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竞争的创新与发展_劳动竞赛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竞争的创新与发展_劳动竞赛论文

劳动竞赛在市场经济下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竞赛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劳动竞赛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 根据1999年全总书记处重点调研课题计划的要求,经济工作部采取书面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劳动竞赛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要求劳动竞赛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级工会组织自觉地把劳动竞赛放到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使劳动竞赛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点和活力。

(一)群众性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受到地方党政和企业的重视,竞赛的组织领导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加强对劳动竞赛的领导,目前,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成立了劳动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其中有15个省(区、市)由分管工业的副省(区、市)长担任劳动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主任,副主任一般由省(区、市)总工会、经贸委的负责同志担任。省(区、市)建委、科委、统计局、劳动厅、新闻单位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同志为劳动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委员。劳动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研究确定劳动竞赛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审定重大竞赛项目和竞赛活动的评选、表彰以及奖励方案;审批竞赛活动经费的申请和使用方案等。

劳动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办公室都是设在工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竞赛活动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重大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总结、交流、推广地方、产业和企业开展竞赛活动的先进典型经验等。逐步形成了劳动竞赛由地方党委抓领导、政府抓组织协调、工会抓落实的新格局。

在不少产业,如民航系统各大单位都成立了劳动竞赛委员会。铁路系统纵向建立了铁道部、铁路局、分局、站段四级竞赛领导机构,横向建立了由党政工团包括劳资、人事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机构,形成了“纵横联网、上下贯通、层层有人抓、活动有人管”的竞赛组织网络。

部分地市和许多企业也建立了劳动竞赛领导机构。如.山东省各地市和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劳动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改变了过去组织劳动竞赛往往是工会“一头热”或唱“独角戏”的局面,对职工也具有更强的号召力、吸引力。

(二)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开展竞赛,竞赛内容重点突出。各地坚持把地方党委和政府确定的当地经济发展目标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作为劳动竞赛的奋斗目标,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职工素质为重点,按照立足基层,企业需要、职工欢迎的原则,针对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难点,适时提出响亮的动员口号,广泛发动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199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确立了山西省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省总工会围绕着这个目标,制订了“九五”赶超立功竞赛方案,组织和动员全省职工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两争(争当创业先锋,争做赶超标兵)、两赛(赛技术进步、赛经济效益)和五创(科技创新、管理创先、产品创优、效益创佳、精神文明创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九五”赶超立功竞赛活动。据统计,近三年来劳动竞赛创造的经济效益达38.02亿元,开发新产品创经济效益超过13.7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经济建设。

(三)劳动竞赛的领域不断拓展,内容更加丰富,参赛人员更加广泛。不少地方在工业生产领域的竞赛注意向新产品开发、出口创汇、科研、管理等全方位拓展,既有以降成本增效益、扭亏增盈、双增双节为主题的竞赛,又有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争做销售状元、技术能手等多样化竞赛;竞赛行业从工业生产向金融、财贸、邮电、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拓展。金融、铁路、民航、财贸、邮电等产业,坚持将优质服务作为竞赛重点,如财贸系统开展“文明服务”活动,民航空管系统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年”活动,邮电系统开展“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竞赛等,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厦门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百家窗口”优质服务竞赛坚持了十二年,设立了专门机构,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检查、评比和监督机制,使这一竞赛活动与每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始终充满活力。教育系统开展的“为人师表”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参赛人员也更加广泛,从以生产一线工人为主,拓展到管理干部、科技人员、营销服务人员等,使劳动竞赛更具有群众性。

(四)“瞄准市场搞竞赛,搞好竞赛保市场”,突出创新、创先、创优。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辽宁省在劳动竞赛中强调,把完成生产工作任务和增加职工收入两方面的指标同步考核,既对企业生产经营负责,又对职工收入负责,有效地调动和保护了职工的积极性。广东省大力开展“五创一争当”(创新、创先、创优、创佳、创文明,争当先进劳动者)竞赛活动,为促进科技进步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市开展的“六小”(小核算、小革新、小改进、小建议、小节约、小经验)竞赛活动,在内容上紧贴企业的中心工作,紧贴广大职工的日常生产、技术、质量以及营销等活动,起点低、看得见、够得着,人人都可以参与并取得成果。天津市医药集团公司开展合同式劳动竞赛,强化了竞赛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公司工会同各直属单位签订了《劳动竞赛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对各单位劳动竞赛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奖励等级。合同式劳动竞赛推行五年来,全系统共签订劳动竞赛合同1926份,创可计算经济效益9048.57万元。 在一些商业企业,如青岛市商业总公司,坚持创新服务理念,更新竞赛思路,组织和引导所属企业深入开展了以知识服务为主题的竞赛,对吸引和指导消费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围绕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重点工程竞赛。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大,施工单位往往涉及若干行业,在重点工程中由工会统一组织劳动竞赛所发挥的作用也倍受社会重视。陕西省以国家在陕和省里的重点基建、技改工程为主要竞赛范围,以“岗位创一流,班组创先进,企业创效益,工程创水平”为主题,以“提高质量、加快工期、节约概算、确保安全”为重点,以各个总体工程为单元,广泛组织参加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配套服务等单位开展了竞赛。福建省开展了以质量、工期、安全、效益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的“保重点、比贡献、创一流”的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上海市围绕浦东建设开展了“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竞赛活动。闻名全国的三峡工程劳动竞赛,在全国总工会、全国水电工会、湖北省总工会的指导下,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建设和保证施工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强化劳动竞赛的激励机制。为了加强劳动竞赛的激励机制,各地对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物质奖励的力度,方式也趋多样化。辽宁省对在竞赛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除授予省劳模、先进集体和省五一奖章、奖状荣誉称号,并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外,还作为全国劳模、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候选人,向国家和全总推荐。大庆市对劳动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一是在物质利益上奖励,规定凡是荣获过局劳模标兵以上荣誉称号的职工,可安排学习深造、优先安排住房、免费安装住宅电话、免费外出疗养等;二是在政治上鼓励,在选拔干部时,劳模作为量化考核的一个重要加分依据;三是精神鼓励,多年来,坚持每年评选10名劳模标兵、百名功臣、千名先进个人,对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选树“十面红旗”,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橱窗、竞赛栏等方式大力宣传,邀请竞赛优胜者的家属一起开庆功会,一起披红戴花。全国以及省市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获得者,一般都是在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产生的。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努力实现劳动竞赛创新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手段、追求目标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传统的劳动竞赛工作思路、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少地方和基层工会适应了变化了的形势,围绕中心工作,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了许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好做法。但是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劳动竞赛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完全破题。面对客观形势的变化和种种突出困难,有的产生了畏难无策、困惑迷惘等思想情绪;有的缺乏对维护职能的全面理解,感到劳动竞赛“过时了”,“作用不大了”;有的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劳动竞赛感到信心不足,手段不多;有的面对企业深层次的矛盾,感到搞劳动竞赛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企业脱困的根本问题等等。因此,要实现劳动竞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工作指导上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使命,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必须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应有职责。劳动竞赛是一项很有工会特色的群众性学赶先进活动,历来是调动和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职工投入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有效形式,也是工会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大局的具体行动和最直接的工作。

开展劳动竞赛是坚持和发展工会工作总思路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强调要突出维护职能,旗帜鲜明地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目的在于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更好地投入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动员职工投身改革建设、发展生产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这两者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和单位、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可以有所侧重,但在工会工作服务全局的指导思想上不能出现误解。工会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同样,对于职工在改革中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工会不及时予以引导,也是失职。工会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推动经济发展,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职工群众的愿望,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职工利益的维护,而且是根本性的维护。职工的利益,无论是工资福利的提高,或是劳动条件的改善,精神生活的满足,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实现。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既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必要的政策扶持、保障体制的依托等外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企业眼睛向内转换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竞赛全过程中渗透着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正是培育和激发职工智慧和创造力最生动、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发展是硬道理,在任何时候都要强化这一观念。因此,对于劳动竞赛活动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不应当有任何怀疑和动摇。

(二)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劳动竞赛创新。尉健行同志在全总十三届三次主席团会上指出,要发动广大职工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实现企业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围绕创新技术、加强管理、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益、搞好服务等,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争作贡献,为实现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建功立业。这是对创新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提出的总的要求。为此必须注意调整劳动竞赛的指导思想。从各地的经验来看,为了使劳动竞赛更加贴紧改革,更加贴紧企业实际,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统一”。

一是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集产、供、销为一体,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成为企业追求的根本点。企业的生产目标由单纯追求生产数量、生产效率,转向提高生产效率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统一。效益的提高,需要提高效率,更要注重市场需求。离开市场的需求,再高的效率、再多的数量也没有实际价值。不顾市场需求、单纯追求效率与数量的劳动竞赛只会帮倒忙。劳动竞赛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确定和调整主攻方向和活动内容。

二是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统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靠自身的综合实力求得生存和发展。劳动竞赛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拓宽领域,走出企业小环境,进入社会大市场。把企业内部运行与企业外部运行统一起来,把组织职工立足本岗干与盯着市场看、围绕效益转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规模、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减少可控费用上使实劲,又要重视在预测市场变化、捕捉市场信息、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知名度等方面下功夫。使组织开展全员促销赛、售后服务赛、货款回笼赛和走出企业了解市场信息、征求产品改进意见等活动相统一。

三是技能型与知识型的统一。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设备、工艺的不断更新,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断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劳动竞赛必须立足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大客观实际,既要继续抓好保施工工期、保合同订单、保市场供应竞赛,又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领域上加大工作力度。既要重视调动生产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又要注重发挥好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等职工技术骨干队伍的聪明才智;既要在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发动、实施中下功夫,又要善于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先进操作法,在普及、引导、示范上做文章。从企业实际出发,把技能型和知识型统一起来,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创新、创先、创优,促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规模上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周期上宜长则长,宜短则短。

四是直接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变化,把劳动竞赛的评价标准,定位在创直接效益与创长期效益相统一的轨道上来,从工会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既要在行政管理的薄弱环节方面选准工会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领域,更要在保证行政经营管理目标上想实招、做贡献;既要重视劳动竞赛的近期效应和直接效益,更要在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上多干一些扎实的工作。

五是精神激励与物质利益的统一。劳动竞赛既是弘扬职工主人翁精神,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重要活动载体,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和宣传职工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和选树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模范人物,激励广大职工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同时,要尊重广大职工群众在劳动竞赛中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尤其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和集体要给予重奖。

(三)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劳动竞赛的新路子。在调查中,各级工会普遍认为,劳动竞赛必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为要求,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目的,积极改进劳动竞赛的运行方式、工作模式,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劳动竞赛新路子。

一是要选准切入点。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劳动竞赛的切入点,使劳动竞赛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上发挥作用。在重点上保证,要抓住关系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职工确保实现;在难点上突破,要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开展以降成本增效益、小改小革、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企业排优解难;在薄弱点上弥补,要发动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

二是要拓宽活动领域。劳动竞赛要立足企业,面向市场,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紧紧地连在一起,从内容上要不断调整充实,从运行上要大胆走出企业。要进一步促进劳动竞赛从生产领域向经营、科技、管理、流通等领域拓展,在产品质量、新品开发、售后服务、资金回笼、投入产出、安全生产、增收创效上提出新思路,开创竞赛活动新局面。在抓好企业内部活动的同时,要到用户单位中去,到消费群体中去,征询意见、捕捉信息、上门服务,在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中发挥作用。

三是要突出重点。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职工素质的竞争。必须把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劳动竞赛的重点,用知识、信息、高科技、高技术手段来实现效益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围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应用,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要组织广大职工立足本职,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比赛活动,学赶先进,争创一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职工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要求和岗位竞争需要的新型职工队伍。

四是要转变活动方式。劳动竞赛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一个方案管一年”、“自上而下”、“一刀切”的工作模式。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自身特点,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灵活方式,逐步建立起一个“立足基层、沉到班组、重在实效”的工作格局。要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工人的不同特点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要求,采取“双指标”竞赛、合同式竞赛、“六小”活动等各种行之有效的竞赛形式,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和创新。

(四)进一步研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竞赛运行机制。从各地的经验来看,劳动竞赛的运行机制,一般应包括组织领导机制、约束管理机制、公平竞争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是顺利开展劳动竞赛的保证。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竞赛的组织机构,建立劳动竞赛的组织领导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和企业党政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党、政、工会及有关部门参加的劳动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劳动竞赛的组织领导。逐步形成党政领导挂帅,工会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的竞赛组织领导体制。

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竞赛管理制度,建立劳动竞赛的约束管理机制。劳动竞赛的管理制度应包括竞赛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竞赛的工作制度、统计核算制度、检查考证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劳动竞赛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作为企业管理的工作规范之一。要把劳动竞赛纳入职代会的议题内容,使劳动竞赛活动更具有感召力和群众性。

三是要制定科学的劳动竞赛方案、考核标准和方法,建立劳动竞赛的公平竞争机制。针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在劳动竞赛的组织方法和管理方式上,必须始终如一地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服务。竞赛的评比,要坚持严格规范的考核,力戒形式主义。竞赛的评比标准要明确,针对性、可比性要强,防止过高或过低;要公开竞赛评比方案,健全严格规范的全过程考核制度,实行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要把竞赛评比的各环节纳入企业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创造平等的竞赛环境。对竞赛成果的评定要遵循价值规律,进行效益分析。

四是要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建立竞赛激励机制。科学的竞赛激励机制是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热情,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劳动竞赛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建立竞赛激励机制,要以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在对劳动竞赛中产生的先进模范人物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也要保证物质奖励的及时兑现。

(五)加强分类指导和理论研究。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掌握和了解国家有关经济改革、企业改革的政策规定,研究分析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效益的不同实际情况,区别对象,分出层次,加强指导。

一是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特点,为基层企业提供有关政策指导和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帮助基层选好劳动竞赛的切入点、着力点,指导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活动,放手让基层单位自定竞赛内容、自选形式方法、自行组织安排,务求劳动竞赛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广泛性、实效性。

二是要重视劳动竞赛成果的推广。职工群众是劳动竞赛的基础,劳动竞赛富有成效的关键在于激发职工群众参赛的热情和积极性。必须坚持把宣传教育活动贯穿于竞赛全过程,对劳动竞赛取得的成果和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大力宣传,扩大劳动竞赛的影响。要加强交流,及时总结和推广劳动竞赛中创造出来的先进经验、先进操作法、技术改革措施等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要加强劳动竞赛理论研究。通过专题调研、理论研讨、典型分析等方法,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认识,研究和总结新形势下劳动竞赛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劳动竞赛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劳动竞赛的工作水平。

实践证明,劳动竞赛是工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重要措施,是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广泛组织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发挥工会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过去是,现在依然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劳动竞赛永恒的主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创新和发展,才能使劳动竞赛更加具有活力。(本刊有删节)

标签:;  ;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竞争的创新与发展_劳动竞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