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实践论文_周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实践论文_周萍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第四十七小学校,037005)

摘要:《中小学新课程国家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进程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去看待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秉持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宗旨,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高效课堂的意识与能力。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学习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语言的精确表达,更是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设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下,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式语文课堂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本,推动语文教学深层次改革,拓宽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由此“拓展延伸”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解放学生思想中的应用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实践。

一、“高效课堂”课堂模式创设的基本要求

一般而言,在小学教育中,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此时正是开展“高效课堂”课堂模式,戒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依赖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的最佳时期。其一,模式实施初期,难免会有学生放松学习,不能很好的把握学习节奏,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做到松而不驰,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自学状态,必要时加以引导。比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时,教师应多加巡视,既防止部分学生趁机开小差,又要对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进行课后小组合作的任务时,要帮同学们明确分工,这样不仅锻炼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又保证了任务的完成效率。总之,“高效课堂”课堂模式的核心精神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二,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导学案的教学优势,通过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引导学生层层推进,逐步掌握。导学案的重点在于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核心在于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一份精彩的导学案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三,整个模式运行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即自学,展示与反馈。反馈作为重要的调节机制,对于整个模式的运行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暗示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与适应程度,指示着“高效课堂”过程中老师们的努力方向,因此,要着重注意其反馈情况。

二、“高效课堂”课堂模式教师备课策略分析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高效课堂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及功能,注重学生长远发展,不仅需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更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高效课堂,时刻将学生放在首位进行备课,只有这样才可以构建出有效的“高效课堂”课堂模式。

1.备课应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

语文是一门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学科,因此备课时应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备课普遍存在着两种倾向,即教学的单向性与教案的封闭性,这样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在上课时只能够按照教师教案设计来完成一个个步骤,难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更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备课应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将此结合在一起,积极构建适合于高效课堂的学习氛围。语文学科在于发展学生思维,追求思维上的创新,提高语文认知理解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及技巧。因此备课应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清楚教师的授课目标及意图,让学生能够有备而来,给予学生合适的备课参与权与知情权,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开展高效课堂活动,进而实现高效课堂课堂模式的构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备课应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理念

小学语文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备课阶段既需要全面,又要能够突出重点,既要细致,又要大胆进行取舍,一切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不能够对某些内容进行断章取义,更不能妄下结论,有必须要保证教案的完整性,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在认知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充满兴趣与激情,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在不断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其次备课设计学生高效课堂过程时,需要将语文核心素养内容进行渗透,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高效课堂活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高效课堂”课堂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积极动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然比“填鸭式”教学效果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高效课堂的意识与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加强课堂进行的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此模式中,老师应该退出课堂主体地位,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同学学会互帮互助,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内容;同时运用某种竞争机制,使得全体学生奋发向前。

1.因材施教地教学

学生的思想不受禁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书,每一个人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和想法都会有所不同,阅读课堂正是这句话的意义所在,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当然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作者真正思想,再进行补充,甚至升华。

2.鼓励学生发表想法

彻底全面在课堂体现出”个性化“,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发表出来。”个性化“是语文堂课的中心思想,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脑子里的一片空白到明白文章主题思想,最后有所感悟。其过程包含认知,想象,理解,领悟等各项因素所组成的。因此,教师要针对文章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对话,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回答,真正的将文章与生活相结合,明白其含义,并加深自己的理解。比如,在进行《火烧云》一文的教学时,老师可以提前几天跟学生提到“火烧云”这一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其自主查阅资料,在正式开课前,发放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目标明确,过程合理,以教学三维目标为根本,指出学习中的重难点,由浅入深设置问题;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最后由同学来把握整篇课文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主题以达到更深的教学印象。

3.重视语文课后感受

重视课后结果可以让学生有文字理解以及自我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即为一种思维活动,同时更是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理智上达到共鸣。学生结合生活,就文章在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其他学生感受别人所感受,理解别人所理解,从而来扩展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例如,在进行《渔夫的故事》一文的教学时,由于文章结构与内容简单,但文章背后的寓意深刻,因此,要着重注意文章的阅后感受,在课堂上打开学生思维,让其尽情分享感受,交流思想,使其达到情感共鸣,真正认识到“做人不可贪得无厌,否则将一无所有”的价值观。

结束语:

要想要让课堂保持热情的氛围,就要对教学进行创新,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时刻放于课堂。所谓人才的培养即为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不受禁锢,但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及空间,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去想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思考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等都得以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娟.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之"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3):37-37.

[2]李金玲.大道至简——高效课堂课堂观感[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39-39.

论文作者:周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实践论文_周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