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虚拟经济产品”对美国经济的影响_低碳经济论文

低碳“虚拟经济品”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经济论文,经济论文,低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0)04-0064-09

在奥巴马的强烈倡议下,美国政府一改布什执政时期对于《京都议定书》的不合作态度,美国国会于2009年6月26日通过了美国历史上首个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简称“ACES”),以创造就业、减少石油倚赖、并为主导“低碳游戏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2009年末闭幕的哥本哈根大会已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推向了高潮,中国总理也在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了庄严响亮的承诺。未来的国际竞争很有可能成为低碳经济的竞争,节能减排、控污环保、新型能源等一系列的新技术的新制度必将应运而生,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从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等广义的角度看,“低碳经济”可谓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继“网络泡沫”和“次贷危机”后所推出的又一大“虚拟经济品”。这个“虚拟经济品”,广义上看是新型的国际经济“制度品”,狭义地看则是新能源技术等“智能品”。在世界经济重建的进程中,“低碳经济”既是美国“再工业化”的需要,也是美国扬长避短、扬己抑人的新的制度设计。它不仅将给中国等后起工业国带来巨大的政治压力和经济代价,而且也会给美国的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控污等高新技术创造空前巨大的市场和利润!新兴工业经济体都正处于工业化前期,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已完成工业化并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美国实体经济对传统能源的倚赖已经降低了一半,而中国印度等后起工业国却正迫切加倍需要,而同时更缺少低碳经济所要求一系列高新技术。

本文拟就美国在世界经济重建进程中所推出的这个“虚拟经济品”对美国经济的各方面的影响及其所形成的潜在利益,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探讨。

一、“低碳经济”将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房地产业已不能再像2005年以前那样,继续作为其GDP增长的主要引擎了。美国迫切需要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以拉动经济走出低谷并争创未来繁荣。尽管重创之后的美国经济目前已复苏转暖,但其就业、信贷、消费、投资等各方面的指标都依然疲弱。不妨先用总供求模型,鸟瞰一下低碳经济的拉动作用。

根据总供求模型,如下图所示,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是一条垂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SAS向右上倾斜,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下倾斜。当长期总供给曲线LAS、短期总供给曲线SAS和总需求曲线AD交于一点时,经济便不仅达到短期的供求平衡,而且充分就业和长期均衡产出水平也都能得以实现,如图中E点,对应了均衡的价格水平P*和产出水平和Y*。

图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D在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时,低碳经济一方面势必扩大私人投资,另一方面则促进技术进步并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在模型中既是一次(拉上)需求冲击,也是一次(增加)供给冲击。两大冲击都势必拉动美国GDP的增长。对于这个过程我们不妨分以下三步讨论。

第一步:美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如图2所示,仍处在衰退后不景气状态,存在着衰退缺口。图中表现为,价格水平为时,产出水平为,低于长期均衡的产出水平Y*。

此时,与低碳经济发展之前比较,产出水平增加,价格水平却没有上涨很多,通货膨胀率却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之上。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将既能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也能维持个低水平通货膨胀率。

图2 低碳经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二、“低碳经济”有助于美国广义虚拟经济的“再工业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的“非工业化”趋势一直在延续,制造业的比重已经由1981年的26.5%下降到2010年的13.8%,下降了将接近1/2!由此,美国各界人士不断呼吁“需要重新关注实体经济和再工业化”。尽管如此,美国广义虚拟经济仍在奋勇向前发展,其知识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并不断升温,其金融创新和杠杆融资甚至已经发展过头(over hot)。如果说次贷危机是(国际需求调控)“虚拟经济品”的巅峰之作,则当前重建世界经济中所提的“低碳经济”则是适度回归实体经济,并较多关注新型的供给层面问题。

美国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缩小。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新兴市场国家进口的产品中大约60%都来自美国公司设在这些国家的工厂,且这一比例还在上升。进口依赖度的提高使得美国贸易收支状况迅速恶化。衰落的美国制造业再也不能满足其自身的投资消费需求,而必须仰仗中国等“世界工厂”,从而导致全球经济日益严重失衡。

低碳经济的推出,将有助于推进美国的“再工业化”,也即,由“虚拟经济过度”回归到“适度”,由“实体经济过弱”回归到“重新走强”。“再工业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显然应该是“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得到应有的强调,而绝非是已经滥用过度了的“金融创新”、“杠杆融资”和“全球网络透支负债”等“广义虚拟经济创新”的泛滥。

美国新时期的再工业化,事实上在其广义虚拟经济高度发达之后的新型的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化、智能化和国际化。它势将大规模地基于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创意设计服务、以低碳经济作为“资本广化”和“资本深化”的新导向。在各方面,美国无疑都具备各国难以比拟的社会经济技术优势:灵活的劳工市场、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系统效率的“外包”网络、服务于创新的强大的金融实力、卓越的企业家奋斗精神,最发达、最灵活的风险投资等资本市场,等等。毋庸讳言:低碳经济及其所导致的新型再工业化的最大收益国显然是该国际虚拟经济品的设计人美国。

“再工业化”决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的制造业;“低碳经济”也不仅包括“新能源”产业,而且还包括一系列新的产业。例如“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显然是将IT等智能技术广泛地融汇到物流、运输、管道输送等各大基础实体经济领域,其实质是各大产业全面创新(智能化、数码化)的过程。此外,它还包括ICE产业,(也即智能化的信息文化教育等人力资源创新产业等。这些新产业的广阔延绵的产业链和巨大的潜在效益,势必带动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全面改造。“低碳革命”不仅会大幅度提升美国的GDP增长水平,而且将不亚于“网络革命”,同样会让整个的世界经济社会天翻地覆!

三、“低碳经济”将进一步促进美国的设备投资和技术创新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网络革命“新经济周期”中,设备和软件投资占GDP的份额曾由海湾战争前的6.9%增长至2000年的9.6%。这期间,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投资曾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1991至2000年期间,IT投资以每年18%的惊人速度在增长。其他的设备软件投资,如工业、运输和建筑设备等,也都呈加速的趋势,占GDP的份额也一直逐年提高。投资的高速增长曾使得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在90年代以每年4%的速度提升!

2001年开始,当各经济部门设备和软件投资占GDP的比重锐减之时,美国经济的“网络繁荣”便开始告一段落。IT投资在2003-2007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6%,远低于2000年之前18%的增速!非IT投资也开始降低,从2000年之前的年均5.4%的增速下滑到3.7%。运输设备投资仅在2006年1季度超越其1999年峰值。在经历了2001-2002年的“准衰退”后,复苏中非IT设备投资占GDP比重的最大值仅为4.3%(2006年),甚至低于其在1980-2000年之间的平均值!结果,工业生产能力在2003-2007年仅以每年0.6%的速度增长!

以上经验数据表明美国的工业投资目前已经处在非正常的低位水平上。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产生方式的创新、能源传输方式的进步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美国固定资产投资都可以预期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其支撑因素将包括:

1.低利率和低成本的融资。长期看,利率会不断调整以平衡总需求和总供给。私人储蓄的增加和财政赤字控制等政策举措势将保证美元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2.政府将大力支持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研发。《美国再投资与复兴法案》已经提供了600亿美元的资金和300亿美元的税收信贷,所覆盖的产业部门相当广泛,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替代能源等诸多方面。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认为,这一举措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减少美国经济对于石油能源的依赖、增强美国国家安全并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态势,并将使美国成为全球新清洁能源领域的“领跑者”。

3.低碳经济的研发投入非常之大。《美国再投资与复兴法案》中,直接用于低碳经济研究开发的经费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83亿美元!另外,美国政府将投入超过800亿美元的基金用来支持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其中,能源科技局的研究开发经费就已经翻了1番!

四、“低碳经济”将有助于改观美国劳工市场严峻的就业形势

过去三年中,美国就业市场已经历了严峻的考验。2009年12月,失业率曾高达10%。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失业率第二次超过10%①!目前,美国许多愿意寻找工作的劳工都纷纷被迫失业,愿意全职工作的人也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改成兼职。从“广义的失业率”考察,美国的失业率事实上已接近1/6!②

美国政府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缓解美国目前失业率高企的严峻形势。在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奥巴马政府已经要求:到2012年,美国源自于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的电力消耗必须达到10%,2025年则要求达到25%!这个法案及其硬性要求势必刺激私营经济大力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投产,势必为全国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创造出数以万计的新工作岗位③。

美国政府还将大规模投资绿色能源。在未来10年中,政府将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大力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和更新基础设施,加速可外充电式电油混合动力车的商业化,扩大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产业规模,积极投资低排放煤场,向数字化的智能电网过渡,此外还为相关的产业和企业提供多种税收优惠。这些促进投资的政策举措,必将迅速全面地改善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如研发服务、设备制造和新型建筑等。此外,新兴商业也将因新的政策鼓励而普遍兴起,包括物流、零售和批发等各大环节,新增的服务产业预计能创造出高达500万个就业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将缓解美国严峻的失业形势。

五、低碳经济短期内导致美元升值保持强势,长期内能提高收入但影响经常项目

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即IS—LM—BP模型)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对外经济结合起来。可用以全面考察开放经济的政策效果。该模型要求实现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三者的平衡。图3所示的是开放经济中的一般均衡。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本国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产出,BP曲线意味着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当BP曲线与IS、LM曲线交于一点时,一国的经济同时实现了内部和外部的均衡。而若IS—LM曲线的交点高于BP曲线,则意味着国际收支存有盈余。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升值,BP曲线上移,自动达到均衡;反之,若IS—LM曲线的交点低于BP曲线,则意味着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将贬值,BP曲线下移。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国际收支是可以自动达到均衡的。

图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如上所述,低碳经济会增加投资、增长政府开支从而扩大总需求。这会导致IS曲线右移至与LM曲线相较于,使国内经济达到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从而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高收入也会导致进口增加和经常项目恶化,而高利率则会导致资本净流入的增加。由于美国资本账户是开放的,资本可以高速度地进出和流动,所以资本净流入的效应能大于经常项目恶化的效应;从而导致对美元资产的需求增加,美元因此升值,达到利率水平,美元的升值还导致曲线和BP曲线左移,并在点与LM曲线相交,重新达到均衡。新的均衡水平与初始均衡相比,收入水平还是增加的,表明已经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而美元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却会恶化经常项目和增加贸易赤字。

由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知:低碳经济在短期内的确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导致美元升值并继续保持强势;在长期内,尽管收入水平还是提高的,但却会影响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恶化美国的经常项目。

六、“低碳经济”短期内会降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但长期内则趋于扩大

根据美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特征,维农(Vernon)曾分析过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于贸易模式的影响,被称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cycle theory)”。按照该理论,新产品必须具备两大基本特征:一是符合高收入者的需求;二是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节约劳动。新产品从“制造出来”到“完全标准化”,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产品推出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④。由此,90年代信息网络领域电子产品和未来低碳经济所产生的节能减排等产品(不妨简称“低碳品”),诸如新能源汽车等,显然也都属于维农的“新产品”范畴。

不妨利用这个模型来具体分析“低碳品”对美国经常项目余额的影响。

在产品推出(以销定产)阶段,生产数量和消费数量基本吻合,表明在这一阶段美国所制造出来的新产品都有美国本国的需求: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没有“低碳品”的国际贸易。随着“低碳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该产品技术的成熟,产品生产逐渐进入成熟阶段。由于“低碳品”具有满足高收入的发达国的需求的特征,与美国收入水平相近的富国势必出现对这个新产品的需求,美国便可以向这些国家出口“低碳品”。在这一阶段,生产过程将趋于标准化,并形成规模经济。美国的生产有可能向市场规模较大国家或地区转移,以降低贸易的运输成本。如果该地区的生产规模足够大,规模经济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作用,则生产成本势必会进一步降低,以至于与富国收入相近的那些经济体也会进口该产品。当“低碳品”完全成为标准化的产品,以至于发展中国家也可能购买或就地加工的时候,“低碳品”就会进入(国际)标准化阶段。这时发展中国家的低廉的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就可能发挥出来,生产也会大规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是,国际贸易结构将会随之调整,发展中国家甚至开始反过来向美国出口该产品。结论是:在新产品阶段,美国的技术优势会形成比较优势,而在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则会形成比较优势。

美国信息网络(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和贸易的模式,已经验证了维农的产品周期模型的正确性。美国网络经济起步比较早,在世界范围内明显具有先发优势。1992年以前,美国一直处于IT产品的净出口状态,但是随着IT产品技术的逐渐成熟化和标准化,其生产线已经大量向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等东南亚地区转移,在1992年美国第一次出现了IT产品的贸易逆差,随后甚至呈急剧扩大之势。由此可见,未来“低碳品”的国际贸易方面,也势必会延续和再现IT信息网络品的路径和前景。

在布什执政的八年,尽管美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极不合作,但对其国内的低碳技术研发却仍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在碳的搜集和储存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奥巴马政府进一步重视,现已拨款90亿美元,投资于那些能提高能效的、减低能源进口依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能源技术,以促进“低碳品”的成熟化和标准化。由于美国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雄厚的技术储备,美国已经在第一时间抢占了低碳品研制的最有利地位,并已经通过推出“低碳品”去增加对外出口、削减贸易赤字和改善经常账户。尽管如此,按照模型的长期结果:随着低碳品的成熟,美国也势必将会由出口国转为进口国;因而其贸易赤字也将呈重新扩大态势。那时,美国也许会进一步推出新的广义的(国际制度)“虚拟经济品”。

七、“低碳经济”将降低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和“石油消费强度”

我们可以用石油进口依存度(进口石油数量/石油消费总量)来评价美国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同时用石油消费强度(石油消费总量/GDP)表示单位GDP所消耗的石油量。

从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指标来看,总体上一直呈现着波动上升的趋势,1960年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为10.28%,后在70年代开始快速攀升,并于1977年达到51.77%。高度的对外依赖使得美国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国际石油危机中受到了重创。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于1975年、1978年及1980年连续颁布了三套能源法案,导致石油进口依存度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不过,从1986年开始,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又再次快速攀升,并在1992年恢复到接近1977年的水平,而到2005年,该指标竟然高达到70.15%!

从美国石油消费强度指标看,其趋势则是下降程度比较大,按照2005年美元价值进行换算,1973年美国每创造100万美元GDP需要消耗原油大约为338桶,而到2010年创造同样价值的消耗量则下降到131桶,降幅约61%!这表明:在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节能降耗等举措去努力来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在美国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已经能够在抑制石油消费趋增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美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有快速增加的势头,2005年已高达70%多。这表明:美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和突出。一般认为,经济对外依存度越高,其安全性越低而风险则越大。对于像石油这样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物资来说,情况更是如此。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奥巴马一上台就开始不遗余力的推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希求通过对单位GDP中消耗石油量的削减,来改善美国经济对国际石油的严重依赖局面。

八、“低碳经济”将增强美元资产吸引力和强化美元国际地位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维系着对世界的主导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石油美元”体系。而如今这一战略利润空间已经不再那样巨大。于是,奥巴马政府便明智地打出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大旗,择定了“低碳新能源”这一所谓的“绿色新政”,也即本文所说的国际规制的广义“虚拟经济品”。美国倡导低碳经济的战略意图:不仅是摆脱美国对石油严重依赖的困境,而且能够“制约”中东、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的潜在机会,“增大”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成本。此外还能为“碳关税”布局从而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埋下伏笔。在新的“低碳经济”的国际规制中,美国不仅能更有效地利用其已经领先的技术,保持美国经济强大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在政治上树立自己拯救人类家园的高尚形象,重新夺回金融危机中失去的领导世界的话语权。

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通过,事实上意味着全球“低碳经济时代”的大幕拉开,美国通过低碳经济来重建美元霸权的努力付诸实践并初见成效。依托于太阳能、风能、地热、核能、生物能等新兴能源高新技术,美国将可以更好地掌控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从而最大化美国的经济政治利益⑤。美国之所以能够同时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是因为它能在“增加生物能源”和“减少玉米等粮食出口”之间主动地进行权衡和替代。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国际市场的趋稳,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势将导致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增加世界范围内对美元资产的需求,为已经被稀释了的疲软的美元重新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则会增加美国新能源高新技术的出口价格,改善美国国际贸易条件,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改善美国的国际贸易逆差,从而也会改善稳定和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

美国当然也不会坐视欧元、英镑甚至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举措之一,便是高举“低碳经济”的正义大旗,让各国分摊改善全球气候环境的沉重的代价。不仅如此,这个巨额成本的“国际分摊原则”现看来显然有利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因为它几乎与该国在新能源技术上的领先程度呈反比!不妨以中美单位GDP为例。中国实现同水平低碳经济的成本显然远高于美国,更何况还需要高价购买美国的技术,且用的是低估的人民币并购买高估的美元!

九、“低碳经济”将继续支撑美国“全球负债透支增长模式”

当今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存在着“过度储蓄”经济体和“过度消费”经济体。后者总是利用“美元特殊等优势”不断地通过透支前者的巨额储蓄获取巨额利润。从国际规制角度看,“低碳经济”和“次贷融资”一样,都是由美国推出的国际宏观或曰广义的“虚拟经济品”。在网络经济中,美国人不仅要透支本国居民的现在和未来的储蓄,而且还要透支别国居民的储蓄。如果说,“次贷危机”透支的是世界居民今天的储蓄,则“低碳经济”势必要透支到过度储蓄国未来的储蓄!

首先,低碳经济将促使国际资本重新大量回流美国。在“网络泡沫”和“次贷泡沫”时期,美国良好的经济环境、高额的投资回报率,都曾使得国际资本大量涌入美国。这些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都支撑了美国人的过度消费,保证了美国经济扩张周期的超常规延长,美国“全球负债透支增长模式”也因此成功运作。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1990年至1996年,美国引进外资约19818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至2000年,蜂拥流入美国的资金更是多达29057亿美元。其中,2000年美国获得直接投资3213亿美元,直接投资净流入1621亿美元。美国的资本市场的资产总额在全球的资产市场比重竟达51%,而在那以前的10年中该指标仅为28%!2000年以后,随着美国贸易赤字的不断增长,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日趋增多,为实现美元资产的保值增值,新兴国家不得不让手中的美元回流美国,从2001年到2007年,流入美国的资金高达95736亿美元。

低碳经济良好的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空间,导致低碳经济对国际资本的流向势必有利于美国。“低碳品”是在一段时间内肯定是稀缺的,而且美国具有技术上垄断能力,因此,拥有高额回报率的美国低碳产业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如前所论,国际资本流向规律,永远是会向着收益高风险低的经济体。再考虑到美元特殊等优势,国际资本,包括石油美元和新型市场经济体的巨额外汇储备等,势必都更多地流向美国。从而允许美国人在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储蓄的条件下,继续用不断扩大贸易逆差的办法来维持国内的过度消费,缓解通货膨胀和拉动其经济增长。

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对于低碳经济的态度转变,体现着美国维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已经发生转变。美国负债透支增长模式能得到继续平稳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美元资产能否在世界范围内保持足够的吸引力。而美国此番重整旗鼓,目的就在于用低碳经济来填补次贷泡沫破灭后所留下的空缺,保障美元资产的国际吸引力!

注释:

①第一次是在70、80年代的滞胀阶段。

②广义失业率包括:失业人数、愿意工作但被迫放弃寻找工作的人数、兼职工作的人数等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情况。

③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10:246.

④陶涛.国际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15页。

⑤尚春香.“低碳牌”为美元霸权回归开路.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9月12日。

标签:;  ;  ;  ;  ;  ;  ;  ;  ;  ;  ;  ;  ;  ;  

低碳“虚拟经济产品”对美国经济的影响_低碳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