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孙莹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孙莹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Scr、24h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166-02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CGN),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以水肿、蛋白尿、血尿、贫血、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1]。由于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缓慢进行性发展,且久治不愈,若不及时治疗,一旦肾功能急剧恶化,极可能引起尿毒症和氮质血症,进而导致死亡[2]。近年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然而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已成为医学上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诊的5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对其采取纯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5例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8.29±6.43)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7±1.63)年;高血压11例,血尿8例,轻度氮质血6例。对照组25例中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38.97±7.83)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3.82±1.73)年;高血压12例,血尿7例,轻度氮质血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常规西医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口服盐酸贝那普利,5mg×14片/盒(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14g),5~10mg/次,2次/d;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降压药物,必要时可联合使用β原受体阻滞剂、钙高子拮抗剂等,积极控制患者高血压,维持在120~130/70~80mmHg;有感染者控制感染,但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有酸中毒者给予碳酸氢钠;水肿者可持续用利尿剂3~5d;电解质紊乱者立即予以纠正;给予患者严格的低盐,优质蛋白饮食[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中医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加服中药治疗,加用活血益肾汤:黄芪20g,山药、丹参、熟地、当归各15g,桔梗、山楂、白豆蔻、茯苓、桃仁各10g,水蛭5g;气虚者加用党参、太子参、白术;阳虚者加附子、淫羊藿,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等;水湿浮肿明显者,加茯苓、前仁;湿热较盛且有血尿者加小蓟、大蓟、黄柏、白茅根等,1剂/d,温火久煎30min后分两次内服,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4]。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肌酐(Scr)、24h 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将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为3类,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肾功能基本正常,尿蛋白减少2个加号,或24h尿蛋白定量降幅>40%,尿常规红细胞减少≥3个/HP;有效:肾功能改善,尿蛋白减少1个加号,尿常规红细胞减少<3个/HP,或24h尿蛋白定量降幅<40%时为有效;无效:当症状无变化,实验室指标也无改善[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治疗后,观察组25例中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25例中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肾功能指标

治疗后两组的SCr和24h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前Scr为(169.43±20.63)μmol/L,24h蛋白定量为(2.59±0.98)g,治疗后Scr为(132.83±19.85)μmol/L,24h蛋白定量为(0.96±0.74)g;对照组治疗前Scr为(172.19±25.78)μmol/L,24h蛋白定量为(2.68±0.89)g,治疗后Scr为(132.49±18.03)μmol/L,24h蛋白定量为(1.84±0.76)g。观察组的SCr和24h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由多种不用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慢性肾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多属免疫复合物疾病。其致病原因错综复杂,一般与环境、遗传、药物毒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障碍等因素有关。该病以起病隐匿,病程长、缓慢进行性发展为主要特征,后期则会引发多数患者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目前,采用西医治疗该病的主要举措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控制血压、应用免疫抑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蛋白尿、低盐饮食这三项。但该疗法效果欠佳,且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所以,当前医学界正在普遍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属于“水肿”、“虚劳”“腰痛”、“尿血”等范畴,总体上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临床上以气虚和阴虚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脾气不足,肾精亏虚,多出现风湿,湿热,淤阻等病理现象。故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以益肾健脾为主,并兼顾标证,以活血清热、补肾益气、祛除水湿,加强肾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力[8]。

本研究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肝肾功、降低尿蛋白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红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6):892-893.

[2]张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9):1356-1357.

[3]罗静,王韶军,马跃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45(10):27-28.

[4]董立明,刘坤,毕维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3):73-76.

[5]梁辑,黄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715-716.

[6]罗学文,杨太旺,关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1):3461-3462.

[7]张晓星.5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183-184.

[8]罗学文,杨太旺,关建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1):3461-3462.

论文作者:孙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孙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