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依据”的激活教学体系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依据”的激活教学体系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化教学体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活化论文,法律基础论文,体系论文,思想道德修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09)03-0033-04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这门课程应与生活世界相链接,着力改革文本式的课程,建构生活化的教学体系,让其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让生活成为一本活的、立体的教科书,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导航

1.指导学生增强适应性学习能力。当前,不少大一新生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导致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得过且过”,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基础”课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指导,特别是对那些学习适应性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给予个别指导。要用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研究,使其重新审视已有的学习经验,摒弃陈旧经验,通过学习实践建立新的学习方案;要构建以积极的正面引导为主的鞭策机制,激发学习诱因,促使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维持或强化;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掌握学习“自主权”,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脱离学习环境及教育风格等因素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理性的学习观念,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增强适应性学习能力,及早进入角色,释放自身的潜能。

2.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出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的欲望,激发创造的灵感。目前,不少大一新生因学习压力大导致忧愁、焦躁、不安,进而产生学习障碍。对此,“基础”课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有意识地调整自我,随时都能清醒、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价值;应给予新生“适当干预”外充分的学习主动权、选择权、自控权,让其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建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珍惜时光,快乐学习。

3.激励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品质。第一,要唤起学生的个性意识。“基础”课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切忌对学生作“一刀切”式的要求,应设法激励学生优化学习个性,倡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力争在学习活动中运用个性化、独创性的学习策略或方法,广泛收集信息,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不断地生成自身的新的知识,同时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第二,要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1]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更谈不上创新。鉴于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现、善于分析、精于归纳、勤于总结、敢于否定、勇于创新。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达到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境界。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基础”课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把学生引进生活,注重在生活实践情境中,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种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道德和法律理论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往、亲历亲为,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本领,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从而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教师可通过三个途径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1)用语言带入情境。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活泼、抑扬顿挫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的事情,描述生活的场景,勾画生活中的人物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语言所描绘的情境。(2)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成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声响、视频等,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场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亲眼目睹“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媒体的刺激下,使眼前见、心中想、文中情交相辉映。(3)用活动拓宽情境。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活泼的活动,把课程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人生。

在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知行统一原则。要通过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在知识、观念、理论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行为训练之间作一个比例的调节,把知、行两者尽量切实地结合起来,在每一课中都安排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要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即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比如,在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时,我们应创设“情境”,安排学生谈谈对作弊现象的看法,引导学生自告奋勇地作出不作弊的承诺,并在任课老师的配合下,全班进行一次无人监考的考试。

三、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管理者及“基础”课教师要在校园物质文化育人、校园制度文化育人、校园精神文化育人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充分挖掘校园文化潜在的育人功能。

1.以校园物质文化育人。主要是使校园的校容校貌、建筑物的布局、造型与色彩、教学设施的放置与装饰、校园的卫生管理与秩序、校园绿化美化的搭配与程度,以及师生员工的服饰、仪表、图书馆的图书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总是以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显性文化因素,应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原则进行,它应集花园性、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要注重倾注人文关怀,提升文化品位,凸显个性特色,激活审美张力。高校应努力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折射出校园人独特的、善良的、纯真的环境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要力求做到人格化,使学校空间充满着文化底蕴。“基础”课教师应结合校园实践教学,做好环境育人文章。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如:对校园道路、桥梁、池塘、亭台等景观进行命名;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进行进一步提炼;对校旗、校徽、雕塑等进行重新设计等等。对参与活动的学生,不管他们的设计是否有价值,都应该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可指导学生解读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并给学生布置“解读心得”的作业。这样,才能真正使校园物质文化生活对学生构成一种召唤、一种警策、一种激励、一种力量,进而焕发出进取向上的勃勃生机。

2.以校园制度文化育人。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市场经济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观念产生深远影响的今天,大学生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和新的行为方式,崇尚个性张扬、自由开放,通过制度对他们进行适度的约束,使制度文化中蕴涵的精神体现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培养他们对制度文化的认同和信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把具体规定与精神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融为一体。制度建设既要体现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突出情法并重,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增强细节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增强学校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使制度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为使制度文化深入人心,“基础”课教师可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违反了制度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制度的某些条款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3.以校园精神文化育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一所高校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教育观念、学术风范、精神氛围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整合和结晶,是高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它影响着学校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2]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成熟的关键时期,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成为个性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高校要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置于学校发展建设的核心地位,在学校的发展目标、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校训、校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方面要有充分的体现。“基础”课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在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强调主旋律意识与主阵地意识,在校园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引导学生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爱校、知荣明耻的良好而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此外,校园文化生活还应包括学生的闲暇文化生活。美国闲暇教育专家J·曼蒂说:“无能力处理好闲暇是造成酗酒、吸毒、自杀、趋从社会上不良行为以及其他种种变态疾病的主要原因。”[3]基于此,高校“基础”课有必要通过丰富的闲暇文化生活来拓宽生活化教学渠道:(1)陶冶性情类。如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影视、文学作品、欣赏书法、美术作品、吟诗、户外消遣等;(2)拓展素质类。如社团活动、阅读书籍、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社区服务、小发明创造活动、人生导航等;(3)传统教育类。如每逢五四、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节日举办重大纪念活动等;(4)网络休闲类。如网上聊天、BBS网上信息交流、浏览校园主题网站、参加教育网络游戏、观看网上新闻、网上影视等。[4]

四、与社区生活接轨

大学生不应只是生活在学校,他们也应活跃在社区中,社区生活应是他们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A·威尔森曾指出:“个人的道德在家庭里、学校里以及社会中形成。这三种场所为个人提供了道德学习所需的整合性背景、互相支持,就像凳子的三条腿一样。现代社会令道德教育难以施行的社会现象之一,就是道德学习的上述三种场所之间丧失了道德共识。”[5]因此,高校校内德育不能包含或替代社区德育,他们各自独特的价值共同构成了道德教育环境的全部。而眼下有不少高校的学生总是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员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遇到实际问题容易产生辨别不明、区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难局。由此可知,大学生只有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认识社会,才能丰富知识、丰富思想,才能增强免疫力,增强分析、辨别是非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冲击,高校“基础”课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正确选择和吸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行为模式、道德标准、文化和价值取向,本着参与、交流、服务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维度、更多的德性发生的语境。开放的校园是时代的呼唤,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开放的校园应充分体现社区性,应以高校为核心向周边社区辐射,以其人文与科学的优势向生活社区蔓延、向社会蔓延,将社区纳入学校的视野,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开阔教学的新视角。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思考和感悟,去探求自己究竟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给社会添加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运用所学知识透视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美。社区与校园的良性互动,将使高校“基础”课教学落在生活的真义中,这也是高校人本性德育的应有之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础”课教学应建立“五大体系”:

1.建立社区辅导员工作体系。一方面要组织教师下社区,架起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桥梁,这既能解决社区德育工作力量不足和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又能促使校内德育与社区德育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热心育人的社区德育校外兼职辅导员队伍。社区德育校外兼职辅导员既是学生在社区的管教员,又是沟通社区与高校之间的联络员,起着高校教师无法替代的育人作用。

2.建立社区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应积极、主动地与社区中的名胜古迹地和革命纪念地、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部队等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力争形成层次多样、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教育作用强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即:既有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法制意识和国防意识的基地,又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基地;既有致力于繁荣校园文化的基地,又有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基地。

3.建立学生社区服务体系。要引导学生到社区内去服务,如成立青年志愿队,组织队员们到农村慰问特困户、五保老人;到干休所慰问离退休老军人;到街上站交通岗、维护社区的交通秩序;到公共汽车站擦洗站台、汽车,帮助旅客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等等。这样做,能促进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建立社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社区育人功能的发挥,最重要体现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自主意识上,体现在学生自主参与营造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社区环境的自觉性上。因此,在组织建设上,应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建立党、团小组,以年级、楼栋为单位建立党、团支部,实行目标管理和活动登记制度。在社区成立各级各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组织,做到宿舍有舍长,楼层有层长,楼栋有楼长,成立学生社区学习、生活的自律委员会以检查、监督社区学生的出勤和上课等情况,要求各有关组织负责人及时向学校和社区管理部门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协助辅导员做好工作。

5.建立外力支撑体系。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区对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一方面,依托政府和社区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高校社区德育工作,创造有利于社区德育工作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促进社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凭借政府和社区的力量,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及时清除社区内有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垃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德育环境。实践证明,只要政府重视指导,高校积极参与,社区齐抓共管,高校“基础”课在社区生活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就一定能出成效、出特色。

标签:;  ;  ;  ;  ;  ;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依据”的激活教学体系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