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以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月下旬,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总理将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将揭开中以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一、中以友好源远流长
(一)两国人民很早就有交往。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早在公元二、三世纪就已有交往。据我国出土的东汉石碑记载,当时在皇帝的御林军中有犹太人供职。这块石碑目前陈列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中。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戈德曼·纳胡姆犹太人散居博物馆”中,有一个展示犹太人大流散的电动示意图,图示表明,犹太人于公元三世纪就来到中国。史书称,到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又有很多犹太人来中国开封定居,人们称其为“蓝帽回回”,他们所信奉的犹太教则被称为“一赐乐业教”。随着环境的变化,岁月的流逝,这些犹太人在宗教信仰上逐渐“儒化”,并不断与汉、回、满等民族通婚,最后与中华民族就逐渐融合了。
(二)中国曾在关键时刻保护过犹太人。19世纪末,在反犹恶浪的冲击下,一些俄罗斯犹太人向中国东北迁移居住,其中一部分沿着海岸又向南到达天津和上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又有一大批犹太人来到中国。30—40年代,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与屠杀,约有3万欧洲犹太难民先后来上海避难。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又先后迁居以色列、北美等地。中国是二战期间少数几个保护了犹太人的国家之一,对此犹太人一直怀有感激之情。
(三)中、以两国很早就有建交的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8年刚建国的以色列即于1950年1月9日正式宣布承认新中国,成为最早承认中国的七个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承认中国的中东国家。当时,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总理曾致电以外长夏里特,感谢以对中国的外交承认,并希望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但由于以政府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两国建交失之交臂。同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以追随美国,中以建交事宜搁浅。50年代中期后,阿拉伯民族运动风起云涌,巴勒斯坦问题日益突出,阿以矛盾明显激化。中国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这样中以发展关系就难有可能了。80年代初期,阿拉伯国家召开了非斯会议,承认以色列有“生存权利”,阿以关系出现缓和。中以关系从此开始解冻,双边经济、科技接触逐步增加。
二、建交后中以关系迅速发展
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显露和平曙光。1991年10月,阿以双方在马德里举行了和平谈判,为中以建交提供了新的契机。1992年1月24日,中以双方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6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许多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高层互访频繁,政治关系发展良好。1992、1993年,以前总统赫尔佐克、已故总理拉宾先后访华。1997年2月以前副总理兼外长利维访华,8月内塔尼亚胡总理访日途经北京,与李岚清副总理会面。今年4月,以前总理佩雷斯访华。1994年邹家华副总理访以。1995年10月,江主席在纽约出席联大时会见拉宾。1997年2月、12月李岚清副总理和钱其琛副总理分别访以。两国部长级的互访更是相当频繁。截至目前,以工业与贸易部、财政部、经济与计划部、住房部、教育部、旅游部、能源部、农业部、通讯部等近十余位部长相继访华,我农业部、电力部、卫生部、教育部、外经贸委、科委、计委、体委等部委的部长和主任也先后访以。这些访问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二)经贸关系发展较快。1、双边贸易额逐年增加。贸易额由1992年的0.5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3.56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6倍。以色列主要向中国出口高技术设备,如电讯、医疗、农业设备和化工产品。中国主要向以色列出口纺织品、鞋、食品、化工品和机械设备。2、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1992年10月,中、以签署了互相给予贸易最惠国地位的协议。1994年双方还成立了经贸混委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以促进双边经济关系。1997年在该混委会下又组建了农业、电子、通讯、医疗4个分委会。除此之外,两国还签署了财政议定书、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保护投资协定、海关合作协议、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和科技合作协议等十几项合作协议。3、以色列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和联合投资持续增加。截止去年底,以在华投资项目59个,协议金额9169万美元,到位金额3189万美元。目前,以色列已在中国建立了10余家合资企业,其中有生产光缆的上海申光通讯实业公司、生产电讯与有线电视设备的天津艾尔比特公司、经营海运的中国基姆运输公司、生产食用油的埃森绿宝公司和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北京堂皇公司等等。4、劳务合作顺利。迄今中国在以劳务人员达3600多人,每年创汇约2500万美元。5、两国省市级经济联系也有所加强。两国已有20对城市结成友好城市。
(三)科技合作不断加强。1994年中、以联合投资470万美元在北京通县永乐店兴建的示范农场,是两国农业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根据协议,中方负责提供土地、水源、能源等,以方负责派遣专家,提供种子、设备和技术。目前,该示范农场已建成投产并开始赢利。在其带动下,一批中、以合作农场已在上海、陕西、云南等地建立起来。1994年中、以还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联合建立了一个农业培训中心,至今已为中国培训600多名农业专家,近50名以教授来过这里进行教学和研究活动。1995年两国设立了科学研究基金,鼓励和资助两国科学技术合作项目。另外,双方还商定在天津兴建以高科技工业园区。
三、中以合作前景广阔
(一)中以加强友好合作条件有利。
1、双方有加强合作的良好基础和强烈愿望。如前所述,中以友好源远流长,犹太民族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形象,中华民族因在犹太人最黑暗的日子里向他们伸出过授助之手,两个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从而缩短了两国在地理上的距离。与此同时,由于中以友好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因此双方都有加强和扩大双边关系的愿望,两国政府也都积极推进中以关系的发展。
2、双方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以色列拥有高新科学技术,在农业、通讯、医疗设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色列的这些优势如能为我所用,将收到巨大的积极效果。但是,以色列自然资源贫乏,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同时对日用品、纺织品、食品和一般机电产品等也有一定的进口需求;而这些正是中国的强项,中国均可助其补缺。
3、双方都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从以色列方面看,首先,以色列国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加上中东和平总体趋势不可逆转,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与以开展经贸合作具有较好的政治条件;其次,以色列尽管人口少,但经济规模不小,总体经济形势较好,1997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为947.7亿美元,人均1.6万美元,90年代以来经济年均增长率为5%;另外,以色列经济法规比较健全,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外资政策。从中国方面看,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认识到,中国是理想的投资场所。
(二)中以在农业、贸易和科技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合作潜力。
1、农业合作。以农业以“高效、优质”享誉世界,在抑制荒漠化、发展生态农业、土地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化肥、低毒农药、温室栽培、基因工程和粮食仓储等方面的技术均名列世界前茅。它的人均耕地仅1.14亩,农业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2%,但平均每个劳动力可养活90个人。在中国,农业具基础地位,党和政府始终把稳定和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近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满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粮食需求,然而,仍面临着如何“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农业的问题。因此,以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技术非常适用于中国,中国也愿意与以开展这方面合作。在过去几年中,农业合作一直是中以合作的重点,并已取得一定成绩,相信两国今后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在该领域的合作。
2、贸易合作。以实施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居重要位置,1997年进出口总额为501亿美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2.9%。近年来,为促进出口、刺激经济发展,以色列积极在东欧和东亚开拓新市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这个拥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越来越受到以色列的重视。另外,以与美国、欧共体等西方国家都签暑了“自由贸易协定”,互免一切关税和贸易限制,中国在与东南亚进行经贸往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因此,中以两国若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如联合建立一些合资企业,其产品将具有向西方或向东方出口的优势,从而可间接扩大两国的出口。
3、科技合作。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色列在这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多年来,以色列走的就是一条成功的“科教立国”之路,始终把高科技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龙头,已有不少门类居世界先进地位,如电子和化学工业、先进材料、生物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大规模集成电路、替代能源等,同时还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与管理人才;高技术产品在出口商品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在这一领域,以色列可为中国提供许多经验,并可在很多具体项目上与中国开展合作。
然而,中以关系也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中东和平进程呈现出的曲折性,二是台湾当局的破坏。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着传统的友谊,中国一向支持维护阿拉伯国家的正当权益,因此阿以关系的好坏对中以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以建交曾得益于阿以关系的缓和。但是,自去年以来,中东和平进程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危险。若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无疑会给中以关系带来消极影响。另外,台湾当局推行的所谓“务实外交”对中、以关系构成直接威胁。1995年4月,李登辉曾企图访以,未能得逞。但台并不死心,仍把以作为向中东进行“外交渗透”的主要目标之一。对此,中以两国政府都应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