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高职机电专业课程为了迎合信息化教学,将网络教学平台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突破了学习过程中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
关键字:信息化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 高职机电 教学模式
近年来,网络教学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的重视,成为教学改革的潮流和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学校也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创建了学校智慧校园,并且引入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学生提供教学平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下面就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在机电专业课程中应用实效作为案例进行探讨,促进高职机电课程教学的多样性,拓展学生专业知识,成就理实一体化的技术型人才。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局限性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企业对于机电人才的需求量大增,这也要求高校毕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后企业对人才需求要求会越来越高。然而,机电专业是一个相对枯燥、抽象的学科,而学校现有的实习设备只有普车,数控车、铣和加工中心,而高职类机电专业课程繁多,如高职里面的模具设计这门课程,里面的设备学生无法实际去看,去操作,光讲原理和结构对学生来说无疑就是天书。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培养高水平人才。
那如何在学校里给学生进行更好的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专业技术为以后进入企业奠定好的基础,这个就要结合现代的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学习平台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爱学习,乐学习,拓展学习领域。
二、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融入机电专业课程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远程教育化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学校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从传统的单一化教学向现代多样化教学迈进。作为机电专业教师的我们通过自己在泛雅平台上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搭建比较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并,能够为学生建立起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而不断的努力。
泛雅教学平台是以泛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核心思想,集教学互动、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展示、教学管理评估于一体的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在新一代网络教学模式下,实现个性化、因材施教的高效教学管理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突破了传统“面授”的教学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跨时间跨地域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体验新一代网络教学所带来的高效和便利。
那如何能更好的将泛雅平台融入到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呢,有一位老师这样说过,如果你只在平台是传一些文档,PPT和视频那和传动的多媒体有什么区别。这个也是我们用平台老师的疑惑,我们不是为了信息化而用平台,而是借助平台如何更好的开展专业课教学。通过阶段性实践,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观念中的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以三尺讲台为自己的耕耘地,而教育信息化的提出打破了原来的格局,如果还一直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在信息化潮流中淘汰出局。所以作为机电专业的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接受现在的先进教学理念,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和平台不断的更新教学方式,让自己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对学生网络平台知识的普及:教师的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服务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所以要面向学生推广泛雅教学平台,首先让学生知道泛雅平台学习各专业课学习带来哪些好处。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多种兼容文件格式的资源共享,例如常见的有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多样的资源。
3. 真正做到师生互动,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作业,讨论话题,进行试题库的建立,可以定时发放试卷,限定学生完成时间等等。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平台进行学习,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调整学习内容,可以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学生可以在讨论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及时反映他们的学习动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老师可以轻松实现课堂管理。
三、网络教学平台在机电课程中的实践成效
以机电专业课程中的《模具设计基础》为例展开网络平台实践成效展示:
1. 教师平台资源建设: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章节设计,在每个小结里面都可以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比如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等,在里面上传关于模具中用到的相关设备和模具成型过程的图片动画演示,还可以拍摄或者整理一些车间实体操作的相关视频。这样学生可以在理论中不断结合实操来完成抽象的模具专业课程的学习,这样也克服了学校没有硬件设备带来的教学困难。
2. 学生学习成效:以前一节课上老师会讲解部分知识点,对于学生层次不齐的接受能力无法权衡,而且高职学校没有很多的课后辅导,所以课堂上如果听不懂或者接受的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以课后登录平台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再学习。比如模具中各种设备成型过程,冲裁、拉深、弯曲等,学生可以自己重复看平台上教师上传的资源,这样在不断反复的学习过程中来减少学生学习的分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3. 形成系统的教学评价:泛雅平台融入机电课程教学中后,可以实时进行教学评价。以前课堂教学提出教师评,学生评,实时互评的模式,现在直接可以从数据上体现教学评价。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4. 摆脱地域和时间的束缚:传统教学都是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定点定时展开课堂教学。如果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跨地域跨时间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可以网上授课,学生可以登陆平台随时学习。教师及时发布讨论话题,学生进行畅所欲言的话题讨论和回复。
四、思考与展望
作为高职机电专业的教师也不能一味的依赖网络教学平台,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而脱离实际教学。教学还是要以学生的现状和书本知识构架为前提,树立起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意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展开教学的前提要对自己专业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教学难重点的理解,有效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书本知识构建在平台之上,不断的扩充自己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层面。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一些隐藏知识的挖掘,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与运用,有效的强化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管理,从而有效地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高职院校在具体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应当根据其未来发展的趋势,结合目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促进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最终有效地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当然作为高职机电专业教师,也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不断反思,除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如何借助更多更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体和手段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同时在信息化潮流中能够迎流而上。
此论文应用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在机电专业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课题中
参考文献:
[1]汪琼.费龙.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J]电化教学2000,(8)
[2]魏增菊.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5):93-95.
[3]孙远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运武.陈琳,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郑翔.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的实现[J].云南农业大学校报,2011(09)
[6]李灵雨.浅谈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03):112-132
论文作者:周陶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平台论文; 机电论文; 网络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专业课程论文; 高职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