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小儿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大剂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18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儿18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分别出现1例寒战,症状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显著,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
【中图分类号】R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51-01
川崎病是一种累及小儿全身血管的疾病,尤其累及小儿冠状动脉及心肌者更有严重,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临床上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1]。为提高川崎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小儿患者采取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小儿患者3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川崎病。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发病时间超过10d的患儿、药物禁忌症患儿、其他严重疾病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18例,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5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5±1.3)岁;病程2~8d,平均病程为(3.8±0.7)d。
对照组患儿18例,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7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4.3±1.1)岁;病程3~8d,平均病程为(3.7±0.9)d。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常规剂量治疗,给予丙种球蛋白1g/kg静脉注射,每日1次,用药2d;观察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大剂量治疗,给予丙种球蛋白2g/kg,每日1次,用药2d。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该病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改善程度超过50%,体温明显降低;
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体温无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18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儿18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症状消退时间
观察组18例患者黏膜充血消退时间为(1.9±1.6)d、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为(1.7±0.8)d、发热消退时间为(2.1±0.7)d,对照组18例患者黏膜充血消退时间为(6.1±1.8)d、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为(5.6±1.3)d、发热消退时间为(5.8±0.9)d,观察组患者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分别出现1例寒战,症状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川崎病是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川崎病患者多因炎性细胞因子异常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炎性病变,易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2],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其中水杨酸类药物和丙种球蛋白效果较为明显。临床研究显示,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川崎病效果显著,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丙种球蛋白能够使患儿的内皮细胞抑制状态进行解除,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行作用,切断受体机制的免疫作用,使受体产生活化,降低对血管的损伤,从而达到治疗效果[3]。但丙种球蛋白的不同剂量会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者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充分表明了采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永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0(7):259.
[2]丁艳,尹薇,熊越华,等.不同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及免疫学效应比较[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0):948-952.
[3]刘仁颂,黄胜奇,曾俊峰,等.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109-110.
论文作者:吴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患儿论文; 球蛋白论文; 川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儿论文; 剂量论文; 症状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