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221611
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让护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儿科护理技能相结合,促进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促使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关键词:护生;实习;临床带教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临床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1】。因此怎样使护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儿科护理技能相结合,促进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在儿科临床带教实践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一、即时情境教学法,有目的的综合训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态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临床护理工作复杂而应急性大,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应急应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面。在护理实践教学中,针对病情变化观察判断、专科护理、护理流程、急救护理等在临床教学过程采用情景模拟教学【2】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分别承担护士、患儿、家属等等不同的角色。要求护生依据相应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护理及病人心理有所了解,并能分析和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通过即时情景教学法把以前死的理论知识变成了活的情景,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易学易记,寓学于乐,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操作程序,结合临床背景进行分解,提出模拟要求,需掌握的知识点,并规定完成时间及正确回答提问。例如:在为肺炎患儿拍背排痰时,观察患儿咳嗽、呼吸情况,设置疑问以及病人可能会发生的护理问题,怎样处理等,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护理实践中。情景演示教学法有效训练了护生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掌握临床常规工作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规范日常护理行为,做到心中有数,增强了护生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信心。
二、PBL教学法,应用于每周讲课教学。
PBL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BL教学法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教育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结合临床情况,选择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病例,作为每周讲课的内容。首先指定课题和病例,然后让学生在床边采集患儿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查阅、整理资料,提出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准备。在讲课过程中,带教老师围绕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关键词引导提问,使护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使他们联系临床实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组织讨论并作出总结。
三、随身笔记法,加强儿科理论知识培训。
入科后要求每个护生准备一个随身笔记本,在临床中以学、看、记录、操作的顺序进行【3】。首先,带教老师提出要求掌握的儿科理论知识点护生学习理解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在实践中记录临床操作步骤及细节,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专科仪器的设置和使用,药物剂量的计算及不良反应;临床遇到的问题以及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经常提问、讲解、组织讨论的内容。在记录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询问带教老师,要求每周整理笔记并交带教老师的审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应对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性学习,强化记忆,储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习的实践工作中。
四、叙述性教学方法,培养护生的倾听力和觉察力
叙述性教学法是以对话形式(或称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与学的过程,其特点是运用了解释现象学和注释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对护理教育的传统性思维提出了挑战。该教学法通过护士、护理对象和其他人员之间的对话,增强了学生启发性的、引导性的注意力。他是培养护生倾听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带教老师也作为共同的学习者和指导合作者。通过讲叙事的方式,内容设置可以是护生实习中常见问题、患者的健康问题、护生的亲身体验、带教老师或者其他人员的经历,临床发生的情境等等,任何与患者及疾病护理相关的内容。大家一起讨论故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个人见解,进行换位思考,如果发生类似事情,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同时分享别人的感受,以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和护理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培养护生的倾听力和觉察力,促使其主动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五、多媒体教学法,强化实际操作技能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既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媒体手段。多媒体课件将各种教学信息按一定的教学设计有序地结合起来。多媒体课件能够逼真地模拟现实情景,充分展示传统教学中受客观因素制约而无法观察到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的变化。采用多媒体教学,快捷、信息量大,可从多角度展现知识,而且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实践证明,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而且更容易记忆。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各种操作的重点、复杂的环节通过视频缓放或反复播放,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熟悉操作程序,强化操作技能。
由于儿科护理专业的特殊性给护理带教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使得护理带教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传、帮、带,更讲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促使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力群,李湘苏.简论护理临床见习带教的原则【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66-67
[2]杨丹,张德辽,刘成霞,等.新形势下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与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9):186 - 187.
[3]唐云飞。新护士随身笔记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112-113.
论文作者:张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教学法论文; 儿科论文; 学生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理论知识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