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园长谈幼稚园儿童入学准备_幼儿园论文

著名园长谈幼稚园儿童入学准备_幼儿园论文

名园园长谈怎样为幼儿园孩子做好入学准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长论文,名园论文,幼儿园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要让孩子在这一转折中顺利适应,父母首先应正确了解两类教育机构的差异,并通过合适的衔接教育,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我们可以从下表的对比中看出两类教育机构的的差异:

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学习、生活的比较

比较机构 幼 儿 园 小 学

学习时间 每天教学时间为1-1.5小时,

每天教学时间4~4.5小时,

每节课不超过30分钟 每节课40分钟

学习内容 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 有固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

向幼儿传授粗浅知识 教学系统、抽象、严谨

学习方式 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以上课为正规课业学习方式,

轻松愉快,没有压力 课后有家庭作业

睡眠时间 除晚8:30到早6:30的睡眠外,需早起,基本无午睡时间

还有2小时午睡

一日生活 动静搭配,舒张有弛,提倡保教结合, 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学习为主,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午餐、午睡大多回家解决

师生关系 教师与幼儿始终在一起, 有班主任和七八位任课教师,

及时解决、协调幼儿面临的困难学生遇到困难多需自己解决

在学前期向学龄期过渡时,儿童身心发生一定质变的核心,体现在社会性发展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心理品质上。

如社会性适应,即主动性、积极性、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等,是儿童进入小学后所要求具备的。因此入学前,父母可要求孩子做第二天活动的准备,自己收拾玩具,愿意遵守活动的规则,理解并愿意按大人的要求活动等。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消除孩子对新环境的恐惧感。经常带孩子到小学附近转转,了解上学路线、周围环境,介绍小学生的要求与规范等。

数学方面,数字加减运算不是数学教育的唯一内容,而应着重于数量关系的了解与把握上,帮助孩子知道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谁大、谁小”“知谁、求谁”“谁与谁比”都得让孩子明白。所以让孩子在生活中看实物学习加减,比简单地看数字做加减更能帮助孩子掌握数量关系。父母也可以和孩子玩口头应用题游戏,即父母出题,孩子解答,因为有事件变化的过程,孩子容易理解。

在读写方面,适当减少复述方面的内容(诗歌、故事等),加大语言理解、讲述(特别是看图讲述)的内容。还可以让孩子玩一些手指精细动作的游戏,如走迷宫、编织、穿线、画画等,提高孩子手部肌肉的控制力和手眼协调力。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父母误以为,要让孩子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识字,其实不然,因为这些教学内容在小学是“四会”(会认、会读、会写、会用)统一的,简单的认读对入学后的学习帮助不大,相反,如果读音错误,纠正起来反而更加困难。

随着独身子女政策的实行,改善了幼儿营养卫生和受教育的物质条件,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强迫孩子过早地进入学业学习;要求幼儿园进行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过多地保护幼儿,包办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造成孩子能力的相应不足,依赖思想严重,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缺乏责任感,情感受压抑,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儿童入学准备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

1.孩子能提早入学吗?

答:最好不要提前入学。因为孩子的发展除智力的因素外,还有身体的因素,单纯以一方面的因素决定孩子的入学时间,是不妥的。

如果孩子的身体很高大,但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较差,仍然会与其他同学产生差异;有些孩子认识很多字,但其思维方式仍以动作、形象为主,上了小学,数学等方面的学习就会出现不适应等等。

提早入学的最大不利是:孩子的发展在原有的年龄段是较好的,但跃一级台阶后,就成为发展一般甚至较差的,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压力,产生“我不如别人,我真笨”的感受,时间长了,自信心就会降低或丧失,以后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2.怎样让孩子记住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答:孩子忘记做作业,一是因为任务意识不强,二是语言的理解力较弱。可以要求他们用笔把作业的要求记下来,或是在心里复述三遍。

父母可以用布置小任务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如用复句的语言让孩子做事,例如“请你先到厨房把杯子放到饭桌上,再到客厅把茶几上盘子里的果壳倒在垃圾箱里”。孩子为了完成任务,自然必须养成仔细听、认真记的习惯,时间长了,还会积极听,主动听。

3.孩子坐不住怎么办?

答: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一般为7—15分钟,小学的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就难以保证每节课都注意力集中,容易开小差。

要想让孩子坐得住,应从坚持性入手:

①父母可以先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

②再选择绘画、看书或孩子不太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

③将两个时间的均数作为目标〔20分钟左右,小学的课中段有放松活动〕,父母与孩子一同玩孩子不感兴趣的一类活动,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可以给予小小的物质鼓励;

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坚持住,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如事先答应的“本周内天天按要求活动并坚持×分钟,全家星期天到公园玩”不予兑现等。

4.怎样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

答:孩子上小学前,“没有朋友了”是他们的一大担忧。父母应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小朋友,设法让他们认识,入学第一天让他们一同上学。如果孩子因择校或其它原因周围没有同校的同伴,可以对孩子进行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

①主动介绍:主动向欲结交的伙伴表达交友意愿:“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吗?”

②借物介绍:以自己或对方的玩具为媒介,达成交友愿望:“我有一个小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③参与游戏:以参加对方的游戏为由,结交新同伴:“你们的游戏真好玩,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

5.孩子为什么总写错别字?

答:这是因为孩子的观察不细致和空间知觉差造成的。孩子认字写字,要训练4个方面的能力,即观察力、空间知觉力、书写的规则意识、书写姿势等。观察不细致,会让孩子在写字时少或多笔画,将“于”写成“干”;空间知觉不敏感,会将“毛”写成“手”,以及将间架结构搭错等。

要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空间知觉力,消灭错别字,可以通过以下的游戏训练解决:

①找不同:提供两种画面相近的图片,让孩子找出差异;

②模拟画:选择一些简单的线条画,让孩子临摹;

③看图摆图形:提供事先设计好的范例,让孩子用小棒等物摆出造型,要求是“和范例一模一样”。

6.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学习内容?

答:不妥。小学教材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逻辑性等要素编排的,让孩子在低年龄段学习高年龄段的内容,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特别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年龄越小,与上下年龄段表现出的差异就越大,越不适合超前学习,只能进行适当的预习。另外,如果提前学会了一年级的学习内容,上课时,孩子会觉得“这是我会的,太简单了”,就不会专注地听讲,容易养成上课不集中听讲的习惯,再纠正,得不偿失。

对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开始阶段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快速起跑,能帮助他们发现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进一步理解小学生的责任。

7.孩子放学一人回家,如何防拐骗?

答:让孩子记住两句话:“我不认识你,我不吃你的东西”“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切不可过分渲染防拐意识,否则,孩子警惕过度,见了谁都以为是坏人,精神过于敏感,会导致不敢一人上街,不敢一人在家。

在防拐教育上,父母向孩子介绍一些机智少年的故事,如用110电话报警,向周围人寻求帮助,迷路时向可信赖的人求助等。

8.为孩子准备什么样的书包?

答:首先,要准备一个双肩背的书包。书包的宽度最好和孩子肩宽差不多,否则,会在视觉上产生压抑感;有些书包上有许多的口袋、网眼,不利于清洗,也容易让孩子被尖锐物钩住,造成危险;书包的打开方式最好能一次操作完成,即将书包放入抽屉后,如果再拿书本,不需要将书包完全抽出——打开盖——拉开拉链——取到书,那些翻盖式的书包,不适合低年级孩子使用。

9.怎样让孩子产生上小学的热情?

答: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上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情境,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平时,父母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10.父母如何才能不陪公子读书?

答:当孩子上小学后,很多父母感叹:天天要陪公子读书,太累了。为什么要陪公子读书呢?父母认为:①孩子会边玩边做,半小时的作业,一小时也完不成;②孩子做作业不仔细,会少做;③孩子做作业不认真,会做错。

有了爸爸妈妈的陪读,孩子也养成了一味依赖父母的习惯,做作业不检查,形成家庭作业得红花,课堂作业得叉叉的不正常现象。

要想从陪读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父母就要“忍痛割爱”,不做“陪读者”,要做“旁观者”,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负责检查你的作业做了没有,做对还是做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认真做,仔细检查。同时,父母事先要向老师了解作业的时间量,每天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因为小学为了帮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也采取了多种激励措施,如表现好〔作业好、发言好等〕得1朵笑脸花,10朵小笑脸花换1朵小红花,10朵小红花换1朵光荣花等,作业做得不好,就会失去笑脸花。如果孩子因为错题失去笑脸花,这种尝试错误的体验是深刻的,下次他就会认真的按要求做作业了。

标签:;  ;  ;  ;  

著名园长谈幼稚园儿童入学准备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