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队对空预警与预警机前出关系分析
崔 凯 沈治河 杨兴宝 张 国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8)
【摘 要】 为提高航母编队远海作战能力,针对编队防空作战预警问题,通过分析航母编队对空防御作战过程,研究了编队预警距离与预警机前出范围关系,并对比分析了空中通信中继对预警机活动范围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得出具体变化关系及对应表,为舰载预警机的作战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预警距离;前出范围;通信中继;威胁轴
航母编队远海防空中, 缺少外部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援, 只能依托编队所属兵力进行预警, 为满足编队所需预警距离,对预警机活动范围提出要求,文献[1]以预警机实时探测能力为基础, 给出了预警机航线规划的定量公式;文献[2]研究了航母编队在综合作战区内针对多威胁来源指派舰载预警机实施防空警戒时的控制策略问题, 提出了多主单从结构的多种群并行遗传算法模型求解方法;文献[3-5]分别对综合作战区内当航母编队面临多来源威胁、 多预警机情报协同任务分配和任务协调问题、 岛礁要地反空袭作战中预警机巡逻空域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献[6]提出了监视雷达平均最大作用距离的计算方法。 现有研究成果对预警机活动范围对编队预警距离的具体影响需进一步深入, 本文通过仿真量化了研究编队预警距离对预警机活动范围需求, 建立了对应关系表, 为预警机的作战应用提供参考。
1 建立预警机前出距离与编队对空预警距离关系模型
预警在编队前方巡逻警戒, 将发现敌目标信息传回编队, 编队组织拦截, 拦截所需准备时间确定了编队所需预警距离,预警机前出距离L 至A 点,在最远B 点发现敌目标,此时目标距离编队距离D;预警机探测半径为Rfx, 作战半径为Rzz, 编队通信半径为Rtx;α为目标方位角,
由AB2=OA2+OB2-2·OA·OB·cosα
即Rfx2=L2+D2-2·L·D·cosα
Lmin≤L ≤L max
只分析预警机前出的情况,即L ≥0,若前出距离L<0 为反方向配置,分析方法相同。
由于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和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太阳能有资源丰富、清洁环保的优点,成为大力发展的新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电网适应性较差;光热电站配备大容量储热装置,实现发电功率平稳、可控输出,具有电网友好性,应用广泛[1-3]。光热发电站配备储热系统后,可以实现连续发电,提高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效率。目前在用的储热材料有熔盐、合金等,熔盐使用成本较高且凝固温度很高;合金使用成本较高。发展储热材料的关键是提高储能材料的热容、工作温度和工质的化学及物理稳定性,增强工质容器及输运管路的防腐能力[4-5]。
2 仿真分析
(3)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随着所需预警距离增加最远前出距离逐渐减小。
在当代社会,化妆品不仅仅是女性专属,化妆品市场涌现了很多针对男性的化妆品。对于男性来说,他们更加注重化妆品的实用效果。因此,针对男性的广告语的语境与针对女性的广告语语境有很大的不同,请看例5:
1)目标方位为0°,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有空中通信中继时,预警机可前出至最大作战半径处,即0 ≤L min ≤L ≤L max≤Rzz;无 空 中 通 信 中 继,预 警 机 前 出 距 离应小于或等于编队通信距离Rtx, 即应满足0 ≤L min ≤L ≤L max≤Rtx。
(1)有空中通信中继时,预警机前出距离不应超出其作战半径,L ∈[0,Rzz];无空中通信中继时,前出距离不应超出舰机通信范围,L ∈[0,Rtx]; 有空中通信中继时, 预警机活动范围及编队最大预警范围均大于无空中通信中继时的值。
(2) 对方位0°目标, 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范围[Lmin,Lmax],在其作战半径或舰机通信范围内,都可为编队提供相应的对空预警距离。
2)目标方位为30°,有空中通信中继时,预警机可前出至最大作战半径,前出距离应满足max{0,Lmin}≤L ≤min{L max,Rzz}≤L ≤min{L max,Rzz}; 无 空 中 通 信 中继时, 预警机前出距离应小于舰机通信距离Rtx,即0 ≤L ≤Rtx,对该方位目标预警,前出距离应满足max{0,Lmin}≤L ≤min{L max,Rtx}。
(1) 预警机在确保对该方位目标预警前提下,有空中通信中继时, 沿威胁轴最大前出距离L=min{R fx/sinα,Rzz}=Rfx/sinα,即L ∈[0,R fx/sinα], 编 队 最 大预 警 距 离D=R fx/sinα; 无 空 中 通 信 中 继 时,0 ≤L ≤min{R fx/sinα,Rtx},即L ∈[0,Rtx]。
在管片收敛整治期间,管片典型监测断面的道床沉降时程曲线见图4,道床沉降分布曲线见图5。注浆结束时各断面道床沉降统计见表2。由图4~5和表2分析得到道床沉降的动态变化规律主要有:①注浆区间各个断面的道床沉降受注浆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在距注浆区域10环外的断面道床沉降几乎无影响;②注浆结束时,最大道床沉降主要发生在358环(注浆区间中部位置);③道床沉降变化特征为注浆区间道床中部沉降逐渐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减缓。
4) 目标方位为90°, 为确保预警机对该方位目标预警, 沿威胁轴最远前出距离对该方位目标预警无需空中通信中继, 预警机相应前出 范 围 满 足
提升药事管理水平,进一步创新药学服务的模式。以“互联网+服务”的新思维,构建药学服务的新方式,要逐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转型升级,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使药学服务更加智能化,以解决执业药师配备政策和实际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以解决短期内配备率达不到200%以上的难题,弥补一个药店一个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不能生病不能休息的尴尬。运用互联网、手机APP、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药学服务智能化,作为执业药师的执业补充。对目前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遇到的执业药师休息生病,总部执业药师如何替代进行药学服务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2)为满足编队预警需求,有空中通信中继时,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活动的最远值先增加后减小, 无空中通信中继时, 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活动的最大值为一定值,即舰机通信距离。
建筑遮阳装置一般分为外遮阳、内遮阳和位于两层玻璃之间的中置遮阳。外遮阳应用最广泛,适用于朝南、朝东和朝西的大面积窗户及天窗处,既防止阳光直射,也阻挡室内温度上升。内遮阳主要以防眩为主,遮阳为辅,适用于严寒地区,在防止阳光直射的同时,可以提高室内温度。中置遮阳兼有内外遮阳的特点,一体性较强,不易损坏,但造价较高。通过不同遮阳装置的组合使用,在夏季可以大大降低空调负荷,在冬季可以节省取暖能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遮阳技术,建筑物可节省约40%的能源。德国十分注重建筑遮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无论是办公楼、商业建筑还是住宅楼,随处可见遮阳装置。
(3)为满足编队所需相同预警距离,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 对方位30°目标可活动范围小于对方位0°目标可活动范围, 即为满足编队所需预警距离, 对应预警机前出最小距离 Lmin(30°)>Lmin(0°),同时,对应的最远距离Lmax(30°)<Lmax(0°)。
2.1 一般护理 入院当天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保持创面清洁、避免受压、摩擦、搔抓、水洗等刺激,勿沐浴,加强营养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目标方位为60°,为确保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预警沿威胁轴前出对该方位目标能为编队提供预警的最大前出距离L=Rfx/sinα,L <R tx,对该方位目标预警无需空中通信中继, 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满足max{L min,0}≤L ≤R fx/sinα。
(1)随着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编队对该方位目标所获预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编队所获预警距离从Rfx(相应前出距离为0)逐渐增大到最大值Rfx/sinα(相应前出距离为Rfx/tanα),而后又逐渐减小到Rfx/tanα(相应前出距离为Rfx/sinα),为确保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范围为[0,Rfx/sinα];随着对该方位目标所需预警距离不断增加, 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逐渐减小,当所需预警距离为R fx/sinα 时,沿威胁轴前出活动范围缩小为一个点,距离编队中心R fx/tanα。
(2)为满足编队所需相同预警距离,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方位60°目标可活动范围小于对方位30°目标可活动范围,即为满足编队所需预警距离D,对应预警机前出最小距离Lmin(60°)>Lmin(30°),同时,对应的最远距离Lmax(60°)<Lmax(30°)。
在信息网络、社交网络和价值网络组合效应之下,互联网内容创作模式主要演化为三种形式。主要包括PGC(精英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和OGC(机构生产内容)模式。PGC和OGC模式是融媒体内容生产的主流,但互联网平台鼓励UGC模式,这也是缩减平台内容生产成本、保持平台长久生命力的主要策略。融媒体中心内容体系建设需要有机组合三者,从中整合筛选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这就要求中心能够为内容生产者提供更具活力的创作环境,给予网民更多的包容。
秸秆颗粒,指将风干秸秆粉碎至0.5~1cm规格,随后按照5%~15%的比例添加水,混合搅拌后用压缩法挤压成的棒状物。专家一致认为,秸秆颗粒肥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秸秆综合利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生态改善的技术,在经过长期的试验示范后,可加以推广应用。
(1)随着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编队对该方位目标所获预警距离逐渐减小,编队所获预警距离从Rfx(相应前出距离为0) 逐渐减小到D min(相应前出距离为,为确保对该方位目标预警, 预 警 机 沿 威 胁 轴 前 出 范 围 为 [0,D min·cosα +
随着对该方位目标所需预警距离不断增加, 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逐渐减小, 当所需预警距离为R fx 时, 沿威胁轴前出活动范围缩小为一个点,此点距离编队中心0km。
(1)随着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编队对该方位目标所获预警距离逐渐减小,编队所获预警距离从Rfx(相应前出距离为0) 逐渐减小到D min(相应前出距离为为确保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范围为
随着对该方位目标所需预警距离不断增加, 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逐渐减小,当所需预警距离为R fx时,沿威胁轴前出活动范围缩小为一个点,此点距离编队中心0km。
(2)为满足编队所需相同预警距离,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方位90°目标可活动范围小于对方位60°目标可活动范围,即为满足编队所需预警距离D,对应预警机前出最小距离Lmin(90°)≥Lmin(60°),同时,对应的最远距离Lmax(90°)<Lmax(60°)。
由仿真参数设定, 若预警机对目标预警活动范围超出通信距离则需通信中继, 作战半径大于其与编队通 信 距 离, 即Rzz>Rtx, 空 中 目 标 方 位α 分 别 取 值0°、30°、60°、90°、120°、150°、180°, 预警机前出范围与编队对空预警距离关系仿真分析如下。
5)目标方位为120°,为确保预警机对该方位目标预 警, 沿 威 胁 轴 最 远 前 出 距 离 L =D min·cosα +对该方位目标预警无需空中通信中继, 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满足max {L min,0}≤
麦村又恢复了落寞和平静,秋去冬来,北风像无形的巨手把地上的花花草草枝枝叶叶全都撸走了,把世间一下子撸空了,村庄也显得格外冷清、肃杀和凄凉;每当夜深人静时,房前屋后的树枝上传来北风呜呜的哭泣声,不由得让人悲从心生。留守在麦村的老人和妇孺们,缩在冰冷的被窝里扳着手指数日子,到过年还有多少天?到男人们返村还有多少天?盼着他们从城里启程,回到自己的身边,将这群枯燥、焦渴和守身如玉的女人,印染成别样的景色。
电力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几个环节。配电网是电网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也是辐射面积最广的网络。配电线路是电网向用户提供电能的最终路径,其运行关系到配电网的可靠性、电能质量、输送效率等多方面。因此,配电线路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6) 目 标 方 位 为150° , 沿 威 胁 轴 最 远 前 出 距 离 对 该 方 位 目 标预警无需空中通信中继,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满足
(3)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随着所需预警距离增加最远前出距离逐渐减小。
(2)为满足编队所需相同预警距离,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 对方位120°目标可活动范围小于对方位90°目标可活动范围,即为满足编队所需预警距离D,对应预警机前出最小距离Lmin(120°)≥Lmin(90°),同时,对应的最远距离Lmax(120°)<Lmax(90°)。
(1)随着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编队对该方位目标所获预警距离逐渐减小,编队所获预警距离从Rfx(相应前出距离为0) 逐渐减小到D min(相应前出距离为 为确保对该方位目标预 警, 预 警 机 沿 威 胁 轴 前 出 范 围 为 [0,D min·cosα +
随着对该方位目标所需预警距离不断增加, 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逐渐减小, 当所需预警距离为R fx 时, 沿威胁轴前出活动范围缩小为一个点,此点距离编队中心0km。
(2)为满足编队所需相同预警距离,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方位150°目标可活动范围小于对方位120°目标可活动范围,即为满足编队所需预警距离D,对应预警机前出最小距离Lmin (150°)≥Lmin (120°),同时,对应的最远距离Lmax(150°)<Lmax(120°)。
(3)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随着所需预警距离增加最远前出距离逐渐减小。
8) 目标方位为180°, 沿威胁轴最远前出距离L=Rfx-Dmin,L <Rtx,对该方位目标预警无需空中通信中继,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满足max{Lmin,0}≤L ≤R fx-Dmin。
(1)随着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编队对该方位目标所获预警距离逐渐减小,编队所获预警距离从Rfx(相应前出距离为0) 逐渐减小到D min(相应前出距离为Rfx-Dmin);为确保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范围为[0,Rfx-Dmin];随着对该方位目标所需预警距离不断增加, 预警机相应前出范围逐渐减小, 当所需预警距离为R fx时,沿威胁轴前出活动范围缩小为一个点,此点距离编队中心0km。
(2)为满足编队所需相同预警距离,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方位180°目标可活动范围小于对方位150°目标可活动范围,即为满足编队所需预警距离D,对应预警机前出最小距离Lmin (180°)≥Lmin (150°),同时,对应的最远距离Lmax(180°)<Lmax(150°)。
(3)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对该方位目标预警,随着所需预警距离的增加最远前出距离逐渐减小, 减小趋势为斜率为-1 的单调递减直线。
3 结论
(1)编队对空中目标所需某一预警距离,预警机沿威胁轴前出距离在相应的[Lmin, Lmax]范围之内均可满足编队预警需求。
(2)若重点对在威胁轴方向的目标预警,则可取接近Lmax 的值,可获取该方向上较大的预警距离及较长的预警时间, 但所获得的预警扇面较小, 要获取较大的预警扇面则需配置较多的预警机; 若预警机较少,并要获取较大的预警扇面,则可取接近Lmin 的值,此时所获取的威胁轴方向目标的预警距离及预警时间较前者少。
(3)航母编队所需预警距离决定了预警机的巡逻活动范围,编队对空所需预警距离越远,预警机沿威胁轴可前出相应范围区间[Lmin,Lmax]越小。
(4)为满足编队所需相同预警距离,目标方位越大,预警机沿威胁轴可前出范围越小。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航母编队防空对预警距离的需求, 建立预警机前出范围与航母编队对空预警距离关系模型,定量对比分析预警机在有、 无空中通信中继下对预警机活动范围及编队预警范围的影响。 仿真得出预警机配置与编队预警距离关系变化规律, 确定了航母编队预警距离需求对预警机配置的影响和要求, 并根据航母编队预警兵力数量不同提出预警机配置的原则,为预警机的运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祁伟,李侠,蔡万勇,鲁千红.空袭中预警机阵位选择及航线规划[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41(12):64-68.
[2]段晓稳,高晓光,李波.综合作战区舰载预警机防空警戒控制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37(9):2035-2044.
[3]段晓稳,高晓光,李波.综合作战区同构舰载预警机巡逻策略分段滚动规划方法研究 [J]. 电子学报,2017,45(6):1301-1310.
[4]王国师,李强,杨征,陈永超,胡亚慧.多预警机情报协同任务控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7):2606-2609.
[5]吴福初,翟海清,单岳春.岛礁要地反空袭作战中预警机巡逻空域的设置[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8,40(3):14-18.
[6]周芳.预警机雷达下视探测性能仿真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38(3):76-80.
中图分类号: V271.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7-0222-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7.105
作者简介: 崔凯,男,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水面舰艇防御的研究。
标签:预警距离论文; 前出范围论文; 通信中继论文; 威胁轴论文;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