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226100)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企业早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随着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的爆发,内控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更是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探讨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建立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内控制度
一、内部控制概念的历史
内部控制的概念已经经历了将近70余年的发展过程,从最初提出“为保证单位内部的资产安全及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设计和采用的各类措施和方法”的概念开始,经过几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到目前已经演化成“内部控制为企业和单位全部业务流程所关注,对企业和单位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全控制,全员参与为实现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可信性、对相关法令的遵循等组织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动态过程”这个概念模式。
内部控制的5大要素:构造控制环境、评估控制风险、改善控制行为、完善信息交流、监督执行结果。
内部控制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人和人所进行的活动的控制的研究,是通过各种专门手段和方法对人的行为控制,确保企业的各类行为按照企业受托责任进行,合理地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目前内控制度的现状及其特点
目前,我国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海外上市进行筹资,按照国外证券监管法规的要求,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合规性审计已经作为企业上市的必要条件,若企业想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必须按照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SOX法案规定的内控模式建立内控体系并聘请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规性审计,如中石油等大型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就是如此,这些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环境的压力下,它们内控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国仍有许多国内企业的内控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如下: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如人意,公司章程大多照抄《公司法》,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套班子一套人马”,责、权、利的划分形同虚设。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没有形成的很好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
(二)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从公司内部看,经营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再者,企业员工素质低下。在知识经济时代,单一的知识已经不能胜任关键岗位的工作了。但从我国现状来看,财会人员的素质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柄双刃剑,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阻止企业的衰败,同时也可能将企业推入困境。例如,1997年初,郑州亚细亚集团新任董事长对集团进行调查时,发现郑亚集团机构根本无人主持运作,管理者忙于私事,有的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把家属送出国,随时做好离开的准备。这种不健康的风气阻碍着企业的发展,阻碍着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这虽是一个特殊案例,但这种现象在我国还颇具普遍性。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从法国兴业银行的案件,我们看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内部控制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要求内部控制理论必须随之发展。
(一)知识经济带来了内部控制理论墓本原则的根本变革。
在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愈来愈不稳定,其变化不仅无法控制,而且难以预测,这些应对环境变化的适时调整是难以从历史经验中找到现成答案的。因此,未来的内部控制应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行权变控制和分权控制。
(二)知识经济使信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更加明显。
信息与沟通系统是否良好,决定着企业能否收集到大量及时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能否实现信息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和交流,能否率先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占领市场至高点,把握先机,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开放的资讯与沟通系统,是其他一切控制运行的平台,应当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效果影响更大,并升华为企业文化。
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对变化做出敏捷迅速的反应,这都迫使企业不得不减少管理层次,进行分散决策,留给员工更多的自主空间。企业应该通过主动建立和加强良性的控制环境,引导、激励人们正确地履行责任,实现企业的目标。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国内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存在重大隐患,严重冲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针对国内企业内控的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优化内控环境
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在有效的控制环境中,管理层的经营方式和思想理念十分关键。管理层应该深入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熟悉财经法规知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规范会计核算和监督程序,设置符合规范的审批权限,各种手续简优;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各部门人员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合理分工。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机构,积极安排组织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等,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公司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内部审计。
(二)内外部审计制度同时实施
企业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还要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确保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内部审计应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强化监控,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另一方面,加强外部审计。政府监督部门和中介机构也应该发挥自身作用,实行有效地约束,及时纠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国家应对企业的进行严厉的监管。
(三)设计有效的控制活动
首先,企业应当构建科学的职责分派体系,将不相容职务分派给不同的员工,定期轮岗,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制定一套员工行为准则和业务操作流程,各部门人员负责本部门业务活动,对其绩效分析、复核和检查;对企业资产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设备和存货等其他资产的实体安全,实物资产应当配备专门人员对其定期或不定期与会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核对清查和盘点,对于易发生毁坏的重要物资要进行相关的财产物资保险。
(四)创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
企业应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确保每位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控执行情况了解掌握,便于员工更好地完成任务。企业应该引进和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对信息及时识别、获取和加工,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五)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应该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准确确定关键控制点,合理评估各种影响因素。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从定制好企业的工作目标开始,找出风险水平较高的,阻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可控因素。企业明确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做出合理的预测,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如重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各项成本的预算。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配套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实际的业务工作中,我国企业应不断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水平和执行效果,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优良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运行,提升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宏观调控的进行
通过简要分析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我们看到,内部控制的加强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单个企业就能够做到的,国家应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全国的企业重视、研究内部控制的环境,并加强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立法工作,使得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李荣梅,陈良民.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夏恩,桑德.会计控制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杜,2000.
[3]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
[4]郑海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J].会计研究,2004,(12).
[5]林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7,(7).
[6]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困境及路径选择[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8,(1).
作者简介:钱永娟(1981年11月—),女,2005年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本科学历,江苏苏州人,现居住在苏州,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为企业管理,研究方向为宏企业管理方向。
论文作者:钱永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企业论文; 环境论文; 制度论文; 会计论文; 内控论文; 管理层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