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江俊锐

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江俊锐

身份证号码:44162319860721xxxx

摘要:随着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量急速增大,负载增加,车辆超载现象的普遍存在,交通渠化等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加强沥青路面,改善沥青路面的服务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公路施工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引言

在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常用的道路铺面技术,因为拥有表面平整、振动小、施工时间短、利于养护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的面层质量好坏是影响公路工程使用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基于对施工质量的考虑,施工技术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路面施工质量。下面以工程实例说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二、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主要路面结构为:1cm同步沥青碎石(封层+透层)+8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cm厚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材料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无论是成本还是质量方面,材料因素都有着绝对的重要性。材料质量的控制从很大意义上讲也就是路面结构层质量的控制。本路面工程所用材料大多为业主指定,材料因素处于劣势,通过取料监督与加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来减小该不利因素的影响。试验部门也加大对材料的标准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参与施工中,并尽可能挑选质量较好材料。

2、基层验收

要求除临土基第一层底基层可路拌施工外,均采用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法进行施工。为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从基层开始就严格挂线施工,达到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目前为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路面裂缝多在上基层上每隔15-20米切缝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撒布沥青处理。在原有路面上铺筑沥青混凝土也应严格验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坑槽、沉陷、泛油、混凝土路面碎裂等病害加以处理。对有较大波浪的地方应在凹陷处预先铺上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不必考虑摊铺厚度的均匀。

3、施工放样

在铺筑宽度两边标划出路面设计标高墨线,墨线高出路面面层设计标高10cm;对调控点、弯坡点等特殊点作出明显的标识,下面层、中面层采用每台摊铺机走双基准线中间加滑杆的方式控制纵、横坡度,以确保平整度。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控制摊铺,在路段每10m设一基准线立柱,弯道处每5m按施工标高悬挂基准线,确保基准线立柱牢固不松动。为保证基准线紧绷,紧线器上安装侧力装置。

4、沥青混合料拌和

按照ATB的标准,其温度控制在165℃,幅度范围在5℃左右。沥青材料配置好后应该在当天使用完,尽量不要存留以防止反复加热,对不同材料进行分类摆放。

搅拌混合料的器械为有自动控制功能的间歇式配置,这种装置不但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还能除尘,拌和是在充分对集料进行烘干的基础上作业的,计量装置也与标准严格相符合,之后依照生产配合予以计量。并且控制沥青加热温度和集料温度的温差于10度的范围之内。

5、沥青混合料运输

运输车在运料之前都必须将货箱清理干净,不得有任何杂质,货箱后门必须关闭严密,不得漏料。对每车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控制摊铺机前方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试验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验段长度200 m~400 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选择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确定松铺系数,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横向工作缝的处理的方法等。

7、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沥青混合料一定要尽力避免全幅进行,可用两台机器同时作业,前后保持5到10厘米的距离,并且成梯队状进行摊铺。

摊铺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与碾压相结合,保证设备之间不会出现积压,而且碾压本身能够得到持续的维持。摊铺的过程中,收合进料斗也一定要科学合理,进料速度和摊铺速度之间也要保持协调,否则的话对离析会产生较大影响。比较适宜的摊铺速度是每分钟2到3米。将沥青混合料运送到现场以后,马上需要进行摊铺碾压。车辆如果载装了混合料,禁止将覆盖提前去掉,不过卸料速度要慢,不能急行。

根据路面宽度确定摊铺机熨平板宽度,一次进行全路幅摊铺,可大大降低人工、机械作业量与成本,要求摊铺路面表层必须具备均匀性及良好的平整度,摊铺施工中不能出现纵向施工缝。如多次分路幅完成摊铺施工,可以梯队形式进行施工,同时利用2台摊铺机施工,两者间距需控制在10到15厘米之间。根据该路段路面结构设计,其宽度为11.07米,路缘石设计不存在,可选取一次单幅摊铺施工,10.75米为摊铺机组合宽度,选取预钉木条的方式对结构边缘尺寸进行有效控制,并防止浪费混合料现象的出现。

8、沥青混合料碾压

沥青砼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过程及总体要求来反映质量控制。

初压尽可能在较高温度状态下紧跟摊铺机碾压。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情况进行初压施工,稳定及提升铺设层承载力为其施工作用。通过静作用压路机进行初压施工,碾压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5到2千米,最高速需控制在每小时3千米以内。在压路机钢轮上喷洒有隔离剂的水溶液确保不粘轮即可,不得过量喷洒,以免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太快。

复压复压由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在温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快完成碾压工作,严格控制复压过程中的混合料温度。铺层强度符合施工规定后,可进行复压施工。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压路机静压时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5-20cm轮宽。为便于司机辨认,现场初压、复压、终压部分设标识牌提醒,并且设有指定人员随着进程对标识牌进行挪动。

终压终压紧跟在复压后进行,由双钢轮静碾压路机碾压3遍,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20-30cm,压至无轮迹为止。

9、接缝处理

施工安排时将力争将接缝的数量减到最少,横向接缝均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并使各层之间的横缝错开。沥青路面施工缝处理的好坏对平整度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连续摊铺路段平整度较好,而接缝处较差。处理好接缝的关键是切除接头,用3 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用切割机切缝挖除。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法,适当结合人工找平,可消除接缝处的不平。

10、养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让其自然冷却后,再开放交通,但仍设路障,禁止与路面施工无关的车辆行驶,以避免污染路面。

四、结语

在公路施工中,采用沥青混凝土技术已很普遍,虽然该技术是经过长时间考验的,但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避免问题的产生。因此,在施工技术上要更加严格控制各个步骤,加强对材料的控制,采取优化技术的策略,保证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断成熟,确保公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鸿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年Z1期.

[2]张海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况评价与养护决策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3]何慈航;浅谈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1,(07).

[4]管立东;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04).

论文作者:江俊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江俊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