障设备的直观观察来对具体故障部位进行定位,一般适用于家庭日常电路修理中,人们缺少相应的电路故障检测设备,不能对整体电路系统做检测的情况下,只能依据经验去进行分析。具体做法是对电力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硬件老化以及损坏的部分,如果发现有发黄或者烧焦的地方,及时进行更换,看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要注意的是在运用直观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关闭所有电源,合上闸刀,防止触电或造成线路短路等其他问题出现。

3.2 替代法。

替代法是机电保护维修技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对微机装置故障的解决实践中。其工作方式为:当一个地方的电路系统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通过检查发现是微机装置出现了问题,就可以通过替代法,用新的运行良好的微机对其进行更换,取代旧微机继续工作。在进行替代法的时候,要注意更换的微机与旧的微机必须保持型号上的一致,在进行更换后,对完成线路的对接工作检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有无其他问题。

3.3拆除法。

拆除法是一种很有效的电路故障排查以及解决故障的方法。当维修人员在应对复杂电路时,找不到故障所在,不能很好地解决故障时,就可以运用拆除法。对于并列电路来说,各电路之间相对独立,拆除一条不会对其他电路产生影响,因此,维修人员可以对故障可能存在的线路进行预估和拆除,如果其他线路都运行良好,说明找到了故障所在,如果整体线路还是有问题,就再次进行拆除,这样可以很好地找出故障所在。对于串联电路来说,各部分是相连的,检修人员如果找到了问题所在,为了防止问题扩大化,可以对线路进行拆除,将故障排除之后再把线路连接,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3.4 参数对照法。

参数对照法是用来解决继电器数值异常问题的方法。在对线路以及其他各方面进行排查之后并没发现故障,这时可以对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数值进行检查,当数值出现异常时,说明是继电器内部出现了问题。继电器的每一项数值都有一个安全范围,其指数是固定的。当发现有一数值超过了安全范围时,可以对通过与正常工作的继电器在相同情况下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看是否是问题所在,参数对照法可以快速地找出继电器故障的部位,为下一步的维修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3.5短接法与断开法。

短接法和断开法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在解决闭合类检测问题项目中,例如刀闸操作和电气闭锁。前者的工作原理具体是,通过使用短接线,对故障可能存在的电路的某一部分进行断开,检查判断是否正确,故障是否存在其中。如不在,对其他线路施行短接法,通过大量的排查缩小范围,找到故障所在。而断开法与短接法正好相反,是通过不断地将某一回路断开来验证故障的所在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和民众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电力安全的问题也越发关注。电气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电力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对其的维修和检测固不可少。但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新式电气继电保护设备的研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解庆东.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04):145-147.

[2] 娄欣杰,毛文沛,朱书军.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166.

[3] 陈超.浅析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7(34):46-47.

论文作者:常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论文_常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