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薛琦,王韩伟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薛琦,王韩伟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电能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随着用电量的剧增,电网所承担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整个电网始终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就需要加大对其变电站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借助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方式增强整个电网的运行能力与效率。但是,当前变电站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管理与维护效率及能力的优化,因此,电网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变电站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管理成效及维护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与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加速,对电力的需求逐步扩大,供电矛盾日益突出,不论是农村供电,还是城市供电,都遭到了严峻的考验。不得不说,从某种程度来说,对电力的需求已经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在电力需求紧张的今天,如何解决电力配送和供应问题,成为消除供电矛盾的一个突破口。

1 变电站设备运行的方式

基于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其复杂性。从总体看,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它综合了很多技术性的理论与实践。在工作中对运行的状态进行分析更是特别重要的工作,它的运行参数影响着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其参数是体现运行状态的最佳数据,能够及时捕捉运行的问题,为变电站的运行提供安全性的参考与依据。对于重要的用户而言,应选择双回路的供电方式,当某一电源线路在发生故障时,利用备用的电源线路来维持其正常供电;在制定变电设备运行与工作的模式时,需要考虑相关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以及有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以便在短时间内恢复变电站的供电。

2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2.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所有灾害因素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其具有频繁发作性与严重破坏性,对变电站的风险干预程度非常高。例如强风、暴雨、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会对变电站设备以及线路造成严重的破坏,轻则造成片区供电异常,重则导致整个变电站运行系统的瘫痪,给管区生活、生产造成不可估灭的影响。与此同时,因为自然灾害破坏影响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后需对设备与线路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检查,此检查周期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会对变电站负责范围内的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变电站事故发生后,运行维护人员需及时出动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查维修,在如此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维修施工,更是对工人的人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2 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作为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流程操作,确保检修故障的解决及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操作人员按照自己的经验检修,并没有按照流程操作,不仅造成了二次检修,甚至出现重大隐患。在利益面前,有些操作人员在更换零件过程中出现多报多拿,随意使用老旧淘汰零件的情况。这些做法为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在操作设备时,操作人员没有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特别是当出现重大事故时不能熟练操作设备,进而出现设备老化问题。变电运行的管理者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和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技术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3 完善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措施

3.1 制定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与应急措施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控性与不可避免性,但可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将其对变电站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电站设计建设初期,就应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考察,评估变电站今后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地质因素特点制定维护措施。例如变电站所在地降雨量较为丰富,变电站设备需设置防雨水保护措施与密封措施,如采用瓦斯继电器、密封端子箱与机构箱,防止遇水进入设备造成线路或设备供电故障;而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场区,变电站应加强检测防汛设备,收集足够的防汛信息并考核变电站的防汛能力,以在汛期有足够时间设定应对措施;同时,确保场区周围沟渠的排水能力与设备线路防水措施,保证变电站有足够的维修能力,为此需购置安全器械工具以及在特殊天气维护人员的足够配备。而如场区易遭受暴风甚至台风侵袭,变电站外围就需设定强力的加固措施,如变电站外围增设钢筋护栏、线路沿途铺设加固保护层等措施。

3.2 加强运行维护技术的应用

直观法的维护技术。对维护技术进行分析,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根据设备产生故障的外观进行直接的观察法,听、闻与看是最基础的维护方法。在设备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有部分导线可能与螺钉之间发生电火花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可直接判断是变电设备的某一导线松动,需要及时绷紧导线:在开关的闭合电路中,设备如果在触点处发出电火花,就证明该电路已经短路了;如果在按开关之后,设备没有运行的反映,就证明线路可能存在断路的现象。如果设备使用的电路如果存在运行的异常,就要对设备以及线路进行整体的检查与维护。

仪表诊断法的维护技术。变电站设备常见故障主要有:短路、断路、过载以及接地等,其中短路是障碍出现最多的种类。造成这种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触点的虚焊、导线出现断路或松动以及接触不良等而引发的设备运行障碍。当遇到类似这种障碍时,可以应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电阻、电流、电压等参数测量,测量电路两端对地电压是最常用的诊断方式,可以快速找到故障点并更大限度地避免越级故障。再比如利用红外测温成像仪能清晰地观察到运行中设备的工作温度,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过载或者发热现象。

隔离法的维护技术。在无法快速查明故障产生的原因时,应正确将故障完全隔离,确保其他完好电路的正常运行,再将记录详细信自、报告给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停电详细检查,这就需要变电站人员做出正确判断,并进行正确的停电倒闸操作来隔离设备。

3.3 定期维修变电设备

对于变电站中经常出现和使用的一些设备,要定时维修和维护。此类设备包括以下几种:①变压器。变电站的核心设备是变压器,其安装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安装人员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并做好安全措施。②电力电缆。电力的输送离不开电力电缆,它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脉络,电缆的铺设需要在外界环境中进行,那么天气情况就决定了对电线的维护要在室外操作。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大风、大雪以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电缆造成的影响。外部条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电缆的传输功能。③电湿器。电湿器的安装维护必须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潮湿会引起漏电,可能会烧坏设备,所以要做好防潮、防尘措施。④避雷器。避雷器的作用是对雷雨所产生的雷电及电力系统操作中产生和出现的电压能量进行释放,保护电气设备不因瞬间过电压而受到危害,同时又能截断续流,防止出现电路接地短路。

总而言之,在变电站运行中,管理及维护是确保其有效、稳定、正常运行的基础与前提,而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是促使电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电力企业应明确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重要价值与积极意义,从而在全面了解当前变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最终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电能。

参考文献:

[1] 刘和志,魏徐,刘钊,徐嘉.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 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11:409-412.

[2] 杨海鹰. 探讨变电站GIS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J]. 信息通信,2014,09:289-290.

[3] 黄小军,黄萱.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J].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91-92.

论文作者:薛琦,王韩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薛琦,王韩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