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过程中的村民关联变化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小坡村为例论文

乡村发展过程中的村民关联变化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小坡村为例论文

乡村发展过程中的村民关联变化研究
——以陕西省大荔县小坡村为例

张 瑶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为研究乡村发展过程中村民关联的变化情况,以陕西省大荔县小坡村为例,采用访谈的方法,对村庄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并对村庄发展过程中的四个村民关联维度进行分析,得出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村民的情感关系、经济互动、认知水平及行动一致性的变化情况,为从村民角度思考乡村发展的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关键词: 乡村发展;村民关联;小坡村;村民集体行动

1 概述

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时期,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乡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乡村发展问题也逐渐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因而,从村民这一微观主体意愿为基准的乡村建设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基于时代背景的乡村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乡村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而对利益主体博弈与关系变迁下乡村发展问题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发展过程中村民这一主体的关注更少。

因此,本文基于“村民关联”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小坡村的乡村发展过程与村民关联度中情感、经济、认知、行动四个维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对乡村发展中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小坡村概况

小坡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是安仁镇下属的行政村,是典型的关中。政府东南2.5km处,辖13个村民小组,968户4200人。小坡村耕地面积约1.5万亩,主导产业为冬枣产业,2017年冬枣产业产值为1.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9元。小坡村由于冬枣产业的发展被评为大荔县“特色产业示范村”,其万亩冬枣产业园在2016年取得陕西省首家冬枣有机认证证书。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采用访谈法对小坡村的村庄发展过程及村民关联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村庄的发展过程及这个过程中村民的情感关系、认知及经济互动、行为一致性的变化情况。

可见,若将撒料区域的像素点数量的阈值设为50,筛选出来的撒料区域由9个减少为了6个.在做到“见汽压汽”的同时,也可以模拟人工撒料做到重点撒料区域优先处理,并提高撒料执行机构的效率.

数据来源主要是对村民的访谈的记录,其中调研过程中村民的选择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以小坡村村民为研究对象,在小坡村各村民小组随机选择村民进行调研;二是选择该群体中年龄在20~65岁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访谈的村民。这部分村民是在乡村中生活的主体,研究意义较大。

3 小坡村村庄发展过程

小坡村的发展历程与其种植冬枣的过程息息相关,本章主要通过对小坡村种植冬枣与经济变迁的过程进行梳理,从而展现小坡村村庄发展变迁的过程。

黄剑(199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原理与应用等. Email:709008668@qq.com

3.1 冬枣的逐渐兴起,小坡村人走出贫困(2003-2008)

2003年初,为了使村民能够摆脱贫困,当时小坡村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薛安全通过走访考察和咨询专家,想要带领村干部及村民尝试在盐碱地上种植枣树并且更换现有的灌溉方式及灌溉水源,但他的提议遭到了村民及大部分村干部的反对。由于没有得到村民及村干部的支持,他只能从自己的家人及亲朋好友处着手,通过说服自己的家人、亲戚、关系好的朋友等,最终承包了滩下560亩盐碱化最为严重的土地,开始种植雪枣,同时选择外面的水源,通过车拉水的方式进行灌溉,一段时间后,经过考察,发现枣树成活率可达80%以上。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片“盐碱地”的灌溉问题,村干部不断的与上级政府、洛惠渠管理局进行协调,最终争取到了“引洛下滩”项目,通过21.8km的渠道建设工程,彻底解决了这万亩“盐碱地”的灌溉问题。但当好不容易成活的雪枣进入市场之后,由于其市场价值非常低,最终也只能赔本出售。村民们反复思考,咨询专家,重新选择枣树的品种,最终选择市场价格较高、耐干旱瘠薄的冬枣为新的种植品种,通过高接换头的方式在雪枣树上嫁接冬枣。而此时小坡村通过对耕地大面积的灌溉,使得耕地原本碱性较强的土质也逐渐转化为弱碱性的土质,恰好成为冬枣的最优耕地条件,使得小坡村产出的冬枣相比其他地方的冬枣口感更加脆甜,为冬枣的生产创造了有利的土壤环境。

但冬枣的成熟期恰好是关中地区雨水较多的时期,眼看着冬枣就要成熟的时候,一场场连阴雨使得很多冬枣成为烂果。为了防止冬枣淋雨,村民们给枣树上披棉被、盖塑料,成功地避免了冬枣被雨水打烂,村民的这些举动启发了薛安全,使他有了发展冬枣设施大棚的想法,当年他便鼓励当时种植冬枣的村民发展大棚冬枣,最终建立起180亩的设施大棚冬枣示范园,并在当年取得了每亩冬枣1.5万元左右的良好效益。这180亩的大棚冬枣的成功,不仅是小坡村冬枣产业发展的良好开端,也在小坡村的发展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3.2 冬枣设施农业的发展与辐射效应(2008-2015)

俄罗斯人工智能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将人工智能划为控制论研究,70年代列入计算机科学,80年代归入信息技术领域。基于雄厚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俄罗斯人工智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苏联科学家查德教授于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模糊控制论概念;2014年俄罗斯研发的聊天机器人通过了图灵测试,成为全球第一个具有人类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设备;俄罗斯在喀山创新城首建了第一所专门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大学。近年来,俄罗斯在机器人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独到之处,在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用于军事和安防及航天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发展迅速。

2014年,随着小坡村冬枣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小坡村的万亩冬枣示范区内修建了占地40亩,建筑面积10000m2的冬枣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为客商收购冬枣提供了驻扎地,也方便了村民销售冬枣。同年,成立了“大荔县绿源农庄冬枣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了统一采购供应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提供贮藏、销售服务,引进新品种,培训新技术等服务。2015年小坡村规划建设了电子商务中心,合作社与陕西村状元合作成立大荔村状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冬枣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为电子商务商户免费提供场地及桌椅、电脑等设备,聘请专业教师培训小坡村和周边群众1500人次,带动200余人参与电子商务活动。至此,小坡村的冬枣产业发展达到了最好的时刻,小坡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亩,整个村庄的冬枣产业收入可以达到2亿元左右,成功从“贫困村”逆袭为“产业村”。

随着小坡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小坡冬枣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周边其他村镇取经、观摩的样板。在小坡村冬枣发展的辐射影响下,其所在的安仁镇以及周边的范家镇、许庄镇、赵渡镇、朝邑镇等均开始发展冬枣产业,在全县形成了15万亩冬枣绿色冬枣生产基地,冬枣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大荔县农业的支柱产业。

3.3 市场趋势下的没落,冬枣发展回落阶段(2016至今)

小坡村的冬枣产业发展在2016年开始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至2018年整村的冬枣产业收入已经从2015年的2亿元左右降至1亿元左右,冬枣产业的产值严重缩水。

根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160例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综合组两组。参照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中男、女比例为48:32,患者年龄在1岁~6岁间,年龄均值为(3.21±0.65)岁,接种麻风、乙肝、百白破、甲肝疫苗儿童例数分别为18、21、22、19;综合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中男、女比例为49:31,患者年龄在1岁~6岁间,年龄均值为(3.29±0.54)岁,接种麻风、乙肝、百白破、甲肝疫苗儿童例数分别为17、21、23、19。对比参照组、综合组两组预防接种儿童的基本资料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2016年初始,小坡村的极少一部分的村民为了能够更早的抢占市场,获得更多的利益,给冬枣打催红药、膨大剂等,使冬枣在还未成熟时便看起来又红又大,这样能够使冬枣提早上市,为其谋取了短期利益,卖到一个更好的价格,但实际上却损坏了冬枣原本的品质,为小坡村整体的冬枣产业发展埋下了隐患。在村支部了解到情况之后,没有对村民进行疏导沟通,而是采用极端方式压制这种情况,这种方式虽然短时间内压制了村民,使其不敢再用催红剂等植物激素,但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笔者调研时村民反映仍有人偷偷用,这样一来也破坏了客商对小坡村冬枣品质好的印象,即使是村里冬枣品质较好的人家也难以卖出好价格,使原本的稳定的冬枣市场出现波动,也降低了村民们在种植冬枣的热情和信心。

自2003年开始至今一直担任小坡村的村支书,带领村民种植冬枣发家致富。

同时,虽然小坡村是最早开始种植发展冬枣的村子,但在种植技术上也一直是停滞不前,百分之九十的枣农都是一直沿用以前的冷棚种植模式,冬枣上市时间较晚。而临近的村子不断的发展温室、钢架棚等种植模式,提前冬枣上市的时间,反而获得较好的利益。

因此,在冬枣品质被破坏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双重冲击下,小坡村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逐渐处于弱势地位,冬枣产业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下降的趋势。

4 村民关联度变化分析

在小坡村村庄变迁的过程中,村民之间的村民关联度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对多位村民、村干部等的走访与调查,整理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访谈来体现在村庄变迁过程中,村民之间的情感、经济、认知及行动四个关联维度的变化。

4.1 情感关联随村庄变迁的变化

情感关联主要是指村民之间通过亲缘、血缘、业缘等形成的情感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情感依附。在小坡村村庄变迁的过程中,村民之间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也影响着村民之间的情感亲密度、信任程度等,从而造成村民情感关联的变化。本节用与小坡村村内德高望重的村民A之间的访谈来展现村庄变迁过程中村民情感关联的变化情况。

访谈一:男,58岁,村民A,高中文化程度,以务农为主。

A由于算账清晰,处事公正,20多年来在小坡村一直担任会计职务,颇受村民尊重。

问:您认为大家现在感情怎么样?与以前相比是否有什么变化?

答:我们村人的感情都挺好的,互相之间都没什么大矛盾,但是要说相比以前,那还是有点生疏了,以前人都特别实在,尤其是那时候还没种冬枣的时候,大家各家各户之间的经济条件都差不多,地里活也少,大家之间的感情都好的很,没事经常都坐在门口聊天,巷子里面各家各户都很熟,无论哪家有个啥事,都是一堆的人去帮忙,家家户户都会出人出力。现在人的感情虽然也挺好的,但人与人之间都客客气气的,隔着一层,自己把自己家的事情管好就行了,况且有时候你想管,人家还不乐意让你管呢,本来是好意,还惹得别人不高兴了。

加固前的大坝坝坡5种计算工况为:①工况1:由正常蓄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②工况2:设计洪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③工况3:校核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④工况4:由校核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形成非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⑤工况5:由正常蓄水位骤降至死水位形成非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

问:您认为大家产生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自从种了冬枣之后,大家都变得特别忙,地里活多,每天都去地里干活,稍微有点时间还想在家歇着,而且现在电子产品也发达,家里手机、电脑、电视啥都有,一般休息了就在家玩玩手机,看看电视之类的,也很少出去串个门聊聊天,感情自然也就淡了。而且现在不像以前刚种冬枣的时候,大家都一门心思都想着把枣种好,谁家用了啥效果好的,都会互相通知。现在种枣的人多了,像我们村几乎全村人都在种冬枣,客商挑枣也越来越严格,大家心里就开始互相较劲了,谁都不想自己家里的枣卖的价格低,有些家里枣子管的好的,也不会告诉别人方法,生怕别人把自己家的枣比下去了,自己家的反而卖不上价了。

通过对村民的访谈及调查,可以总结出小坡村村民情感关联随村庄变迁的特点如下:

各个医院的计算方法不完全一样,定的标准也不一样,有的医院正常值标准是“小于1/270”,有的则是“小于1/380”。染肝炎病毒,也可能是胎儿先天愚型的诱因。

1)社会关系网规模逐渐扩大,但情感关联度逐渐减弱。随着冬枣的种植,小坡村也逐渐走向开放,尤其是有了长期收购冬枣的客商驻扎后,村民与外部的联系越来越多,日常交往的圈子逐渐多元化。包括收购冬枣的客商、其他村子里来小坡村干活的长工、短工以及村民们在给冬枣打包装箱时认识的人等都纳入了村民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而家庭中每个成员交际圈的扩大,也使整个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的规模不断扩大。

访谈二:

LI Guozheng. Green mining: connotation definition, model expl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J].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18(6):1-8.

认知关联主要是指村民对村干部、村庄精英等村庄内权力主体的认可程度及在村庄权力主体的带领下正确解读外界信息的能力。在小坡村村庄变迁的过程中,村民之间的认知关联也随种植冬枣的过程产生变化。

4.2 经济关联随村庄变迁的变化

经济关联主要是指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经济往来所产生的互惠关系与经济互动,包括生产工具、生产信息的共享,村民之间通过借贷等形式发生的经济往来以及建立在业缘关系上的经济互动等。

在小坡村变迁的过程中,村民之间的经济关联的形式与经济关联度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村民访谈的分析,体现出小坡村村民之间的经济关联随村庄变迁的特点如下:

2008年,由村支书薛安全带领种植的180亩冬枣取得良好的收益后,逐渐激起村民的一股“冬枣热”,在外打工或承包外村土地的村民大概有70%~80%的人回到小坡村种植大棚冬枣。至2013年底,小坡村的大棚冬枣种植已经从一开始的560亩增加至11000亩,曾经的万亩撂荒盐碱地转变为万亩冬枣生产示范基地。

1)村民之间的经济关联逐渐趋于理性化。小坡村村庄在种植冬枣之前,大多数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仅限于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而基于这些关系所建立的经济关联体现在小坡村即为村民之间相互的帮工换工,这也是当时村民之间构建经济关联的主要形式。

但在种植冬枣之后,由于冬枣种植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与市场经济的入侵,即使在忙不过来的时候,也很少有人再去选择与邻居、关系好的熟人帮工换工等形式,村民则更多的会选择通过雇工的形式,这种建立在业缘关系上的经济互动已经逐渐代替了小坡村以往村民之间的帮工换工等形式。而且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在选择雇工的过程中,小坡村的村民更倾向于选择外村的村民而非本村,正如他们所说“不想欠别人人情”,这也体现了在这个过程中小坡村村内村民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多的不再是基于“人情”,而是逐渐趋于理性化。

但由于冬枣劳作的特殊性,村民一整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也减少了与邻居、亲友之间串门交流的频次。这也导致了包括了亲友之间、邻里之间交往的人情味逐渐淡化,相互之间越来越客气,谁也不想欠别人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更多是停留于表面,村民之间的互助行动明显减弱,社会交往的深度变浅,因而村民之间相互的情感关联度逐渐减弱。

问:您在地里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找别人帮忙吗?

村民B:不会,现在都是雇人,哪还有像以前那种找人帮忙的情况。而且我们这里种冬枣的人家自己的地都忙不过来,哪顾得上帮你。现在一到收枣的季节好多外村的妇女就来我们村打工,所以在雇人的时候只要价格谈的合适,我也更愿意雇外村人,不然本村的就是掏了钱,还得欠别人人情(女,42岁,初中文化程度)。

村民C:偶尔也会有,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找邻居这些相熟的人帮一下,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雇人干活,这样也利落(女,53岁,初中文化程度)。

2)在村庄变迁的过程中,小坡村村民经济关联一直较低。在小坡村村民种植冬枣之前,是典型的贫困村,因而村民之间产生的经济互动很少,仅有的经济互动也是通过互相帮工、互借农具等活动产生,因而此时小坡村村民的经济关联度较低。而在种植冬枣之后,由于村民之间逐渐理性化的经济互动及其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甚至还有可能产生竞争关系),因此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多数村民在进行经济往来的时候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正如村民在访谈中所说,很少会与其他村民发生借贷关系,以免产生纠纷。基于此,村民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谨慎,也使得村民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

平面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养分,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底蕴的话,那平面设计一定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伸。对平面设计的不断探索让我们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意义重大。中国的平面设计无法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加入了中国古老艺术文化的精髓,才会出现更加夺目的平面设计。

访谈三:

问:您在家里需要用钱的时候会跟亲戚朋友们借钱吗?

村民E:我不会问别人借钱,也不会借给别人钱。借钱这种事容易说不清楚,弄不好反而伤害大家之间的感情,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相互之间多尴尬(男,53岁,初中文化程度)。

村民F:也会有吧,有时候没办法了,实在没有,那不是还得借。但是即使问别人借钱,或者借给别人钱,都会打欠条,这样谁都不能唬谁(女,55岁,小学文化程度)。

图5给出了λT=5,Cwf=1,ηc=ηT=0.85,D1=D2=0.96时,双重最大功率及相应效率与总热导率λT的关系.由图可知,和均随着λT的增加而增大;当λT增加到一定值后,和的增加幅度减小.

4.3 认知关联随村庄变迁的变化

2)竞争关系导致村民之间的情感关联减弱。曹锦清认为,在中国传统的乡村中,村民之间一直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是有限和间接的,本质上是对于社会评价的重视,是争夺“谁家日子过得更好”的肯定性社会评价。而现在村民之间的竞争性质已经不仅仅是以往的想要获得肯定性社会评价的生活竞赛,而更多的则包括了与利益相关的竞争性社会行为。在小坡村,冬枣的发展与市场的逐渐开放使得村民之间的竞争性加剧,这种“竞争性”也不断的侵蚀着以往的由亲缘、血缘、邻里等情感关系中的亲密感和信任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也逐渐减弱。

1)村民之间的认知关联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特征。在小坡村村民种植冬枣之前,村民之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关联很低,尤其是对村干部等权力主体非常不信任,因而在小坡村村支书刚开始带领大家种植冬枣时,并没有人响应他的号召,也没有得到村民的支持。但在村支书带领自己家的亲戚朋友种植冬枣获得利益之后,村民在看到种植冬枣能够带来较高的收益时才纷纷跟随一起种植冬枣。此时较低的认知关联度使村民无法意识到这是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因而没有人支持种植冬枣。而后面在看到利益之后选择种植冬枣则更多的是一种“搭便车”的行为。这一点,在作者对村支书及部分村民的访谈中也能体现出来。

基于对小坡村村支书的访谈,作者又去对部分村民进行了访谈,以期了解他们当时的一些想法。

访谈四:男,60岁,小坡村村支书,高中文化程度,以务农为主。

根据安阳河流域年径流的背景值、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分离法计算了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安阳河流域中下游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表1)。安阳河流域年径流变化主要受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两方面影响。在安阳河流域上游主要为山区,除水库外基本没有人为活动影响。因此把1981年前后安阳河水文站的实测径流深的差值作为气候变化对流域上游径流量的影响量。

问:刚开始种植冬枣的时候村民有没有跟着一起种?

答:哪有人种啊,要在盐碱地上种冬枣,村民都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那时候根本就没人信我,那后来是干起来了,大家才跟着慢慢都开始种,你要没干起来,谁跟你种呢。当时大家一家赛一家的穷,就是我去种冬枣,也是各处跑着借钱,借到别人见了我都就把自己家的门就关上的程度。我也不敢非拉着村民种,只能找一些关系好的,还有我自己家的兄弟一起承包滩下那盐碱地种,不然万一赔了借的钱都还不上,那大家的日子就没法过了,村民也会怪我,这么大的责任我也担不起。后来是确保能赚了钱了,再去跟大家说,才慢慢的把我们村的冬枣种起来了。

综上所述,在当前东莞石排镇的省级转型升级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在了解现阶段发展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策略研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策略来不断推动其省级转型的速度,助力珠三角一体化、加强粤港合作的向前推进。

问:当时为什么一开始村支书带领大家种冬枣的时候您没有跟着一起种?

村民H:那时候我们这盐碱地嘛,在种冬枣之前也种过其他的,但是都没成功,像我那时候还承包过鱼塘,都没赚过钱,家里穷的饭都吃不起了,哪有那钱投资冬枣,而且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这个,我心里也不放心,就没种。后面大家都开始种了,我们家也才跟着种的。但实际上人家种的早的就把钱赚了,我们后面种的就没人家最开始种的赚的多了。(男,55岁,初中文化程度,2011年开始种植冬枣12亩)。

由于当时小坡村村支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并且在冬枣种植成功之后,又去了解了冬枣的市场、风险和收入等问题之后主动的再去号召大家种植冬枣,带领小坡村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开始种植冬枣,在村民们纷纷开始获得收益之后也逐渐加深了对村干部等权力主体的认可程度,也使得村民之间的认知关联逐渐增加。

但近几年一些事情的发生又加深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降低了村干部的威信,导致村民对村庄权力主体的认可程度下降。这些切身关系到村民利益的事情在落实的时候却并不能为村民带来实际的利益,也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因而导致村民对村庄权力主体产生不满的情绪,进而导致村民之间的认知关联又有所降低。

在目前的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趋于健全,并且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照现代的管理理念构建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建筑市场中不断的加深,这就要求各个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对预算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预算的精准程度,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工程预算后,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进行制定,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在保证施工单位经济不会出现损失的基础上,制定出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施工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参与预算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施工单位也要重视对高水平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

2)村民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在冬枣种植的过程中,包括市场的打开,也为村民带来了新的信息与新的知识,也逐渐的培养了村民正确解读外界信息的能力,能够正确判断出一件事情是否对其有利。就像小坡村之前在给村里修路时,需要村民每家都出资来完成村内道路的修建,村民们都非常愿意共同出资。而村民之所以愿意出资,是因为村民能够意识到这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在笔者访谈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表示当时在修路时自己家里都是出了钱的,并且村民都说非常愿意出资,认为这是好事,要支持,这也体现了村民的认知水平的提高。

访谈五:

问:村里修渠修路需要咱们村民出资出力您愿意不?

在笔者询问村民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表示愿意,以下选取3位村民的访谈作为代表:

村民K:愿意啊,我们村修路的时候我们各家各户都出了钱,这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事呢,那肯定支持(男,42岁,初中文化程度)。

村民L:愿意,那这是好事,我们各家各户有钱的多出点,没钱的少出点,但是都出钱呢,我们也高兴为这事出钱(女,56岁,小学文化程度)。

村民M:那肯定了,这没的说,只要是能给我们村民带来实惠的,我们村的人都积极的很,没有人不愿意的(男,52,初中文化程度)。

4.4 行动关联随村庄变迁的变化

行动关联主要是指村民在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所形成的行动一致性。本节通过以下的访谈来体现在村庄变迁的过程中小坡村村民行动关联的变化情况。

1)村民行为逐渐趋于原子化。小坡村村庄变迁的过程,伴随着冬枣种植的是市场的开放,现代化的信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也逐渐冲击着传统的村民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之前对村民的情感关联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市场化的冲击,小坡村村民之间的情感亲密度已经大不如前,人们更多的注重个人利益而非集体利益,加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得村民在行动时难以形成共识,人与人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村民行为逐渐趋于原子化。

2)行动关联呈现出两面性。在小坡村村民刚开始种植冬枣的时候,村民之间的认知关联与经济关联均较低,因而在种植冬枣的时候,没有人响应村支书的号召,村民之间的行动一致性较弱,即村民之间有着较低的行动关联。但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村民在种植冬枣的过程中提高了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认知水平使村民能够正确的判断出一件事情对其有利还是有害。在事情对其有利的时候,村民之间能够保持高度的行动一致性,即具有较高的行动关联。但在事情对其有害时,村民虽然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并不愿意联合起来去维护自身的权益,此时展现出较低的行动关联。

②王汉生、吴莹:《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5 结论

本文通过访谈的方法,对小坡村村庄发展过程与其发展过程中的村民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村庄发展过程中村民关联度四个维度的变化情况,并得出村民之间情感关系逐渐趋于冷漠且经济互动较少,其对村干部等权力主体的认可程度较低且行动一致性较弱,这些均不利于目前乡村秩序的构建与乡村的发展,只有重新建立起村民之间的关联维度,才能够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带动乡村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陈英,白志远.村民关联对农地流转及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04).

[2]李洪军,黄英.社会关联视角下的东北新型移民村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04).

[3]贺雪峰.论社会关联与乡村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03).

[4]费孝通.乡土中国[D].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图分类号: F326.1

标签:;  ;  ;  ;  ;  

乡村发展过程中的村民关联变化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小坡村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