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形势与商业形势研究_销售分析论文

商业形势与商业形势研究_销售分析论文

论商情与商情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情”一词近些年来在报刊、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体上频频出现。绝大多数人把商情理解为商业信息,或理解是商业情况的报道。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市场竞争已从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的竞争,转向了以知识、技术和情报为主体的竞争。新一轮的“经济情报战”将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导。为此,有必要为商情定一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商情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 商情概念的确立

对于“商情”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供销的情况。此种解释与目前常用的“商情”一词的含义相差甚远,无法体现“商情”的真正内涵。目前许多人认为“商情”是指商业情报,是商业情报的缩写。这种解释虽基本能表达出“商情”的含义,但是从目前国际、国内经贸的发展状况看,这种解释只是从狭义的角度作表述。

本文认为,“商情”应从“商务情报”的角度加以解释更加确切。“商务”一词是当今国内、国外经贸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术语,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外延上都要比“商业”一词广泛的多。所谓商务,是指任何经济组织在从事经济贸易活动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事务。它是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经营活动,因而又称为商务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商务活动愈加庞杂多样。不仅包括商品贸易、金融、营销、技术服务等活动,而且也包括与企业有着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政策法规事务等。为了使企业的商务活动做到规范、有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必须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尤其是与企业商务活动紧密相联的“商务情报”,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到知彼知己。由此可以认定,所谓商情,是指某一经济组织(主指企业)依据本组织商务活动的需要,从各种商务信息源中,经过搜集、整理、加工、分析后而获得的商务情报。

商务情报与市场情报在内涵上并无本质性差别,只是在外延上略有不同。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市场情报,只是指有关市场商品流通过程的情报,内容主要包括商品销售、消费者、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等情报。而商务情报的外延要比市场情报广泛的多。

从宏观角度理解市场情报与商务情报,两者只是在研究范围上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市场表报主要包括与企业对外经营活动有关的情报:

1)社会环境情况,如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与法规, 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状况及文化教育状况等;

2)社会需求情况,如消费需求情况,消费行为,供求状况等;

3)新产品开发情况,如同类产品开发情况,新产品科研动向等;

4)销售情况,如销售量,销售价格,销售渠道,营销策略等;

5)竞争者情况,如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产品开发情况, 营销手段等;

6)原料、能源供应情况。

而且其目的是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及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然而,对企业而言,市场活动仅仅体现企业的外部经营活动,而企业商务活动不仅包括企业外部经营活动,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因而,企业商情在研究范围和内容上就要明显地大于和多于企业市场情报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商情工作的研究重点不单纯是商情的搜集、整理、加工、分析过程,而且还包括商情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而市场情报工作的重点则主要在搜集、整理、加工和分析过程中。

2 商情研究的内容

商情研究是一门以情报学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以市场学、管理学、系统学的研究方法为手段的应用型学科研究。商情研究的重点侧重于企业商情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以及管理过程的研究,因而商情研究强调了系统性、有序性和实用性。它与情报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研究范围相对较小,研究的对象比较具体。它重点研究的是与经济组织(尤其是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关联的情报活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能产生的经济效果。它注重的是情报的实用性,寻求如何才能使经济组织的商情活动过程在高效的状态下实施运作,形成一个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的工作系统。为明确情报研究与商情研究的异同点,将从两个过程的研究进行分述。

2.1 情报过程研究

许多情报学研究者通常把情报过程研究划分为5个部分,即“5W ”:

1)情报传播者研究(Who)。主要是研究社会中专门从事情报交流的工作人员的性质和担负情报传播责任的社会机构的社会作用。

2)情报研究(What)。着重研究情报的信息内容。

3)情报媒介研究(Which)。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传播系统和传播方式的特点。

4)情报用户研究(Whom)。 这是近年来受到情报学者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主要是研究由于新型情报系统的出现及世界性情报传输网络的形成,不同层次人们的心理和情报观念、情报能力等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如何使各个阶层的情报利用能够跟上和适应情报系统现代化的需要。

5)情报效果和效益研究(What)。 情报工作产生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政治效果、社会效益、心理效益等。情报效果研究主要着眼于情报对用户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用户对情报系统的反应。

2.2 商情活动过程研究

商情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各个情报环节组合在一起的庞杂的实用系统。从系统的角度看,商情活动系统是由5 个子系统构成的,即商情搜集系统、商情处理系统、商情传输系统、商情分析系统和商情管理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就是一个商情活动阶段,也是商情研究的一个环节和内容。

2.2.1 商情搜集系统

商情搜集是整个商情活动过程和商情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商情工作中最难和最复杂的环节,以后的各项工作均是以商情搜集为基础。没有商情搜集,就没有商情的处理、传输、分析和评估。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商情搜集内容分析。商情搜集内容是十分庞杂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商情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开始商情搜集工作之前须认真分析和研究本企业所需要的情报内容,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样的信息都收集。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使整个搜集工作盲目无效,为以后的商情处理、分析等工作造成很多困难。

2)商情搜集方式与途径的确立。 商情搜集的方式与途径多种多样,不同的搜集方式搜集的情报内容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利用市场调查可以搜集到现实的市场情报;利用到同类企业参观方式可了解竞争者的设备、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情报;利用经销商座谈可掌握市场销售情报。搜集的途径也是繁杂多样,有正当渠道获取的商情,也有非正当渠道获取的商情。正如美国人自己所说,如今美国许多公司像饥饿的鲨鱼一样猎取其他公司的商务情报,而且他们在猎取情报时总是花样翻新,防不胜防。

3)商情搜集计划制定。要使商情搜集工作有步骤、有秩序、 有效果地进行,保证搜集方案实现,就要对商情搜集工作本身进行设计,明确搜集工作的领导者、工作人员、工作重点,系统地作出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费用预算及工作考核等方面的安排。在区分轻重缓急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做到确保短期和中长期商情需求的衔接和协调,由此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商情搜集工作。

2.2.2 商情处理系统 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搜集的大量商情资料,往往显得有些芜杂不整,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成为可供使用的商情。还须对商情处理系统进行研究,明确各种不同的商情处理方式和处理原则,以及商情处理的技术方法,以便为商情的分析奠定基础。

商情处理系统应重点研究商情资料的划分方法,商情资料的编码与存贮,商情资料的检索系统和检索方法,以及商情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掌握各种不同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的特点,从而使商情资料的加工过程科学合理,以提高商务情报的应有价值。

2.2.3 商情传输系统 商情传输系统随着现代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趋于完善,传输效率更快更好。尤其是全球性的因特网,使长距离的异地情报或信息能迅速地相互传递,并能以各种形式如文字、图表、语言进行交流。90年代是网络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的年代,不但有像麦当劳、通用、运通、中国宝钢等那样的企业内联网络,也有像处理资金转移、旅行订票、股票交易、电子邮件、商品销售等那样的公共服务网络。商情传输系统研究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传输方式研究,即采用什么样的传输方式能提高传输效率,并能增强安全性和保密性;二是传输技术研究。由于目前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技术就有多种,如因特网、企业内联网、企业网络、综合服务数字网等。各种不同的传输技术其功效、作用都有差异,因而需要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依据企业自身的需要确定商情传输方式和技术。

2.2.4 商情分析系统

商情分析系统是对商情资料的智力加工过程,是在商情资料处理加工的基础上,通过人脑创造性和系统性的思维对商情初加工的资料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主要有综合分析、系统分析、推理分析、风险分析及时空分析等。在分析过程中要将各种分析思维交织在一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商情分析结果能够真正揭示商情资料所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才能作为企业生产与经营决策的依据和参考。

2.2.5 商情管理系统 商情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一样, 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管理工作。要使整个的管理过程做到规范有序,就要对整个商情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了解和掌握各个管理环节。商情管理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5方面:

1)商情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情报人员的配备,是整个商情管理工作的基础。

2)设施管理。包括硬件设备管理,如计算机及软件的维护管理。

3)资料管理。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影像资料和软件资料的管理。

4)运作过程质量管理。包括商情工作的技术管理、 质量管理和运作过程的规范管理。

5)制度管理。是商情管理工作的法律保障。 商情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都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商情管理工作做到规范有序,协调好各管理工作环节,确保商情管理系统高效运转。

3 商情研究的方法

3.1 定标比超

定标比超源于benchmarking一词,其含义为选择基准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力争赶上并超过,是施乐公司于1979年最先提出的情报分析方法。最初只是在公司内几个部门做定标比超分析工作,从1980年开始扩展到全公司。施乐公司定标比超后,使公司复印机的制造成本降低了5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25%,人均收入增加了20%,产品的开箱合格率从92%上升到99.5%,并将市场占有率由已下降到的22%上升到原来的50%。定标比超已成为施乐公司制定发展战略和战术性规划所采用的重要分析方法。不仅如此,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都将定标比超作为企业情报分析和改进经营环节的重要方法。

具体地,定标比超就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方法,即将目标企业的成就业绩作为自身企业发展的目标,将目标企业的最佳做法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移植到本企业经营环节中的一种方法。实施定标比超法的前提是必须不断地搜集和分析竞争对手或目标企业的商务情报,以此才能评价、研究、移植和赶超目标企业。

3.2 网络计划法

在商情工作中,各环节时常会发生不协调的情况,从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影响整个商情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我们在商情研究和组织工作上进行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就可避免各种不协调现象的产生。网络计划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方法。

网络计划法的基本原理是:①应用网络形式来表达一项计划中各类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②通过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③通过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付诸实施;④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由于网络图突出了主要矛盾,明确了相互配合的关系,因而使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网络计划技术已成为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由于商情工作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因而运用网络计划法对提高商情工作效率,明确各工作环节的关系,有效地控制和监督商情工作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3.3 商情预测分析法

商情预测是经济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情报与企业情报为预测对象,通过对各种商务情报信息的分析研究,运用科学方法预计和推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商情变化趋势。

商情预测能成为商情分析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因为商情预测具有理论、方法和资料等3大依据。

1)理论依据。商情预测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具有连续性、相关性、类似性的特性。从纵向看,商情的变化具有连贯性。未来商情的变化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过去和现在商情变化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对商情变化的过去和现在的研究去推断未来,由已知去推断未知。从横向看,商情的变化与周围一些信息的变化有联系,与一些宏观经济信息的变化也有较紧密的联系。例如日用消费品销售量的变化与人口、国民收入、居民收入等因素有关,并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因而,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变化情况的分析,去预测销售量的变化。从总体看,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的东西使事物之间存在着类似性。因而,人们就可以根据已知事物的某种类似的结构和发展模式,去类推某种未知事物的结构和发展模式。这种类推既适用于同类事物之间的类推,也适用于不同类事物之间的类推。例如,对未来家庭电脑的普及率趋向的推测,既可参考国内发达地区的电脑普及率,也可参考发达国家的家庭电脑普及率。

2)方法依据。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 为商情预测提供了科学方法和计算技术。不仅有定量的预测方法,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及其它计量经济预测法,而且也有定性分析预测法,如主观概率评估法、德尔菲法、类比法等。商情预测正是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商情变化的过去和现在,探索商情的发展规律,预测未来。

3)资料依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 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和信息机构都设立了信息资料库,具有相对完整的、系统的商情资料。这些资料为商情的分析和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 商情决策分析法

决策分析与决策是决策过程的两个阶段。决策分析的结果是决策的依据,科学的决策是决策分析的目标。 决策过程依据其逻辑顺序分为4个阶段:①搜集企业所需的商务情报和信息;②把搜集的信息和情报进行整理和加工,转换成可供决策分析用的决策信息;③用决策分析方法计算出可供决策的方案;④由决策者进行综合评价,作出最终决策。

由上述论述可知,决策分析实际上是商情分析的深化,商情分析的目的也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因而,决策分析方法就是商情研究与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进行决策分析时掌握资料的多少,或对决策所需信息的认知程度和把握大小,可以将决策方法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1)确定型决策。是指有关备选方案都有确定状态的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经营方案只产生一种确定的结果,根据决策目标可以作出肯定的抉择。例如,商品销售活动分析,就可以根据商品的供应量、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和成本等条件进行决策。确定型决策可以采取盈亏平衡分析、微分极限分析、线性规划分析、网络分析、净现值法等数理统计及运筹学方法建立确定型模型来求解。

2)风险型决策。是指决定的经营方案存在若干不可控因素, 分析者或决策者可以预知未来可能出现的若干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并测算出其出现的概率,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性决策。有些决策问题因受客观环境变量的制约程度较高,因而决策执行的结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可能给决策的执行带来风险。例如,企业销售商品的效果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如果市场需求依据一定资料测算出高、中、低3种自然状态,决策者就可根据这3种状态进行抉择。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面临一定风险。为提高决策成功的把握,必须在调研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正确估算决策问题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客观状态的概率,以及不同状态下实施方案的后果,从而尽可能减少决策风险。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经营方案面临多种自然状态, 而分析者或决策者难以确定其出现的概率,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再做决策。此类决策常存在多种不可控因素,决策约束条件难以确定,不存在固定的决策程序与方法,决策方案也不易拟定、评价和优选,实施结果的风险更大。例如,企业计划生产某种新产品,未来市场需求可能是较高、一般和较低3种状况,但由于搜集的情报资料缺乏, 无法估算每种状况出现的具体概率值。如何确定生产规模,分析者或决策者只能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做出选择。不确定型决策一般难以进行量化分析,主要依靠决策者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完成决策分析过程。不确定型决策通常采用最大最小期望值决策法、最大最大期望值决策法、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法、赫威斯决策法和等概率决策法进行决策。

标签:;  ;  ;  ;  ;  ;  ;  

商业形势与商业形势研究_销售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