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域与焦点否定的语义解释_命题的否定论文

否定辖域及焦点否定之语义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焦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当句子中有对比焦点①时,否定词否定的对象通常不是整个句子或者谓语部分,而只是句子的焦点部分。例如:

      (1)我没找到你的

      凭借直觉判断,例(1)中被否定的是句子的焦点“书”,而句中其他部分(我、找到、你的)并没有被否定。Jackendoff(1972)把否定词与焦点的这种关联关系称作焦点关联(association with focus)。之后的一些文献把类似例(1)中对句子焦点的否定也称为焦点否定(focused negation),被否定的焦点称作否定焦点或者否定中心。

      关于汉语中否定焦点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沈开木(1984)和吕叔湘(1985)较早对汉语的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吕叔湘(1985)指出,“跟问句有一个疑问点一样,否定句也常常有一个否定的焦点,这个焦点一般是末了一个成分,即句末重音所在。但如果前边有对比重音,否定的焦点就移到这个重音所在。”吕先生用例(2)来说明否定词之前带对比重音的成分②成为否定焦点的情况:

      (2)

不想打球(小李想打)。

      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否定焦点(或否定中心)和句子焦点。吕文认为,例(2)中的“小王”既是句子的焦点又是否定的焦点。关于否定焦点和句子焦点的关系,徐杰、李英哲(1993)指出,“否定中心的选择取决于独立于否定本身的焦点的选择”,该文认为例(3)的否定中心是由“是”表明的焦点“老王”,而否定词之后的动词“来”并没有被否定。

      (3)是

没来。

      假设“是”标记的焦点和用重音标记的焦点在语义上没有差别,那么例(3)和例(2)在否定方式上很相似,认为例(3)中“没”否定的是句子主语位置的焦点“老王”,也就等同于认为例(2)中的“不”否定的是主语位置的焦点“小王”。可见徐杰、李英哲(1993)和吕叔湘(1985)都认为处于否定词之前的句子焦点可以是否定的焦点,差别仅在于前者认为否定与句子焦点的关联是一般规律,而后者只把这种关联作为一种可能发生的现象进行了描写。

      关于否定焦点和句子焦点的关系,袁毓林(2000a)持不同意见,认为在有强调标记的句子中,否定句的焦点不一定就是否定词的否定中心;否定句的焦点跟否定的焦点是可以分离的。他认为例(3)中的焦点成分“老王”并没有被否定,否定的对象仍然是否定词后面的动词“来”。

      针对以上分歧,熊仲儒(2005)提出否定与焦点关联的句法规则、默认规则及显著规则,并用优选论解释了徐杰、李英哲与袁毓林的语感差异,他指出,在不同研究者的语感中,以上三种规则的优先序列不完全相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分析结果。胡建华(2007)从句法的角度分析了否定词的辖域,他反对否定词不受辖域限制的观点,认为否定词“不”的辖域是它成分统制(c-command)的VP,否定词“不”在句法上否定的是VP及其中心语

,当否定词的辖域内有焦点时,否定词在语义上也不直接否定焦点,而是否定由不同焦点投射而成的焦点词组FP,且句法上的VP与语义上的FP相对应。换言之,否定词所直接否定的是包含焦点的短语而不是焦点本身。李宝伦(2010)则从语义上证明,否定词作为焦点敏感算子,其作用的对象是焦点而非焦点短语。

      以上讨论说明,有关汉语否定词的辖域及否定焦点的问题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句子的意义出发集中探讨以下三个问题:①汉语否定词的辖域是什么?②焦点否定受辖域限制吗?③否定词与焦点的关联如何影响句子的意义?

      二 汉语否定词的辖域

      关于汉语否定词的辖域,吕叔湘(1985)指出,在句子里,“不”或“没”的否定范围是“不”或“没”以后的全部词语。李宝伦、潘海华(2005)指出,在没有对比焦点的情况下,否定词否定的是受其M-统制的局部区域,如果在其M-统制域内有焦点,否定词会否定焦点。胡建华(2007)也认为否定词的否定辖域是其成分统制域内的VP,并且进一步指出,否定词的辖域规定并非是一个专为否定词特设的规定,它可以从Huang(1982)提出的汉语普通话的句法同构原则③中推出。

      我们认为,无论认为汉语否定词的辖域是“否定词后面的全部词语”还是“其成分统制域内的VP”都正确反映了汉语否定词的辖域特征,表述的差异在于前者是基于句子线性语序的观察,后者则是基于句法结构的概括。以下汉语语言事实可以支持汉语的否定辖域是位于否定词右侧的成分(或其成分统制域)。

      第一,汉语的否定词与量化副词及情态助词共现时,在辖域关系上会相互影响。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语序和逻辑语言的语序比较一致,即在线性序列中位置在左的算子,其辖域总是大于位置在右的算子。例如:

      (4)a.学生都没来。 b.学生没都来。

      (5)a.他总是不戴帽子。 b.他不总是戴帽子。

      (6)a.我完全没听懂。 b.我没完全听懂。

      (7)a.他可能不去上海。 b.他不可能去上海。

      例(4)-(7)中a组句子和b组句子的语义差别是不同算子之间的不同辖域关系所造成的。具体来讲,a组句子中,否定词取宽域,量化副词和情态助词取窄域,b组则相反。这说明否定词和量化副词一样是有辖域的,其辖域都是位于该否定词(或否定算子)右侧的成分。

      第二,在主从复合句里,否定词在主句和从句中的不同位置会产生不同的语义约束关系,从而导致句子意义上的显著差别④。例如(加下划线者为从句):

      

      以上例子说明否定词有其固定的辖域,且其辖域是位于否定词右侧的成分,同时也说明,在主从复合句中,从句中否定词的辖域很难跨越小句。⑤

      第三,处于否定词之前的时间状语如果要被否定,需要加对比重音,使之变成句子的焦点,位于否定词之后的时间状语则不需要加重音就可以被否定。例如:

      (13)a.你现在别给她打电话。 b.你别现在给她打电话。

      例(13a)中,被否定的是紧跟否定词的“给她打电话”,如果“现在”不重读,则不包含“你在其他时间给她打电话”的意思;例(13b)则含有“你可以在其他时间给她打电话”。可见,句中被否定的是紧邻否定词的时间状语“现在”,而不是“给她打电话”。从意义上来讲例(13a)和(13b)之间有下列等价关系:

      (14)你

别给她打电话=你别现在给她打电话

      以上分析说明,在自然重音的情况下,位于否定词左侧和右侧的句子成分与否定词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这是句法不对称性的具体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语的否定辖域以否定词的线性位置为界。

      例(14)同时也说明,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否定词倾向于和位于辖域之内的谓语修饰成分相关联。沈家煊(1999)指出,谓语部分中的状语、补语、定语往往能“吸引”否定词,成为否定的“焦点”,从而使预设的意义部分扩大,否定范围缩小。例如(引自沈家煊1999:52-53):

      (15)他没使劲跑。

      (16)大门不朝西开。

      (17)他不骑车上班。

      (18)我没吃错药。

      (19)他已经不算我们单位的人了。

      以上例句中被否定的对象分别是“使劲、朝西、骑车、错”和“我们单位”。英语中也有类似的现象,Givón(2000:382)通过分析英语的例句,指出可选参与者(optional participants)及副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易于成为否定的焦点,同时把句子中其他内容留作句子的预设部分。他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成分容易成为相应肯定句的信息焦点。可见,在没有对比焦点的情况下,否定词辖域内的信息焦点也会成为否定的焦点。

      需要指出的是,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否定词在逻辑语义上通常被看作是作用在句子之上,或者说其辖域是整个句子。这主要是因为否定句的真值条件与相应的肯定句相反,否定被看作是逻辑中的非运算;因此把否定的辖域规定为否定词所在的小句也不无道理。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可以把焦点否定限制在否定辖域之内。但认为否定词的辖域是受其成分统制的部分的好处也很明显:除了以上经验上的证据之外,如此处理会使否定词和其他量化成分一样,可用句法同构原则来对其辖域作出统一解释;此外,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把算子置于其辖域之前是有效的便于听话人信息加工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本文支持否定词的辖域与其成分统制域一致,但这个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 焦点否定与否定辖域的关系

      否定词会与其辖域之内的焦点成分相关联,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于其辖域之外的焦点成分是否被否定仍存在分歧。⑥

      为了解释焦点敏感算子与焦点的关联对句子意义的影响,常见的方法⑦有两种,一种是三分结构(tripartite structure)法(Heim 1982;李宝伦、潘海华1999;Lee & Pan 2001等);另一种是Rooth(1996)在选项语义学框架下提出的“两步法”。下面我们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来考察汉语的情况,集中探讨否定词左侧的焦点成分是否被否定。

      三分结构把一个包含焦点敏感算子和焦点的句子的语义分为三个部分:算子、核心域和限制域(或者:算子、焦点和背景)。按照三分结构,前文讨论的否定句例(3)可以分析为例(20):

      (20)没 (老王) λx[来(x)]

      算子 焦点 背景

      例(20)可以大致理解为:有人来了,但来的人不是老王。显然,焦点成分“老王”是被否定的对象。

      在三分结构的框架下,无论否定句的焦点是在否定词之前还是之后,句子的解释方式并不存在根本差异。试比较:

      (21)a.

没有介绍李四给王五。

      b.没有 (张三) λx[介绍(x,李四,王五)]

      算子 焦点 背景

      (22)a.张三没有介绍李四给

      b.没有 (李四) λx[绍(张三,李四,x)]

      算子 焦点 背景

      例(21b)是例(21a)的三分结构分析,它可以大致理解为:有人介绍李四给王五,但这个人不是张三。同样,例(22b)是例(22a)的三分结构分析,它可以大致理解为:张三介绍李四给某人,但这个人不是王五。可见,无论句子的焦点位于否定词之前还是之后,均可采用三分结构来对该否定句进行解释,且释义都符合句子本身的意义。在三分结构中,算子的作用对象是焦点部分,因此在例(21)、(22)中,否定算子分别与主语位置和宾语位置的对比焦点“张三”和“王五”相关联。

      Rooth(1996)在选项语义学的框架下,把否定词“not”与焦点的关联及对句子释义的影响概括为:

      (23)not与句子

结合后会产生一个断言,即命题

的普通语义值为假,并且进一步断言或预设

的焦点语义值中的某个(或某些)命题为真。⑧

      由于(23)对焦点否定的解释分两步完成,我们暂且称之为“两步法”。该释义条件并没有区分否定词的辖域。或者说,该释义条件建立在如下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凡是在一个句子(或者命题)范围内的成分均可与该句子中的否定词相关联。

      尽管(23)是关于英语否定词not的,但该否定词与焦点的关联对句子语义的影响同样适合汉语的情况。在(23)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例(3)的语义:

      (3′)是

没来。

      断言:没[来(老王)](=句子的普通语义值)

      预设:

x[来(x)](x∈ALT(老王),且x≠老王)

      “ALT(老王)”表示焦点“老王”所诱发的选项,它可以是论域中包括“老王”在内的任何人。“两步法”对例(3)的解释包括两层意思:一层为断言“老王没来”;另一层为预设。其中预设意义可以大致理解为:存在某个x,x来了,该x属于由焦点“老王”所诱发的选项中的成员,且x不是老王。

      采用“两步法”来分析例(24)和(25)的语义,我们也会发现处于否定词之前和之后的焦点成分在与否定关联的解释方式上不存在根本差别:

      (2)

没批评李四。

      断言:没[批评(张三,李四)]

      预设:

x[批评(x,李四)](x∈ALT(张三),且x≠张三)

      (25)张三没批评

      断言:没[批评(张三,李四)]

      预设:

x[批评(张三,x)](x∈ALT(李四),且x≠李四)

      例(24)、(25)的意义在预设层面的差别正确解释了两个句子由于焦点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例(24)的预设义为存在一个x,x批评了李四,该x是焦点成分“张三”的选项,但x不是张三;例(25)的预设义为存在一个x,张三批评了x,该x是焦点成分“李四”的选项,但x不是李四。由此也可以看出,无论焦点成分处于否定词之前还是之后,采用“两步法”均可正确解释其意义,而采用“两步法”的前提是否定与焦点相关联。

      以上我们分析了位于否定词辖域之内和之外的对比焦点与否定词关联的情况,说明否定词与焦点的关联是可以超出其辖域的。当我们把否定词与其他的焦点敏感算子相比较时,其不受严格的辖域限制的特点更加明显,因为汉语中有些焦点敏感算子很难和辖域之外的焦点相关联。以对焦点敏感的副词“只”为例:

      (26)

只去上海。

      即使给例(26)的主语加上对比重音使之成为对比焦点,焦点敏感算子“只”也不可能与焦点“张三”关联,产生出类似例(27)的意义(用三分结构解释):

      (27)只 张三 λx[去(x,上海)]

      算子 焦点 背景

      例(27)的意思大致是,张三是唯一去上海的人。

      但否定词与焦点的关联并非不受任何限制,比如Jackendoff(1972:257—258)发现,当工具短语(instrumental phrase)置于句首时,否定词就无法与之相关联。比较:

      (28)Maxwell didn't kill the judge with a

.(麦斯维尔没有用榔头杀死法官。)

      (29)? Witha hammer(,)Maxwell didn't kill the judge.(用一把榔头,麦斯维尔没有杀死法官。)

      在例(28)中,否定词与焦点成分hammer相关联,句子合法;而在例(29)中,与否定相关联的部分移出了否定的辖域,使得否定无法与焦点相关联,从而导致语义异常。因为人们很难想象在一种情境下使用一种工具没有做某事,使用一种工具可以不做的事情可以是无限多的,这样的句子很难提供有用的信息。Jackendoff没有将例(29)中的hammer标志为对比焦点,但我们可以发现,即便用重音手段将hammer变为对比焦点,它依然无法与句子中的否定词相关联,句子仍然语义异常。

      由此可见,尽管否定词与焦点的关联可以超出其辖域,但仍可能受到其他句法或语义条件的限制。

      四 焦点否定的语义解释

      4.1 焦点句的释义条件及对比焦点的语义特征

      三分结构法和选项语义学的“两步法”都表明否定与焦点关联时会产生一个肯定的命题(三分结构法用“背景/限制域”来表示,“两步法”用“预设”来表示),而这正是否定词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显著特点。蔡维天(2004)指出,含有焦点的句子会包含一个否定的断言,该断言对焦点的补集所构成的命题进行否定。抛开术语上的差异,以上分析可以概括为:包含焦点的否定句隐含一个肯定的命题,而包含焦点的肯定句则隐含一个否定的命题。因此,我们提出如下焦点句的释义条件:

      (30)包含焦点的句子会隐含一个(或多个)相反的命题。

      更进一步地分析,(30)是由对比焦点的语义特征决定的。刘丹青、徐烈炯(1998)指出突出和对比是对比焦点的两大功能,以句子内部其他成分为背景称“突出”,以句子以外的内容为背景称“对比”。下面我们参照刘丹青、徐烈炯(1998)的概括把对比焦点的语义特点进一步描述为(31):

      (31)a.突出性:确认在对焦点成分进行λ抽象之后的特征集合A里,焦点成分F是其中的成员。

      b.对比性:论域中其他的成员不属于A,而属于A的补集。

      仍以例(3)为例,对焦点成分“老王”进行λ抽象之后得到(32),其补集为(33):

      (32){λx(x没来)}

      (33){λx(x来了)}

      (32)是论域中所有由“没来的x”组成的集合,焦点“老王”的突出性特征表明,在“没来的x”这一集合中,“老王”是x的唯一选项;“老王”的对比性特征表明,论域中其他的成员不属于(32),而属于(33)。因此,在对焦点句例(3)进行语义解释时,涉及到两个集合,一个是具有(32)的特征的成员组成的集合,另一个是它的补集,后者一般情况下为非空集合。“是

没来”的意思是确认“老王”属于由“没来的x”组成的集合(A),同时隐含论域中的某个/些人属于由“来的x”组成的集合(A的补集)。可见,对比焦点的“对比”和“突出”两个特征共同决定了否定与焦点关联的本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Rooth(1996)提出两个步骤来解释否定词与焦点共现时句子的意义。

      4.2 焦点否定的语义解释

      Jackendoff(1972)指出否定词not在其辖域之内与焦点呈现出选择性的特征,即它可以与焦点关联,也可以不关联,当与焦点关联时,它会把句子的断言由(34)改变为(35)(Jackendoff 1972:258):

      (34)焦点∈λx预设(x)

      (35)焦点

λx预设(x)

      (34)的意思是,焦点是预设集合的一个成员。在这个公式中,预设是否定的,否定的辖域也限定在预设之内,因而否定与焦点不关联;(35)的意思是焦点成分不是预设集合的一个成员,预设是肯定的,符号“

”正体现了焦点和预设之间的关系,表明焦点是被否定的对象,也就是说,否定与焦点关联。Jackendoff认为(34)和(35)都是可行的解释。

      在(34)和(35)的基础上,我们来对例(3)进行分析,会得到否定与焦点关联与不关联的两种选择,分别为(36)和(37):

      (36)老玉∈λx没来(x)(否定与焦点不关联)

      (37)老王

λx来(x)(否定与焦点关联)

      采用(36),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是老王没来”的预设是“有人没来”,同时“老王”是“没来的人”这个集合中的一个成员;采用(37)的解释,则表示“是老王没来”这个句子的预设是“有人来了”,而“老王”不是“来的人”这个集合的成员。回到前文的讨论,我们会发现,若采用(36),就意味着否定包含在与焦点相对应的预设信息中,也就是说句子的焦点和否定是没有关联的,袁毓林(2000a)对“是老王没来”的分析思路与此一致;采用(37)的解释,则意味着否定不包含在预设中,同时焦点“老王”是被否定的对象,徐杰、李英哲(1993)的分析与此一致。由此可见,根据Jackendoff对于焦点否定的分析,袁毓林和徐杰、李英哲的研究思路都是可行的,而且这两种研究思路的合理性决定于焦点否定本身的选择性特点。

      如果我们把(31)中对比焦点的语义特征与(34)和(35)相比较就会发现,Jackendoff所谓的否定与焦点关联的选择性特征正源自于对比焦点的双重语义特点,具体来讲,从(31a)出发会得出(34)的解释,而从(31b)出发会得出(35)的解释。可见,(31)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否定词与焦点关联呈现出选择性特点,还可以说明为什么徐杰、李英哲(1993)与袁毓林(2000a)的观点尽管不同但都言之有理。

      既然对比焦点的两大特点会导致(34)和(35)两种解释,而且这两种解释又不存在根本上的矛盾,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两种解释结合起来,从而得到焦点否定的完整解释。事实上,Rooth(1996)提出的“两步法”(即(23))就是把两种意义结合起来的一种思路。

      综上,我们认为对包含焦点的否定句(即焦点否定)的语义解释应分别包括“关联”与“不关联”两种意义,暂且称之为断言义和隐含义。结合(31),我们提出以下焦点否定的解释思路:

      (38)假设P是一个包含焦点成分F的否定句,而A是对F进行λ抽象之后的预设集合,其补集为

,那么对P的语义解释应包括(i)和(ii):

      (i)断言义:<A,F>

      (ii)隐含义:<

,ALT(F)>

      (38)可以解释如下:断言义包括否定的预设和句子的焦点,隐含义包括相应的肯定预设和焦点所诱发的选项(但不包含焦点)。依据(38),例(3)的完整语义解释为:

      (3")是

没来。

      断言义:<λx[没来(x)],(老王)>

      隐含义:<λx[来(x)],(x∈ALT(老王),且x≠老王)>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焦点成分“老王”究竟有没有被否定,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对例(3)这样的句子进行完整的语义解释。因为“焦点关联”这个术语本来就很模糊,它只意味着,当句子中有对比焦点时,焦点敏感算子会作用于焦点部分,从而对句子的释义产生影响。就包含焦点的否定句而言,在该小句范围内,无论句子的焦点位置在辖域之内还是辖域之外,与相应的不含焦点的否定句相比,释义均会发生变化。

      此外,下面的情形说明,一个包含焦点的否定句的预设也可以是肯定的,由此可以证明(38ji)的合理性。设想下面的语境:张三带着两岁的儿子参加李四家的聚会,儿子要拿着餐桌上的餐具玩耍,张三建议李四把儿子面前的餐具拿走,李四准备只拿走张三儿子不会使用的餐具,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39)李四:你儿子不会用什么?

      张三:他不会用

      由于问句是否定形式,也就是说否定包含在预设之中,因此很难说否定与焦点“筷子”相关联,或者说“筷子”是直接被否定的对象。但我们仍然可以说这个句子预设“张三的儿子会用某种餐具”。例(40)证明需要增加进一步的说明才能取消这个预设:

      (40)他不会用

,事实上,他什么餐具也不会用。

      此外,就一个否定的信息疑问句来说,否定的预设很容易被接受,可称为“显性预设”,但肯定的预设也是相关的,可称之为“隐性预设”。例如:

      (41)谁不吃辣?

      显性预设:有人不吃辣。

      隐性预设:有人吃辣。

      (42)张三没吃什么?

      显性预设:张三没吃某些东西。

      隐性预设:张三吃了某些东西。

      也就是说,疑问句例(41)的预设可以同时为两个,一个否定的显性预设,一个肯定的隐性预设。因为当有人问“谁不吃辣”时,一定同时预设“有人吃辣”和“有人不吃辣”,如果说话人知道所有的人都不吃辣,仍然说出例(41)就显得很奇怪。同样,如果说话人知道张三没吃任何东西,他就不会说例(42),而只有他预先知道张三吃了某些东西之后,才有可能会说例(42)。换言之,“张三吃了某些东西”也是疑问句“张三没吃什么”的合适性条件,而这一点完全符合语用预设的定义。

      五 结语

      本文支持汉语的否定辖域是否定词的成分统制域的观点,并证明否定与焦点的关联可以超出该辖域限制。同时本文认为对比焦点的突出性、对比性的双重语义特征,最终决定了焦点否定呈现出选择性特点,也说明采用两个步骤来解释焦点否定的意义具有合理性。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断言义和隐含义共同解释焦点否定的语义,并指出否定与焦点的关联集中体现在隐含义层面。但否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与焦点关联,当否定词和焦点不在同一小句范围之内时,或者焦点本身是焦点敏感算子时,否定与焦点的关联可能会受到阻断。

      ①本文谈论的焦点主要是对比焦点(关于汉语对比焦点的讨论,可参见方梅1995,刘丹青、徐烈炯1998等)。如未作特别说明,文中所言“句子的焦点”均指对比焦点,文中用符号

来标示对比焦点的位置。此外,Gundel(1999)把影响句子语义解释的焦点称为语义焦点,本文所讨论的焦点也属于这类焦点。

      ②“带对比重音”是对比焦点的主要标志手段,因此这里的焦点也是对比焦点。原文相应的部分用着重号标示。

      ③该原则为:一个量化或逻辑成分A如果在显性句法结构成分统制另一个量化或逻辑成分B,那么A在LF句法结构也成分统制B引自胡建华2007)。

      ④需要说明的是,例(11)、(12)中a组与b组句子之间的差别与主句动词的类别有关系。根据方立(2000、2002),“知道”和“遗憾”这样的词属于事实谓词,而非事实谓词(如“认为”)作主句谓语时否定词位于主句还是从句之中不会产生意义上的明显区别。

      ⑤在汉语流水句中,前面小句中的否定词可以对后续句起作用,如:“我不像我母亲,认为做家务的男人都是没有出息的”,详见袁毓林(2000b)。感谢匿名审稿人指出这一点。

      ⑥认为焦点否定可以超出否定辖域的有:吕叔湘(1985),徐杰、李英哲(1993)等;认为焦点否定只限于否定辖域内的有:Jackendoff(1972),李宝伦、潘海华(1999、2005),Lee & Pan(2001)等。

      ⑦更详细的介绍可参阅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2003a、2003b)以及袁毓林(2003)。

      ⑧原文中分别用

表示句子/命题

的普通语义值和焦点语义值。命题

是自然语言中的句子

在逻辑语言中相对应的句子,是对自然语言句子

进行语义解释的基础。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提醒。

标签:;  ;  ;  ;  

否定域与焦点否定的语义解释_命题的否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