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52719901229xxxx
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为工程施工质量及交付使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保障,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建设水平,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自身检测监督工作管理,逐步对各检测细节进行完善,优化工作制度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对策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因而在目前的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需要不断完善其检测的项目,并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确立检测内容和标准,以让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更加规范,以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
1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基本特点
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合法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由国家方面要求和发起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的一项工作,在检测工作中需全面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要求,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合法性特点。其次,公正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主体受到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细致的质检工作而出具检测报告,各项工作环节严格而标准,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再次,真实性。检测部门最终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体现的是真实的检测结果,因此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特点。第四,准确性。检测部门的检测工作以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为原则,对检测中的相关资料及凭证进行保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第五,独特性。由于建筑工程规模以及结构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估仅代表该工程的实际质量情况,这就赋予该项工作相应的独特性特点。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现状分析可知,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会出现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相关法律存在的缺陷,质量检测管理系统不完善,相关部门间的职能交叉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正常质量检测工作的展开。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监督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做到高效的操作,没有把握好质量检测中的重点内容,容易造成工作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对于质量检测的工作系统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因为缺少技术手段而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检测结果,影响到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另外,监督人员的工作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监督人员一定程度上会对检测人员的工作起到威慑作用,以保障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工程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项目工期较长的现象使得项目的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中的纠错需求大大地增多,作为监督人员要提高工作敏感度,重视工作中的纠错过程,尽可能地排除较大的工程安全隐患,同时,在检测工程主体的时候,前期要制定出与实际相符的检测方案,保证检测方案合理有效,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方案设计,要及时对方案做出更改,之后检测人员要认真执行更改后的检测方案,要与各项目负责人做到及时、有效且透明的沟通,然后再开始付诸行动,做到检测的标准与检测的结果相互对应和符合,以保障正常建筑项目的实施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效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要点
3.1明晰质量监管要点
想要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做到位,首先要明晰质量管理要点,全面、综合的进行质量管理要素调控。A项目工程为大型房屋建设项目,施工区域包括墙体、支撑结构等部分。质量检测人员进行工程主体结构检验时,其实践的要点就归纳为:(1)外观、尺寸核对检验。检验人员先采取视觉观察法,对房屋建筑的女儿墙、外墙等部分,是否存在裂缝、麻面、以及疏松等情况进行勘察;同时,勘察混凝土层施工垂直/水平高度,预埋件位置设定等方面进行剖析,并相应进行质量检查情况记录。(2)结合本次房屋建筑的施工图,对房屋建筑的大小、结构、外观施工情况进行质量审核。如,房屋墙体建筑占地面积、空间规划是否达标等方面,均是该部分质量审核的内容。(3)施工资源核查检验。对本次项目施工中所应用的混凝土、钢结构捆扎方法进行核对。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纠正。本小节以A工程为例,对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归纳,以上数据内容中,一方面是从项目宏观探索的层面上,对项目建设的趋向进行了综合探究,这是项目质量要素宏观调控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它能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由此,其探究过程自然也是较有效的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要点实践方式。
3.2工程主体重力分析方法科学运用
进行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索时,需要质量检测人员结合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综合梳理工程的同时,合理进行工程施工主体要素的综合把握与剖析。以F工程为例来说,该工程建筑物为一座商用建筑群组,为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质量,质量检测人员就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将工程主体结构重力部分的施工要点归纳为:(1)结合项目施工图,将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分为:静态重力分析和动态重力分析两部分;(2)静态重力分析,主要是指墙体结构、防水层建设部分、以及模板安装等环节。按照本次施工的具体需求,质量检测人员选择了雷达法、超声脉冲处理法、以及冲击回波法三类进行重力检测,所有检测数据均为动态勘测要素的系统计算、输出;(3)动态重力分析,是指对项目施工中的钢结构焊接、捆扎环节,墙体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情况进行分析。动态重力分析过程,是多维化探究的方法。本次实践中主要采用了振动频率分析法,采用模拟分析法,对比房屋建筑后各个部分的振动频率波动情况。如果检测频率变化不大,说明检测质量达标;说明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对应进行整改。本部分所叙述的,关于F工程建筑中所实行的要点探索方法,是着重从重力分析视角上要素质量审核条件等要点上进行把握。F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期间,在建筑防水层、建筑结构体优化等环节上进行针对性探索,动态与静态同时监管,可以避免工程主体结构中重力隐患为题,从而实现质量控制工作的科学性调控。
3.3主体结构质量监管体制优化
优化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监管体制,也是项目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要点之一。一般来说,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管理体制优化的内容包括:提升工程实践人员能力,进行质量检测制度监管两方面。如,E工程为大型商场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人员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就着重从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管理层面进行方法剖析。本次实践的要点可归纳为:(1)工程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对所有质量监管人员,都进行了专业素养指导,并结合具体的项目施工图,明晰本次项目质量监管的具体要点。同时,实践期间随时通过质量检测方法选择、质量调控等环节进行实践经验的综合剖析;(2)从质量审核的标准、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制度明晰性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探究,是当代建筑行业发展要点综合探究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明晰质量监管要点、工程主体重力分析方法科学运用、主体结构质量监管体制优化三方面,把握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条件。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苏英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居舍,2019(08):3.
[2]刘亚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3):96-97.
[3]黄天文,卢婷,包棕榈等.探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9(04):57-58.
论文作者:柴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主体论文; 结构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