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96-01
今年开学,我协助一位班主任发新书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许多同学最先翻阅的是语文书,但真正到上课时,大多数学生却很不喜欢语文课,甚至有些反感。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问学生缘由,大家都说看语文书和上语文课是两码事,自己随心所欲看书中的文章很愉快,但上起语文课来就很枯燥、乏味,并且还要写长篇作文……
其实,我们的学生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接触或学习汉语。虽是程度有限,但通过10余载的学习与实践,到了初中,却发现他们的语文素养并不理想,甚至于糟糕透了。尤其像我们这样偏远的农村初中,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差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是天生愚笨?后天不足?
偶然之机会,我庆幸拜读了教育家赵红燕所著的《建设快乐的语文课堂》一文,文中有“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与快乐紧密相连的,离开了快乐,就不会有成功;世界上的一切挫败,都是与痛苦密切相关的,制造痛苦者就是在制造失败”此句,虽文笔不深,却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快乐与成功,痛苦与失败均成正比。回顾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历程,仔细比对才恍然大悟,原来“快乐”教学是如此的重要。
一番自我剖析后,我决定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再大的困难、再多的任务也不屑一提。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让学生对你感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学生感兴于你,是爱好语文课程的前提。一个能被学生接受、喜欢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孔子的“亲其师,信其道”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那如何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你呢?
首先,你要给学生喜欢你的理由。是风度翩翩还是富有亲和力;是说话幽默还是多才多艺……你能像一块宝石熠熠闪光,学生的目光自然会被你吸引。要让他们觉得从你身上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你的言行举止要有吸引力、感召力才行。因此,你学识渊博,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而且老师还要不断更新、获取,不然是不够用或成了一潭死水。其次,要让学生亲近于你,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能动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人格,还学生以自尊,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语言表达技巧,注重教学用语的锤炼,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教学中的“注意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速要快慢有致,语调要高低错落,句式要变化多端,词汇要丰富多彩,思维要流畅严密,阐释要准确凝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让学生对课本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跃,定性不够。我常把一个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前后课桌四人为一组,优、差生相搭配,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又相互合作。以此通过“以优带差”,趣味学习等方式,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能提出问题或者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均给予加分;在每周的周记里能大胆说心理话,能对所阅读的文章提出质疑的同学,也同样给予加分;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并给予表扬。为了能在小组中当个最佳质疑能手,他们就得读熟、读透课文。为了能提出疑问,他们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期待着解决问题。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学生也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语文课并不受学生的青睐,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机械化,课堂气氛沉闷,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复习法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教学模式固定化。现在也有很多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如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大语文教学理念、网络环境教学理念等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单元、各个篇目、各种文体的不同情况来灵活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每篇文章的作者的生活经历、个人体验不同,每篇文章的风格、写法也不同,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教法,切忌“一刀切”。
经常开展与语文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幽默诙谐的歇后语,思维跳跃的脑筋急转弯,有趣的对联……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趣味性。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奇思妙想,新招迭出,才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为高涨。
四、让学生爱上语文氛围
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氛围,从校舍的硬件设备到师生工作学习环境的软件布置,都要体现当地文化气息,让学生时刻被温馨、和谐和愉悦的学习环境所洗礼。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时机透露与语文息息相关的知识,并在班上动手操作,布置班级文化建设或为校园文化布局献计献策,感受到语文之魅力所在,从心底喜欢上语文。
总之,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况且我也属于经验不足类教师,运用后虽有些起色,却还属于尝试、探索阶段。但我认为只要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思维,探索教学方法,遵循教学规律,我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课堂的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学生学习语文就不再枯燥,让大家都爱上语文课,更爱上语文。
论文作者:龙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课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文章论文; 感兴趣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