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发展历程与特点_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论文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研制的过程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览论文,中国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核心期刊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04)05-0013-05

核心期刊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应用研究领域。一般对核心期刊的描述大体是:如 果把学术期刊上的专业论文数量,按降序排列,可以划分出对该专业最有贡献的核心区 和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相继区域。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 ……的关系。第一区载文密度最大,称为核心区域(nucleus),在核心区域的期刊被视 为该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即刊载某一学科大量论文的期刊,是该学科载文量离散分布 中的核心期刊。除了专业论文外,在引文及其他的相关统计中也证实了类似效应的存在 。从这一基本分析出发,核心期刊研究产生出诸多公认的定律和数学模型,并以大量统 计分析证实了核心期刊的客观实在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 (以下简称《要览》)是在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项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 刊的统计与分析”基础上编制的,以下谈谈其核心期刊的选择方法和特点。

一、核心期刊常用的统计方法

核心期刊指标的测定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以数量为标准的统计方法

以数量为标准的核心期刊统计方法主要指期刊载文量统计法。期刊载文量(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又称期刊发文量,即在给定时间内,期刊登载论文的绝对数量。 美国数学家洛特卡(A.J.Lotka)把给定时间内科学工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比率称为“ 科学生产率”(scientific productivity),以之作为评价科学工作者对科学发展所做 贡献的指标。载文量统计法以相关学科的期刊论文数量为统计依据,统计期刊信息量的 大小,进而测定科研“产出率”的高低。载文量法还可以取其相对值(即某期刊学科论 文数量/某期刊同时期全部载文数量)进行统计。用单一的载文量统计方法筛选出来的核 心期刊,一般数量比较大,适用于专业文献资源和文献型数据库的期刊收集工作,不太 适用于期刊质量的判断以及综合性期刊的筛选。在文献量飞速增长的今天,载文量统计 已不宜单独用作核心期刊的评选指标。

(二)以质量为标准的统计方法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期刊的质量是通过相关的量化指标来测度的。一般有以 下几种方法:

1.摘转量统计法

在编制文摘类学术刊物时,编者会挑选比较好的论文作为报导和检索的对象。这个优 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期刊论文质量的认定过程。按期刊论文被摘次数的多少或被摘 率的高低来筛选核心期刊,被称为摘转量(或称文摘量)统计方法。这种方法便于操作, 在某些方面可以比较快地反映期刊的质量水平。但是由于摘转刊物和摘转选编者的水平 和视角不同,以及选题内容不同等原因,摘转量的统计结果会与期刊的实际水平有出入 ,也会因选编者的误差而漏选、误选。摘转刊物上的论文包括了一些报导新题材和新观 点的文章,以及稀有研究种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并非都是优秀论文,因而在使用摘转量 统计法时应区别对待。

2.流通率统计法

流通率统计是指对借阅期刊的次数、复印次数、网上电子期刊论文的浏览和下载次数 等等的统计。这些统计结果能够直接反映期刊的被利用程度。流通率高的期刊,通常被 认为是受读者重视的质量较高的期刊。根据期刊流通率的高低来确定馆藏期刊,有利于 优化期刊资源。作为质量的评价指标,它对核心期刊质量的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 由于流通率数据较难收集齐全、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各有局限,因而流通率统计目前很 难全面反映期刊的质量状况。

3.引文量统计法

引文分析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学 术期刊及其论文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 献计量研究方法。它包括期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一系列质量指标,可以系统地反 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其中的引文量统计法用于核心期刊的测度有较大的可信度, 是公认的有效方法之一。当然,引文量统计结果的准确程度有赖于期刊著录的规范化程 度和统计源收录范围的规模和代表性。

(三)综合统计法

综合统计法是指综合上述多种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分析、模糊数学分析等综合处理方 法处理数据,以期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结果。在综合统计中,各种评价指标的有机结合 和合理使用是统计结果准确性的基本保证。

(四)累计百分比筛选方法

核心期刊评定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之一是累计百分比法。具体作法是,将某一学科或 领域的期刊按相关载文量或被引频次多少递减排列,然后依次累计期刊的载文量或被引 频次,并求出期刊的累计载文量或累计被引频次与所统计的全部期刊总载文量或总被引 频次的百分比,一直达到选定的累计百分比值为止。这时可以认为前若干种期刊是核心 刊。通常这个百分值要达到70%或80%,所以这种方法也被称为“70%”或“80%”法。

二、《要览》采用的统计方法

核心期刊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形式,《要览》将其定义为: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 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 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根据这种定义,核心期刊评选的原则是选出那些在某学科( 或某领域)中的学科论文较多和使用频率较高的少数学术期刊。这个定义可以分解为几 个简单的概念:1.核心期刊是以学科为基础产生的;2.核心期刊数量比较少;3.核心期 刊的认定主要依靠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测定。

《要览》主要采用综合统计法,以期刊论文的各类量化指标来测定期刊的“论文产出 率”和“学术影响力”。特别是后者,对于作者、读者和科研工作选择期刊有较强的参 考作用。《要览》采用的以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统计方法,主要 是以引用分析为主导的综合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力求突出重点,以期刊引证报告的评价 指标作为统计主体,同时注意指标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与其他参考指标的有机结合 。在核心期刊的数量界定方面,主要依靠“被引频次”指标来统一度量,在生成分学科 引证报告的“综合评价值”方面,主要以加大“影响因子”和“被引量”指标的权重来 突出重点。其主要特点是从文献利用和被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期刊。这个方法也可 以理解为是循着期刊的实际应用过程来统计期刊影响力的:测定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就 是找出作者或读者在撰写或阅读某学科的论文时(作为一个集合)使用了哪些期刊,再从 这些期刊中找出那些最为常用的期刊。见下图:

这个简单的模拟图表示作者(或读者)一般总是从学科角度进行利用和查找期刊论文的 。这些期刊论文分布在以该学科专业期刊为主的各类期刊中,因而从某学科论文(作为 一个集合)的引用(或施引)角度来分析期刊的学科使用率,更符合实际的应用情况。《 要览》中的各个期刊引证表便是以上述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与之相比,那些先按期刊的 类别区分出专业期刊和综合性学术期刊,再以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指标确定核心期刊的方 法,比较简单易行,但统计结果和作用与上述方法有较大区别。

上述方法的具体的统计步骤如下:

(一)确定各学科的期刊引证表

1.统计出各学科的引证期刊

在核心期刊的统计过程中,载有某学科论文的期刊和被某学科论文引用过的期刊,称 作该学科的引证期刊。这些引证期刊按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该学科的专业期刊、其他专 业期刊和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们的集合形成学科引证期刊表。

2.确定这些引证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并赋予权重值。

统计过程中的每种期刊的评价指标包括:

(1)期刊总被引

指某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所登载的全部学术论文被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期 刊学科总被引”则指其被来源期刊中某学科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

该指标显示期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要览》选 用三年的总被引频次意在加大被引频次的时间跨度,增加统计的相对准确性。

(2)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 = 某年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前两年该刊发表的论文总数。

期刊学科影响因子 = 某年某学科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前两年该刊发表的论 文总数。

期刊影响因子可以消除由于载文量不同所造成的对期刊被引率的影响,进而对不同期 刊的引用情况进行比较。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3)期刊即年影响因子

期刊即年影响因子 = 某年该刊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该刊该年发表的所有论文数。

期刊学科即年影响因子 = 某年该刊发表论文的被某学科论文引用次数/该刊该年发表 的所有论文数。

即年指标是衡量一种期刊引用的速度的指标。也就是文章发表当年期刊的平均被引用 数。

此外的评价指标还有:“学科自引量”、“学科载文量”、“引文率”、“摘转率” 。其中“学科自引量”表示期刊的交流程度,“学科载文量”表示期刊的学科论文产出 量,“引文率”(参考文献量/载文量)表示期刊的施引程度,在一定范围中反映期刊规 范程度和学术含量,“摘转率”表示期刊受重视的程度。

在进行分学科统计中,期刊的学科评价指标是最为重要的,但考虑到学科的交融性和 学科分类的误差,期刊的整体评价指标(如期刊总被引,期刊影响因子)也被用作学科统 计的辅助要素。其他评价指标则被作为参考指标。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赋予这些 评价指标或评价因素相应的权重系数。

(二)确定各学科的核心期刊预选范围

核心期刊的数量界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览》的界定原则是,当引证表中的 评价指标“学科总被引累计百分比”达到85%时,其相应的期刊数量成为核心期刊预选 范围。由于各学科的载文、被引和期刊数量的不同,这个范围也有相应的波动。经过专 家论证后,一般的核心期刊选择范围在“学科总被引累计百分比”的70%左右。

(三)专家论证

把核心期刊的预选表送专家评审。专家参考综合评价值的情况,主要从定性的角度, 即从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期刊对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等综合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 参考期刊的其他一些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如:期刊的获奖情况、编辑水平、作者构成情 况。把这些专家的评分值输入计算机统计程序作隶属度处理,之后将专家评分值加权0.2,再将学科引证表中的“综合值”(综合评价值)加权0.8,两者相加后按数值大小递减 顺序排列。这样的权重的分配,旨在体现《要览》重视以量化分析为主的评审原则。

(四)专业期刊与综合性学术期刊分开统计

根据期刊使用者的习惯,专业期刊与综合性学术期刊分开统计有利于实际应用。因而 ,在分学科引证期刊的统计过程中,专业期刊单独列表统计,综合性学术期刊按特定指 标另行统计,其他专业的期刊各归所属学科进行评选。最后,《要览》各学科的核心期 刊只列出专业核心期刊表。如果使用者需要了解专业核心期刊以外的期刊,可以参考分 学科的期刊引证表。

综合性期刊的主要特征是其载文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因而不宜在分学科的统计中 认定它的整体学术影响力,也不宜于加入期刊载文量指标进行统计。综合性期刊历来是 核心期刊分析的难点。

《要览》对综合性期刊的主要评选方法是:

1.采用期刊总体指标并参照分学科统计方法进行评测

综合性学术期刊之间的主要可比性体现在期刊的使用率上,因而,期刊的被引频次和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摘转率等等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2.综合性核心期刊在分学科统计中的位次分析

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各学科统计中的位次表明它在该学科的地位。某综合性学术期刊的 高位次学科越多,表明它在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评选中的重要性越大。《要览》在评价综 合性学术期刊时重点参考了这一指标。

3.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数量界定

综合性核心期刊数量的多少,主要依靠在分学科统计中进入核心期刊数量范围的综合 性学术期刊的总数来确定,同时参照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累计百分比的数值作调整,最后 请专家评审后作数量调整。

三、核心期刊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选择方法和步骤,最终评选出了344种期刊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要览》(2004年版)的核心期刊。就研制过程和评选结果看,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

(一)分学科统计的核心效应比较理想

核心期刊的分学科统计方法有多种,选取的指标也各不相同。《要览》采用的是从文 献利用角度,以期刊的学科被引为主,以期刊的整体被引和学科发文为辅的统计方法来 测度期刊的学科核心地位,其结果的核心效应比较突出。这种方法中的“学科被引”, 主要指在给定时间内某期刊的全部论文被某一学科论文集合所引用的程度。这里使用的 概念是“期刊的全部论文”而不是“期刊的学科论文”。因为作为施引主体的“某一学 科论文集合”所引用的某期刊论文在学科上具有不确定性,即所引用的并不一定都是本 学科的期刊论文。“期刊的学科被引”这一指标意在反映期刊在某学科中的使用率。

下面用法学专业核心期刊的三种评价指标作进一步说明:

图2中的左、中、右三条曲线分别为期刊的学科被引频次、期刊的学科载文量和期刊的 整体被引频次累计百分比曲线。纵坐标为曲线的累计百分比刻度,横坐标为期刊的累计 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学科被引累计百分比”达到70%时,期刊数量为19种,核心效应 最为突出。而相同的累计百分比,“学科载文量累计百分比”对应的是87种,“期刊被 引累计百分比”对应的是124种。显然,以期刊的“学科被引累计百分比”界定核心期 刊数量,集中效应比较明显。此外,在确定期刊的综合评价值时,还要考虑增加另外两 条曲线的比值。

(二)综合性核心期刊有较为明显的学科特点

从使用角度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利用价值在于它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因而不宜 在分学科的统计中确定它的综合影响力。《要览》确定学术期刊的类别时主要参考期刊 论文的学科构成并从学科特点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下面列举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的两 个学科构成表: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发文和被引涉及19个学科,其中被引频次比 较高的7个学科依次是经济学、法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表中的 六项评价指标是该杂志在分学科引证表中的指标,我们可以据此推算出该刊在该学科中 的位置。也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前三项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后三项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如果第五项(“被引位次”)数值小而第六项(“载文位次”)数值大,则可能说明该刊 在该学科的发文少而被该学科的论文引用多。

表2:《经济研究》杂志的学科构成

学科分类

学科总 被引 被引累积 被引学科年均

被引 百分比 百分比 位次 载文量

经济学 5844 10.88% 10.88%

1123

法学 109

0.63% 74.75%

251

政治学71

0.88% 34.33%

202

教育学60

0.49% 67.65%

361

社会学27

0.89% 58.33%

251

新闻学与传播学 7

0.14% 89.17%

692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5

0.02% 98.19%

122

1

表2说明《经济研究》杂志的发文与被引涉及7个学科,经济学科的比重占绝对优势, 专业性杂志的学科特征非常明显。

根据入选的综合性核心期刊分析,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引证表中综合评价值较高的期刊 在分学科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即该期刊处于分学科核心期刊范围的学科数量较多。例如 表3的各综合性核心期刊中含有较大的核心区学科数量。

表3

刊名 核心区学科数量

中国社会科学

1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天津社会科学6

学术月刊7

社会科学战线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7

读书8

文史哲 7

江海学刊7

学习与探索 6

国外社会科学7

思想战线6

江汉论坛6

社会科学研究6

(三)专业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不平衡

根据学科总量分析,学科分布对认定核心期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学科发展的程 度不同,专业核心期刊呈现不平衡分布。以下是《要览》中专业核心期刊与核心期刊的 预选期刊统计结果的学科分布图(图3)。

图3纵坐标表示核心期刊的预选期刊与专业核心期刊的数量,横坐标为学科名称(包括 综合类)。其中,分学科核心期刊的预选期刊数量为被引累计量达70%时所对应的期刊累 计数量,总数为716种;专业核心期刊数量为最终核定的数量,总数为268种。从图3的 对比数据看,有些学科的专业核心期刊核心效应非常明显,例如法学、体育科学、心理 学、语言学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有些学科则比较特殊,如宗教学,涉及专业论文 的期刊较多(38种)而专业研究期刊较少(2种)。上述专业核心期刊的学科特点大体反映 了我国各学科期刊现状的集中和分散程度。

(四)核心期刊的特定适用范围

任何的评价系统都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核心期刊评选也不例外。从《要览》的研制 方法和评价指标分析,根据以引用率为主的期刊使用率高低来判断期刊的影响力,进而 判断期刊的学术质量,决定了它的特定适用范围,例如,适用于读者和作者据此选用和 浏览期刊,以及馆藏和文献型数据库的选刊。应该说它带有重应用而轻评比的特点。核 心期刊的评选虽然包涵了对于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的评价,但还不能算作期刊的综合评 价。一般说来,优秀期刊的评选应包括政治质量、学术水平、编辑质量以及出版发行状 况等其他指标,注重期刊本身的全面质量。而核心期刊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的一种应用研 究,主要是从使用角度分析核心期刊作为一个集合在特定学科范围所起的作用,并不是 从多层次、多角度(或按部门、按地区)对每种期刊作优选比较。由于核心期刊的界定要 服从集中分散定律,因而即使某些学科的优秀期刊很多,也不可能都进入核心区范围; 有些小研究领域的优秀期刊,如果放在大学科中评选会因其使用率相对不高而排不上队 ,如果按小学科或小专业领域分析则会由于无法确定期刊核心区的存在而落选。结果是 核心期刊不一定包括全部的优秀期刊。此外,核心区与非核心区没有绝对的界线,处于 界线边缘区域的期刊水平一般相差不多。因而,在使用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时应注意其 局限性,并注意与具体的评价体系相结合。

收稿日期:2004-05-12

标签:;  ;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发展历程与特点_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