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燕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韩店镇卫生院 山东 邹平,256200
摘要:目的 探究四逆汤中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药效成分变化的规律。方法 选取甘草单煎液、甘草附子合煎液、四逆汤以及甘草干姜合煎液四种作为供试品,利用HPLC对甘草中的四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测定。结果 甘草与不同药物进行配伍以后,四种药效成分的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四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全都为四逆汤<甘草附子合煎液<甘草干姜合煎液<甘草单煎液。结论 甘草与干姜配伍以后,甘草的药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下降,为甘草能够缓解干姜的烈性提供有力依据;甘草与伍附子进行配伍以后,甘草的药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下降,为甘草解附子毒提供有力依据;甘草与附子以及干姜一同配伍以后,甘草的药效成分含量大量下降,表明四逆汤中的三味药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药效。
关键词:四逆汤;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药效成分变化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深入探究四逆汤的配伍机制,现以甘草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药效可以分为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以及异甘草素为指标,对甘草在配伍前后的药效成分的变化情况充分的分析,为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选择
LC-200高校液相色谱仪(上海米青科实业有限公司);ANDHR系列电子分析天平(日本)。
甘草苷(CAS号:551-15-5,纯度超过98%);甘草素(CAS号:578-86-9,纯度超过97%);异甘草素(CAS号:961-29-5,纯度超过98%);甘草酸铵(CAS号:53956-04-0,纯度超过99%)。甲醇与乙腈都为色谱纯,水属于超纯水,其他试剂全都为分析纯。白附片、干姜以及炙甘草都来自于四川省荷花重要饮片有限公司,经过相关学者坚定全部满足《中国药典》中的有关标准[1]。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以及异甘草素的色谱柱均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速均为1ml.min-1;进样量都为10μL;柱温都为30℃。其中甘草苷与甘草酸的流动相为0.05%磷酸水(A)-乙腈(B);甘草素以及异甘草素的流动相为0.5%冰醋酸(A)-乙腈(B);甘草苷与甘草酸的梯度洗脱为(0—10min,81%A;8—10min,81—77%A;11—20min,77—76%A;20—43min,76—50%A;43—45min,50—0%A,44—50min,0—81%A);甘草素以及异甘草素的梯度洗脱为(0—10min,80—54%A;10—20min,55%A;20—30min,55—30%A;30—35min,30%A,34—40min,31—80%A);甘草苷与甘草酸的检测波长为250nm,276nm;甘草素以及异甘草素的检测波长为276nm,370nm。在以上色谱基础上,样品中的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以及异甘草素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相同,成分色谱峰可以实现较好的分离。
2.2 对照品配制溶液
精确称取适量苷、甘草素以及异甘草素,并分别放置在10ml的量瓶里,加入适量甲醇溶解并规定容量在制定刻度进行摇匀,配制1ml含有甘草苷1.018mg,甘草素0.334mg,异甘草素0.138mg的溶液。精确称取适量酸铵放置在5mi的量瓶里,加甲醇溶解在规容量的刻度并进行摇匀,制得1ml中含有甘草酸铵2.049mg(合为甘草酸2.007mg)的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情况
甘草单煎样品:称取75mg的炙甘草饮片,放置在圆底的烧瓶中,加入8倍的水进行半小时的浸泡,回流提取,在煮沸后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小伙微沸,趁热进行过滤;3次提取,并滤液,减压浓缩到适量,加水保持容量为100ml。精确吸取2.5ml,加水保持到25ml,吸取5ml,进行5min的12000r.min-1的离心,采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或取得上清液。
甘草附子合煎样品:称取75g的白附子饮片与甘草饮片,方法同上。
甘草干姜合煎样品:称取75g的炙甘草饮片与50g的干姜饮片,方法同上。
四逆汤样品:称取75g的白附子饮片与炙甘草饮片,与50g的干姜饮片,方法同上。
2.4 线性关系考虑
根据所述对照品溶液进行稀释,各个对照样品溶液有留个浓度,得到质量不同的对照品溶液[2-3],分别取各浓度的对照品溶液10μl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根据色谱条件对峰面积进行测定。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曲线设置,获取回归方程与有关系数,见表1。
2.5 测量样品的含量
选取不同药材饮片,根据上述制法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制备,各个样品平行三分,根据色谱条件进行有效的测定,并将每个供试品中的四种药效成分的含量与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计算,见表2、表3
3 结果与讨论
甘草与不同药物进行配伍以后,四种药效成分的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四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全都为四逆汤<甘草附子合煎液<甘草干姜合煎液<甘草单煎液。甘草与干姜配伍以后,甘草的药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下降,为甘草能够缓解干姜的烈性提供有力依据;甘草与伍附子进行配伍以后,甘草的药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下降,为甘草解附子毒提供有力依据;甘草与附子以及干姜一同配伍以后,甘草的药效成分含量大量下降,表明四逆汤中的三味药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药效。
参考文献:
[1]彭伟,蒋燕萍,傅超美等.四逆汤中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药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84-88.
[2]王晓莉,巩丽丽,容蓉等.3种方法制备的四逆汤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6):71-74.
[3]杨玉琴,粱光义,秦利芬等.不同制法四逆汤中甘草苷含量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4):40-42.
论文作者:崔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甘草论文; 药效论文; 干姜论文; 附子论文; 成分论文; 含量论文; 饮片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