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许军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许军

盐城市隆嘉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和建设的重点项目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关系着全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项目中使用比重较大的材料,毋庸置疑的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水利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把控,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应用

混凝土作为水利施工中的关键材料,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大坝,防渗墙等重要施工承重部位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大,根据不同的混凝土特性采用的混凝土种类不同,也会导致大体积施工时产生裂缝或者混凝土的自身特性产生了离析现象,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整体工程质量,因此为保障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关键节点的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为后期水利工程投产提供基本安全质量保证。

一、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控制

(一)根据不同的结构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种类

在水利施工中会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基本要求及项目所处的环境来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结构作为核心的水利工程项目支撑点,既要传递压力至底部结构,还要符合项目施工的环境特点。因此在施工中,要根据项目环境特点来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等进行综合考虑,择优选之。

(二)水利施工中严格混凝土每道施工工序施工

水利施工中对项目整体的质量控制其本质是对混凝土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控制,首先要对混凝土运输进行控制,混凝土到场后要先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对于已经开始初凝的混凝土要坚决退场,杜绝使用。另外要安排好浇筑时间,避免混凝土长期在泵罐车里面出现凝结硬化等现象。其次是对混凝土的搅拌振捣进行控制,通过搅拌和振捣可以将存于混凝土中的气泡排挤出来,也让砂浆可以充分接触防止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前还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涂刷防粘剂,对于木模板要进行预先浸泡。最后要对混凝土养护进行控制,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工序中关键的一步,也是关乎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因为水利工程施工规模庞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施工中要注意温度控制,防止出现温度裂缝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的承载力。通常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会选择覆盖、洒水等方法维持混凝土的湿度(湿度不得小于5%)和温度(通常温度控制在18-25°),让混凝土可以充分进行硬化和产生强度。

二、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混凝土施工中基岩面及浇筑缝面的处理

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因为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来对基岩面来进行直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施工中应先将基岩面上不平整的部位进行清除,如果下层土质无法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时,还要进行开挖及回填来保证垫层区域的强度和厚度,用水准仪进行表面抄平,当确定基岩面表面无杂质,垫层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完毕混凝土后养护1-2天后,要对混凝土浇筑缝面进行凿毛处理,尤其注意钢筋密集区的凿毛质量。

(二)分区域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

因为大坝规模大,无法进行一次性浇筑,必须要对大坝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段或分区域浇筑。施工中通常使用纵缝分段浇筑,即根据设计需求或混凝土实际浇筑量,来对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划分,相邻区域处留置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后期,来进行灌浆处理,保证坝体的整体稳定性,该方法理论简便,且两个区域之间的浇筑没有干扰,可以灵活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另一种常用的浇筑方法是通仓浇筑施工技术,通过对混凝土的分层来进行浇筑,此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来说,无需埋设冷水管降温,但是因为浇筑距离较长对混凝土的入模和环境温度有很大的要求,不适宜太长距离浇筑,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要点分析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实际上是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先从混凝土的模板支护和使用上进行质量把控,再从钢筋和水泥砂浆等原材料上进行质量技术的控制,从而形成了整体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综合控制。

(一)水利施工中模板施工质量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中模板的控制实际是对模板的选择和模板的拆除流程来进行控制,首先对于模板的选择上,首先要看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其次在站在成本的角度考虑模版的周转次数。在模板的搭设上,要提前预留好支撑点。在模板拆除时,除了要遵循“先支撑的后拆除,先拆除非承重后拆除承重部位” 模板外,还要注意提前编制混凝土模板拆除方案,因为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施工精度要求的高标准性,在模板拆除时,要严格按着拆除方案防止混凝土局部棱角或混凝土表面产生破坏。

(二)水利施工中钢筋的施工质量要点分析

钢筋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混凝土浇筑前的各个环节,从钢筋的冷拉调直,到钢筋后期的绑扎和布置,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尤其是钢筋的绑扎方式和绑扎要求。常用的钢筋有绑扎,焊接和机械连接。当钢筋的直接超过25mm且布置在受拉区域时,严禁对钢筋进行直接的绑扎,当钢筋的直径超过28mm但主要承受压应力时,也同样严禁直接进行绑扎连接。在钢筋的布置中也要严格遵循行业规范,主梁的钢筋要布置在受拉区域,且在梁的端部1/3范围内。当然,在实际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对钢筋的绑扎不能只考虑适用性和便捷性,要综合成本和实际施工部位来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

(三)水利施工中灌浆技术的质量控制

土坝接缝处的混凝土灌浆是纵缝分段浇筑后很重要的一部工序,常用的骑缝式灌浆和管路盒式灌浆都具有管路不易堵塞,灌浆速度均匀等优点,但相比于骑缝式灌浆,管路盒式灌浆需要耗费大量的管材,从经济上不合算。土坝接缝混凝土灌浆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检测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好坏与监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也起到很直接的决定作用,监理单位除了对混凝土入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外,还应该注重对隐蔽工程项目的严格监控,坚决不允许出现偷工减料,蒙混过关,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现象出现。在隐蔽工程验收和检测中,坝体接缝混凝土灌浆工序是整个环节中关键的一部分,接缝灌浆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坝体本身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当灌浆不均匀时,坝体接缝的张开度将会变大,影响坝体整体的承载受力能力,坝体本身也会在外界应力作用下产生恶化。

结语

我国对水利施工项目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管理,但整个施工质量检测环节还有待于提高,一些监理单位为了谋取私利,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次,偷工减料,对隐蔽工程验收也是一带而过,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监理检测不仅是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实时的监测控制,也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与周围的住户或周围的设施出现冲突时,很好的调节部门。水利工程项目属于公益型项目,通过国家政府的投资,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来解决我国水利发电等问题,希望建筑行业相关部门带头制定一套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规范,通过对每道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进行严格规范和控制,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贺.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

[2]于志刚,康威.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7(01).

[3]代志雪.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居业.2016(12).

[4]向晓林,林增和,许兴东,李成彬.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3).

[5]孙景荣.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

论文作者:许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许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