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体)有限公司薛家湾供电局,内蒙古 准格尔旗 017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变电系统不断完善,新技术也不断得到应用,因此对变电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问题,将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严重者会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针对变电运行中的误操作问题与防范措施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一、事故的原因分析
1.1人为因素
(1)填写操作票引发的安全事故。变电操作人员在实施电气设备倒闸的同时,通常都会使用书面的方式形容出操作的实际目标,以此能防止在操作中出现不同的错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会因人为因素造成操作方面的失误现象,关于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①变电运行的操作人员在值班操作时,并未使用专业的操作术语,实施交接工作时在理解层面也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致使在操作变电设备的同时,严重的出现错误操作的故障,甚至还会危害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②因很多操纵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操作素质,在实际填写操作单据时,也并未依据具体的操作流程准确的记录,而是还延续以往的工作形式,在此基础下,使得后期的检验工作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变电的操作人员,这也十分不利于变电运转的安全和稳定性。③在变电运行操作中,还存在部分人员拜托监管人员帮自己填写操作票据,再具体审理监理人员所填写的票据,采取此种方式别人就很难及时的发现存在严重的疏漏,这也是出现错误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随意更改变电运行操作的顺序。在操作中,很多值班人员认为操作过程十分,也可以不通过填写票据的方式实施,为了应付过关就出现补填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操作人员为了促使工作效率合理的提高,随意更改操作顺序,这样就会引发错误的操作,以至于引发各种安全事故,直至影响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给电力企业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3)缺乏监护力度。在操作变电运行设备时,必须配有专人填写操作票据,以确保操作人员工作的规范。然而,在具体工作中,监护人员并未严格约束操作者的行为,还要监护者和操作者为伍共同行事,这样操作人员就很难根据专业顺序进行操作,这样就会出现误操作,直至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还会危害到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1.2操作任务安排不当
(1)交接时间属于危险的高发段。在进行交班操作时,通常操作者都会着急完成工作,形成不稳的心绪,在此基础上,极易出现操作疏漏或者是颠倒操作顺序,没有实施相应的检查等。所以线管部门必须安排合理的工作规划,以防交班时再次出现以上的情况,这作为避免误操作的最佳途径。
(2)操作数量引发的电气误操作。挡板的任务较重,难以及时完成,这时也很容易出现误操作。
1.3物质因素
(1)操作路径的局限性
变电站在进行设计时都要具有畅通的操作渠道,这样才能促使操作人员行走起来更方面。然而大部分的变电站因为改造设备、扩建,施工材料与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清理。使得带路受阻,路面不平,严重的制约操作人员的行走,甚至出现脚面操控的现象,这都会严重的影响操作的效率。
(2)缺乏健全的防误闭锁设备。防误闭锁装置不同的质量、性能、可靠以及稳定性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制约。
1.4站长管理及班站方面的原因
班站精神面貌情况也会影响到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若班站管理不科学、不合理、混乱,政令不畅通、缺乏严明的劳动纪律,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若值班员所在班站紧密团结、齐心协力、积极向上,站员间关系融洽、配合协调,就会自觉形成一种“一人操作大家操心”的局面,这样可有效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预防措施分析
2.1严格落实制度,现场监督到位
规范变电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种类和标准,运行人员在日常倒闸操作中,必须熟悉电网运行知识,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熟悉倒闸操作规定和技术原则。对要求员工学习的规程制度,制订目录,明确告知必需掌握部分。制度一旦制订下来就要以铁的面孔,铁的纪律严格执行,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和应付了事。在学习规程制度的过程中,对其中的每句话都要认真琢磨,多想一下为什么这样规定,对规程制度的理解就能更深刻。现场监督到位是对运行人员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全站停电的复杂倒闸操作,更要进行全过程的监护。
2.2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可通过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安排知识培训等方式,来丰富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应重视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育,让他们明白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主动担负起安全责任,肩负起安全使命。逐步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促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
2.3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
正确对待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导职工,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注重安全例会质量,督促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电力事故快报,敲响安全警钟,并对事故原因作深入准确的分析,找准问题根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2.4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安全监护
按照倒闸操作“七要,八步骤”规范操作行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明确电气倒闸操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全过程、全方位监护操作人的操作行为。一般的操作也应做到监护到位,谨慎操作。在操作中,监护人必须集中精力进行监护,不允许参与操作或从事其他工作。在监护中首先应核对设备位置准确无误,其次要坚持执行唱票复诵制。
2.5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和维护
选择使用可靠性较强、功能齐全的防误闭锁装置,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明确防误工作专责人,形成防误工作网,封存保管解锁钥匙和万能钥匙,规范解锁程序,严格按权限履行审批手续,控制解解锁钥匙的使用。加强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对防误装置的维护应与主设备同等对待,必须建立设备台帐。在停电检修主设备时,应按照检修工艺的要求,同时检修防误闭锁装置,特别是锁具的防锈蚀和防卡涩。
除了以上五条措施之外,在工作中还应注意:雷雨天气巡视电气设备要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不得接触电气设备外壳。安全工器具应存放于适宜的环境、固定的地点,并设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工器具;打开开关后柜门时必须确认该柜内是否带电,严禁随意打开。值班员必须熟知各等级电压的安全距离,必须树立与高压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的意识。
结束语
总之,有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引发电气误操作事故,但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这些原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会相互影响。为有效预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视总结各种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相应防范措施。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减少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才能促进我国电力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程喜胜.分析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
[2]罗广军.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
[3]周志源.探究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学时代,2015(5):25
[4]曾德萍,李卫东.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1):67.
论文作者:王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事故论文; 电气论文; 原因论文; 工作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