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伏发电是目前最具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光伏电站电气的一次设计。
关键词: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光伏电站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对满足人们生活有着一定的意义。同时,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已成为我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建设光伏电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光伏电站简介
1、概述。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可分为带蓄电池的独立发电系统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目前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
2、工作原理。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形成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光伏组件将直射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光伏组串通过直流汇流箱并联接入直流配电柜,汇流后接入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逆变器交流输出端接入交流配电柜,经交流配电柜直接并入用户侧。
3、优点。①无枯竭危险;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⑤能源质量高;⑥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二、光伏电站电气系统
1、太阳电池组件的选型。太阳电池组件的类型一共有三种,分别是晶体硅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和非晶硅太阳电池,这三种电池各具优缺点。第一是晶体硅太阳电池,优点是成熟稳定、安全可靠,而且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价格合理,效率较高。而晶体硅的缺点是,在光照和大气环境下,电池会出现能量衰竭的情况。第二是薄膜太阳电池,优点是高效低廉,性能稳定,缺点是原料稀缺,对大规模生产产生制约。第三是非晶硅太阳电池,优点是在弱光下,性能较好,缺点是电池转换的效率较低。综合上述三种电池类型,我国选择较多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2、光伏汇流箱。方阵连接盒是连接太阳电池方阵和逆变器专用器件,主要功能有太阳电池过载保护、雷击保护、过压保护、多路太阳能方阵并联等功能。在设计选型时,重点要求箱体结构、光伏组串过流保护、防雷、通信、显示功能、外壳防护等级、安全、浪涌、环境要求、温升等方面的因素。
3、逆变器的选型。逆变器技术结构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和组件式逆变器。第一是集中式逆变器,其优点是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大型的集中逆变器可以联网,减少输电损耗,提高发电效率。第二是组串式逆变器,其优点是增加了发电量,减少阳光阴影带来的损失。第三是组件式逆变器,优点是应用范围比较大,缺点是铭牌容量较小。综合上述三种逆变器类型,我国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是集中型逆变器。
4、交直流配电柜。在光伏电站电气系统中,交直流配电柜的输入端与光伏电站电气系统中的直流汇流箱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光伏电站电气系统中的逆变器相连接。在具体的发电过程中,交直流配电柜其中的直流配电单元,实现了与光伏组件输入的直流电源的汇流,之后再将其接入到逆变器中。这个装置,基本上相当于光伏电站电气系统的二级汇流装置。此外,交直流配电柜还包括其他单元,如防反二极管、直流输入短路器、光伏防雷器。并且交直流配电柜在具体的使用中,还具有一些优势,如布线简单、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系统可靠、安全性能好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
1、光伏电站主要接线设计
1)升压变接线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受逆变器容量大小的影响,需要将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相互连接,使之成为最小发电单元。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发电机与双绕组变压器之间的单元接线、发电机和双绕组变压器之间的扩大单元接线、发电机和双分裂绕组变压器之间的扩大单元接线。这三种接线设计形式中,发电机-双分裂绕组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不但减少了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及环流影响,还提高了输电的质量,是最为推荐的一种接线设计方式。
2)光伏电站集电线路连接方式。在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中,光伏电站集电线路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电压等级选择、单元分组连接方式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电路电压等级的选择主要有10kw和35kw两种方案,以及链形、环形和星形三种设计形式。
电路电压等级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场区的面积大小、光伏场区内是否有遮挡太阳光的建筑物。在设计中,如果选择直接的方式接入到升压站,就会由于电缆截面过大,与安装要求不相符合。因此,为了减少安装中出现的耗损,并使整个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在设计中就必须要升高电压,使其达到10kw或35kw,才能接入到升压站中。
在对发电单元分组连接方式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投资成本。目前,从我国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中发现,链形连接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不高,是最主要的设计方式。
3)升压站主接线设计。升压站主接线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关键点,即升压站的电压等级及电力系统的位置。并据此选择出一种有效的连接方式,使其与升压站在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相互适应,以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
2、设备配置。光伏系统中的设备和部件应按照系统设计整体要求来选择,其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产品应通过国家认证机构的认证。设备配置如下:光伏组件选择;光伏接线(汇流)箱;光伏配电柜(交、直流);逆变器选择;变压器;蓄电池及充电控制器(独立系统);综合自动保护系统;开关柜;SVG设备;户外成套设备(AIS);光伏系统监测装置。
3、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在针对中性点接地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设计方式与和电压等级、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之间有一个密切的关系,使其作用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并保障电网系统在发生故障后能快速、准确地解决。
在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大、小两种电流接地系统。这两种系统由于接地方式和运行特征不同,当大电流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会产生短路电流,对用户等正常用电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小电流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由于产生接地电流不大,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4、防雷接地设计。在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中,由于光伏电站工程所处地
区年均雷暴日比较少,所以受到雷击破坏的概率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不需要安装避雷针等避雷设施。但光伏电站工程中,鉴于电池支架面积大、为钢特性,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感应雷的破坏。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电池支架进行可靠的焊接,以确保在遇到雷雨天气时,该支架能通过接地网实现快速协防,不会对整个电网产生影响,从而切实保障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还可将过电压保护器放置在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内,以有效减少感应雷电对电气设备的破坏,保护电网电气设备。
四、结语
社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然而目前传统能源面临着严峻的供需问题,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光伏发电是当前开发新型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利用光伏发电可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国家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白海军.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06).
[2]吴东海.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5).
[3]冯锋.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7(35).
论文作者:王重洋,王阳,李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光伏论文; 电站论文; 逆变器论文; 系统论文; 接线论文; 电气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