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下,社会和人类的生活实现了快速进步,电力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主要生活能源,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对电力的需求愈来愈多,电力建设项目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电力线路的常遇故障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做好电力线路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措施,以供相关同行作参考。
关键词: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和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线路安全施工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力线路正常运行,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意义。由于电力线路点多、线长、面广,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对整条输电线路产生重大影响,轻则整条线路停止正常运行,重则影响局部设备非正常供电,更严重的后果即导致整个输电系统瓦解、设备受损,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就需要在电力线路的安装和维修过程中确保其安全施工,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从而使其能够持续稳定的对用户进行供电。电力线路正常稳定的运营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电力线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就需要进一步对电力线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知道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提出必要的改进维护措施。
2.1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欠缺
目前的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管理制度缺陷,诸如安全法制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1、现许多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人员设置不合理等情况。施工企业为节省经营成本,往往现场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如现场安全员、工作负责人、现场施工人员及项目资料员等为同一人。2、安全管理人员设置与施工项目需求不符。3、安全管理人员未具备相应安全管理资质,未持证上岗等现象。由于很多大型企业内部机制问题,导致相关管理条目难以贯彻,面临施工现场的许多突发状况难以做出及时的应对。也存在一些小型企业为节约施工成本并不设立安全管理岗位的情况,这种因为自身效益问题导致的安全管理缺失在实际施工中屡见不鲜,成就了一部分安全管理乱象。此外,由于我国颁布的许多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使得施工企业有空可钻,这也极其不利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已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会出现查处不明的情况。
2.2安全责任不到位
在电力线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必须落实和完善施工安全责任。然而,安全责任的执行并不足以用于电力线路施工。其中,电力线路建设审批部门的责任仅为项目批准,对投资于电力安全运行管理上的资金在项目总投资中的占比无权审批,这就做成项目用于安全措施的资金不落实,这往往使得电力施工企业为节约费用,很多安全措施现场未落实。其次,在电力线路监管部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监管是不够的,只是停留在形式的水平。此外,负责电力线路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也负责安全生产,但他们更注重标准项目,不重视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2.3电力线路施工企业及工人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在电力线路建设方面,对人力的需求大。由于施工地点多为繁杂场所,往往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施工,只能用人手进行开挖。因此,施工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大量雇佣外来务工人员。然而,农民工本身安全意识淡薄,很多未进行过安全培训就上岗,他们对电力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了解,往往出现盲目施工、野蛮施工等行为。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工人对电力线路建设施工安全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对安全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更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此外,电力线路建设承包商没有组织落实工人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因此,电力线路工人很难正确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来源。即使经过安全培训,形式化也很严重,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导致电力线路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
2.4安全教育缺失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非常特别,因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且文化层次低,很多施工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年纪较大,很难进行他救和自救工作,不利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另外,施工单位不重视违章处理和安全教育,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电力线路设置不合理
我国电力线路的设置多是以直线到达电力使用企业的路线为设计路径,时间一长,缺点就突显。电力线路重叠,投资重复,变电站设置位置不合理等,使电力线路交叉,供电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较严重。
3做好电力线路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措施
3.1调整优化电力线路设置方式。
通过地域网格化供电方式,优化供电线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实用性。首先,对整个地区的电力需求进行整体考虑,提前规划和投资。其次,对现有的变电站设置进行优化改造,对设置不够合理的进行调整,增加变电站设置或对原有变电站进行改造。对滞后或用电增加的新规划区,需要政府与电力部门加大力量做好沟通,提前做好本地区的用电企业需求预测并做好供电设施的规划适度超前。
3.2建立健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是发生安全事故最大的因素。为了提高电力施工的安全,电力施工企业必须根据现场的条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纸面上,同时要配备经过专业训练的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从而给现场施工人员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真正的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更好的规范施工每个人的安全行为。另,施工企业要设立班组的站班会制度。每天要对施工班组进行班前会。落实当天各项安全措施,说明工作地点的存在的安全风险等;下班前组织班后会制度,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小结,安全员对全天工作过程中发生的违规操作进行及时通报,使全体班员得到及时警醒。
3.3加强电力建设安全质量监督
为了确保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落实到位,我们需要对电力施工进行监管。电力工程单位只有加强施工的安全监管,才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减少危险的发生。在电力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方面的排查,尤其是容易发生危险的环节,要重点检查,在整体上排除安全隐患。在电力施工过程中,每天都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环境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要立即停止施工,排除安全隐患后再开工。对工程安全管理进行监督,要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态度,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到底。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在施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排除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以此检查施工的各个环节,排除安全隐患;保护好用电设备,防止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电,着火等危险。在使用某些重要设备时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从旁指导,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指正。如果有些设备长时间不用要及时的进行拆除,减少施工的占地面积。
3.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按照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原理,电力工程施工企业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如果他们自己没有主动地安全意识,那么不管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多好,都无法解决安全问题。因此要告知施工人员现场施工的危险,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代清楚,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认知程度。更要针对不同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安全培训,交给他们在施工要随机应变,灵活应对各种情况。通过加强操作技能,能够以更规范的方式开展各项建设活动,能够及准确、及时地应对安全事故,减少安全事故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的施工,对施工人员进行非法作业必须严惩,并在整个企业内部进行通报批评,发挥特殊作用。为使员工的良好表现,应给予适当的激励,以指导形成良好的施工实践。
3.4电力工程中存在的一些违章行为一定要严厉查处
在对电力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因为该建设工程的量较大,承包单位相对较多,施工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进而给电力工程建设留下了安全风险。尽管发生违章不一定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但是事故发生必定存在违章的现象。因此,应当结合以前电力工程建设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中积累经验,不断地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工程当中安全问题的科学预测。于此同时,对电力工程建设当中存在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查处,进而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线路与用户密切相关,承担着向用户分配以及输送电力的任务,一旦电力线路出现故障,那么就会直接导致用户停电,给居民和企业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虽然现阶段在安全施工管理方面己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要研究更多科学合理的方法,维护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在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仔细全面地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电力线路的安全施工管理,不断提高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
论文作者:蔡汉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电力线路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发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