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学模式的一场变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对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和评价。学生在小组的环境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7-0041-01
一、引言
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是随着课改以及教学需求而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它以思想指导和学生自身合作为基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利用场景设定,探讨学习、思维创新、多媒体等综合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情趣、知识能力等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创新意识。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不会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将课堂教学模式由被动式的学习,转换为主动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语文课堂上的具体运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具体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小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分组探讨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分组探讨式教学,不单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问题进行探讨,而是要让小组学习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这样学生可以在自己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题目分析和讲解,进而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某一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这样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孔乙己》这一课的学习时,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知识点的探究和分析,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寻找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课文中描写孔乙己的情节有哪些,那些中间不联系的情节是怎么样结合在一起的,等等。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增加情感和内容交流,通过反复思考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花费足够的精力去完成任务,展现自身的探究魅力。
2.巧设教学情景,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教学情境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学情境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地运用实验操作、视觉效果、语言表达、动作模拟、情感渲染等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情景,可以通过巧设情景来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要点的把握,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在讲《变色龙》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学习法进行教学,让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小狗、赫留金、叶尔德林和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另外找三位学生扮演围观的人们。然后教师配合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表演,促使学生进行角色的表演,重点进行主角奥楚蔑洛夫的身心变化和反应的分析,抓住五次变化的特点。这种情景表演式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立体、形象地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分好小组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在小组人员分配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性别等方面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例如,每个小组要至少有一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并且小组要有一名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能够保证小组之间的互补性,也能够公平开展小组竞争,增强小组凝聚力。
2.注重设立小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小组之间的团结,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个小组成员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且小组制定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保障小组成员的方向一致,才能使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设立小组目标,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涉及到课文背诵,单词听写等内容,可以让小组内部进行任务检查,并且让其他小组进行监督。可以让各组小组长检查组员任务,课代表检查组长任务,并且,让两个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抽查监督,这样就能够有效保障小组任务的按时完成。
3.严格把握课堂秩序。小组合作容易出现秩序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学任务,对课堂秩序要进行严格把握,尤其是在小组探讨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说闲话、肆意聊天的现象,控制好每次小组探讨学习的时间。另外,要确保小组探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例如在讲《麦琪的礼物》一课时,可以让一个小组进行课文阅读,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小组中,有人负责问题回答,有人负责问题查找,有人负责问题记录,这样就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五、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性。当然,在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和具体教学,选择较为合适的小组合作教学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孙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兴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王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课堂论文; 学习法论文; 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