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与丘陵山地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丘陵论文,加工业论文,山地论文,农产品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丘陵山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0%左右,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区位特点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的现实,决定了丘陵山地农业发展面临更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资源潜在优势的挖掘与开发,二是农业资源优势、生产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化。目前,丘陵山地农业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为解决丘陵山区农民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生产优势如何向经济优势转化问题已成为丘陵山区发展及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对全国农业与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大范围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山东省苍山县、四川省井研县、湖南省新化县三个丘陵山区县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试图从正反两方面回答上述问题。
1 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在丘陵山地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丘陵山区农村工业水平低,其受大城市和工业区的辐射强度小,发展非农产品加工业难度大,而农产品资源却十分丰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毫无疑问,为了振兴农村经济,应当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靠工业的发展再反哺农业,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典型调查表明,尽管丘陵山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其在丘陵山地农业发展及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地位与重要作用,笔者在此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来说明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在丘陵山地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1 山东省苍山县
1.1.1 背景
苍山县地处沂蒙山区,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地县。该县具有大蒜生产的传统优势,在1987年发生大量蒜薹卖不出去的“蒜薹事件”后,发展了以蒜薹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有效地促进了该县大蒜生产及农业发展。
1.1.2 特点
围绕大蒜生产,通过恒温库和冷藏库建设,这些恒温冷藏库不仅起着旺吞淡吐、宏观调控市场的作用,而且从根本上缓解了卖菜难的问题,价格低时利用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产品,减轻了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从而稳定了农业生产,同时经过保鲜贮藏后的产品在淡季出售时实现了二次增值。如蒜薹一般入库价为1.0—1.2元/kg,春节前后可卖到3.6—4.0元/kg,扣除贮藏成本,一般可获利1.0元/kg,高的可达2.0元/kg以上。
1.1.3 效益
目前,苍山县已建立起上联生产、下联市场,旨在促进初级农产品增值增效的两大系列农副产品加工创汇基地:一是工厂化贮藏保鲜基地。1988年以来,组织国营、集体、个体、联合体等多方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建起了92座恒温库、15座低温库,形成了6万t的果品、蔬菜保鲜能力,其中蒜薹贮量占生产量的60%,1993年仅恒温贮藏一项年获利就达1100万元以上;二是高档蔬菜加工生产基地,先后建立了5个出口创汇蔬菜加工企业,开发了贮藏、速冻、脱水、腌制、油炸等五大系列60余种产品,以此带动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发展,年创汇20万美元以上。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县大蒜面积已发展到17万亩,以此辐射、带动了塑料大棚蔬菜发展,成为山东“南菜园”,蔬菜种植的收入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农业的高效又极大激发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1990年至1993年,全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已达4亿多元,完成2200项大中型水利工程,农业动力比1986年增长了46%。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 四川省井研县
1.2.1 背景
井研县是一个普通的中西部丘陵山区农业县,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水能资源不足,工业基础薄弱,生产稻、麦、桑蚕、柑桔和生猪等。该县不满足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传统农业目标,但又缺乏受惠于城市辐射的高效益工业行业,自80年代以来,该县致力于改善农业基本条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粮食、蚕桑、生猪等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工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轨,走出了一条立足资源办基地,围绕基地搞加工,并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
1.2.2 特点
井研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充分利用本地农产品优势,发展了以粮油、蚕茧、柑桔和畜禽加工业为龙头的四条“龙”。有了农产品加工业作后盾,稳定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不存在卖猪难、卖茧难等问题,8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有6.7万转移到以农产品为主的乡镇企业中去。1991年该县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乡镇企业产值达5亿元,比1983年翻了近5番,年递增50.5%,人均乡镇企业产值是四川省平均值的两倍,人均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为四川省平均值的2.4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乡村工业产值的60%,在农村工业中占了主导地位。井研县的实践指出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丘陵山地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1.2.3 效益
井研县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工农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工业以农业为原料基础、产品加工反过来又促进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全县围绕蚕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缫丝、纺织、印染工业,其产值1990年约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11%;围绕柑桔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业,其产值1990年约占工农业总值的4%;围绕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建立冷冻厂、腌腊制品厂、猪鬃厂、生化厂等,其产值1990年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5.8%;围绕商品粮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面粉、大米加工业,其产值1990年约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0.5%。总之,全县工业产值中有60%以上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1980年种植业产值、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0%、29.8%;1992年转变为46.4%、43.1%。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转移途径。1990年,全县仅乡镇企业就吸纳了劳动力6.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1%,为1980年的9.2倍。仅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为农民发放工资占农民收入的10%以上。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在丘陵山地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带动农业基地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②转化增值,促进了农产品进入市场,提高农业效益;③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④多层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⑤稳定市场,稳定农业,具有旺吞淡吐、平抑农产品价格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2 丘陵山地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丘陵山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已开始起步,并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2.1 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刚起步
目前丘陵山地的农产品加工业已较普遍,但多数仍处在初加工的原料工业水平,深加工刚刚起步,比重甚小,低档产品与微利产品多,高中档高利产品少。运用现代生产技术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例如米面加工基本上处于“小土群”状况,多数不具备起码的规模,因而停留在作坊水平。碾米不少是脱壳和精碾合一的“稻出白”,少数采用小型组合碾米设备。磨面不少仍用小辊磨“一风吹”的简单工艺,只有少数乡村面粉厂达到多台棍磨吸风提粉水平,这就大大影响了米面的加工品质与效益等。榨油工艺有的还用原始的螺旋土榨,较好地区才用95型螺旋机榨,先进工艺的浸出油厂只占极少数。棉纺是乡镇纺织业中的主体,但设备多为六七十年代水平;饮料工业中以酒见长,软饮料很少;饲料工业在乡镇企业中所占比例小(只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1%);果品、蔬菜加工甚少,工艺落后。
2.2 发展水平低、地区间差异大
丘陵山地农村农产品加工业水平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个典型调查县中,以井研县为最高,农业人口人均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4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314元)高40%;苍山县次之,为19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新化县最低,仅为6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
2.3 农村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与农业发展不够协调,优势与潜力尚待发挥
一个地区的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的比值较好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与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协调状况。以1991年为例,这一比例,全国平均为0.35∶1,井研县为0.55∶1,苍山县为0.21∶1,新化县仅为0.1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在丘陵山地中仍占半数以上。例如,湖南省新化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是湖南省的优质烟生产地,有楠竹73万亩(其中成片36万亩),有30多万亩水果,具有茶叶加工、果品加工和造纸的资源优势,而由于种种原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该县农业发展,多年来一直没能摆脱“贫困县”的状况。可见,这种状况反映出了农业与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不够协调的状态,有待进行调整。
3 丘陵山地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
基于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在丘陵山地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发展对策如下:
(1)从政策上,应鼓励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丘陵山地具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很多优势,同时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巨大,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信贷、税收、服务等方面应向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促进其加快发展。
(2)从发展战略上,应注意产地农产品加工发展。产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丘陵山地农业基地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加农产品价值,促进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与农村工业的结合与协调,发挥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发展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是丘陵山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这一点上,井研县、苍山县的经验值得借鉴。
(3)从技术上,应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开发与研究。国家应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攻关,地方针对各地区的实际,开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多层次技术研究,实现粗加工和精加工结合,逐步扩大丘陵山地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水平,把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一个产业。
(4)从农业发展战略上,应逐步适应农村产品加工业发展需要。随着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业应从经营方式、结构布局、种植方式和栽培技术等方面逐步适应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别是要形成产品特色及产品优势,达到两者协调发展。
(5)从农业研究领域看,要拓宽研究领域。在重视农业产中技术研究的同时,逐步拓宽农业研究领域,加强农业产后领域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