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霞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该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应用CAG方案,对照组(30例)应用标准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缓解率73.33%(22/30),高于对照组36.67%(11/30)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治疗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率低,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 CAG方案; 标准化疗【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theclinicaleffectofCAGregimeninthe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acutemyeloidleukemia.Method:SelectourhospiGt(aladmissionsofthedisease60casesastheresearchobject,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 30cases)CAGregimenwasused,theapplicationofstandardchemotherapytothecontrolgroup(30cases).Theefficacyandadversereactions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aftertreatment.Result:Aftertreatment,thetotalresponseratewas73.33% (22/30),which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36.67% 11/30)P <0.05,andtheadversereaction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Fortheelderlypatientswithacutemyeloidleukemia,theapplicationofCAGregimeninthetreatmentofdefinitecurativeeffectandlowadversereactionrate,hasclinicalapplicationvalGue.【Keywords】 Elderlypatientswithacutemyeloidleukemia; CAGregimen; Standardchemotherapy 【中图分类号】R73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4-02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大幅下降,接受化疗的承受力也相应降低,通常完成标准化疗有一定困难[1]. 本研究中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接诊的3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CAG 方案治疗,与同期接受标准化疗的30例该病老年患者作参照,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血液科2011年6月~2014年7月接诊的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确诊.观察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从60~72岁不等,均龄(68.5±1.12) 岁;12例初治患者,18例复发患者.患者中FAB分型显示:M1和M6各4例,M2和M4各6例,10为MDS转化;对照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在60~75岁之间,均龄(69.1±1.43)岁;11例初治患者,19例复发患者.患者中FAB 分型显示:M1和M6各5例,12例是MDS转化;另有5例M4和3例M5.两组性别和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区别可进行比较(P >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标准化方法况如下 治疗的1~3d持续应用8mg/m2去甲氧柔红霉素,同时在1~7天时间持续应用50mg/m2阿糖胞苷.1.2.2 观察组应用CAG方案方法如下 开始注射阿糖胞苷前12h给予患者皮下注射(G-CSF)150μg/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接下来从第1~14 天皮下注射10mg/m2阿糖胞苷,用药频次为每隔12h1次;从第1~8天静脉滴注阿柔比星(5~7)mg/(m2??d);待最末一次注射阿糖胞苷之前12h停止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3 疗效评判标准本次疗效观察标准采用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其中标准等级为症状完全缓解(CR)和缓解部分症状(PR),以及无效(NR). 1.4 统计学处理文中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X±s)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且应用X2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比较,观察组16例症状完全缓解,6例缓解了部分症状另8例无效,对照组6例症状完全缓解,5例缓解了部分症状另19例无效,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缓解率73.33%,高于对照组36.67%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7例(23.33%)发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11例(36.67%)发生血小板<20×109/L,2例肺部被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症状均好转,2例肛周脓肿患者在应用抗生素联合局部中药外敷治疗后,肛周脓肿症状已改善.对照组18例(60%)发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 109/L,20例(66.67%)发生血小板<20× 109/L,9例肺部被感染,7例肛周感染.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由于老年AML患者承受化疗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差,另外造成预后差的原因还有多药耐药基因高表达的因素.针对AML 的诱导化疗应用CAG 方案,
疗效和临床耐受程度方面均有良好表现.治疗方案中的Ara-C和Acla 以及G-CSF,对于白血病细胞周期各不同环节分别有作用,其整体配合效应临床反应较好.作为肿瘤化疗诱导剂的G-CSF ,其被应用于治疗中时能增敏白血病细胞对Ara-C 和Acla的细胞毒作用;临床应用其增敏效果主要是:G-CSF 能推动G0期细胞走向G1期,从而增加S期细胞数量,这样讲诱导白血病细胞更多的凋亡,对于Ara-C 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也有大幅减弱的作用,同时Ara-C 的细胞毒作用也能有所提高[3].作为嘧啶类周期特异性抗代谢药物的Ara-C,对S期细胞有非常敏感表现,并能抑制G1/S及S/G2的转换;Ara-C 经脱氧胞苷激酶在体内催化成二磷酸阿糖胞苷或三磷酸阿糖胞苷后,能对DNA 多聚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并在对DNA 合成产生影响同时干扰细胞增殖,还将通过在DNA 螺旋中渗透对其复制给予干扰,致使细胞死亡[4].Acla作为蒽环类亲脂性第二代抗癌药物,能在快速转运进入肿瘤细胞内同时保持其高浓度,并能广泛结合DNA 螺旋的碱基和氨基以及磷酸基,在构成固定复合物后致使其裂解不可逆的DNA 螺旋,
进而对DNA 和mRNA 以及蛋白质合成起到抑制作用,该药在低浓度时便具有诱导分化性能[5]本文中应用CAG方案治疗疗效确切,不仅不良反应率低而且骨髓抑制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于身体状况和骨髓增生都不尽理想的老年患者,该治疗方案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 冯锐,张海霞.CAG 方案初治22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 肿瘤学杂志,2014,20(8):685-686. [2] 王仕军.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采用CAG 方案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8):81. [3] 刘静.CAG 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120-121. [4] 徐征.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 2015,23(1):169. 5] 季征,冷青,张桂敏.等.CAG 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70-2971.
论文作者:余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细胞论文; 老年论文; 患者论文; 白血病论文; 方案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