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哀怜之歌——对小说《项链》的一种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人物论文,之歌论文,项链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少年来,人们总是以道德批判的标准作为评价莫泊桑小说《项链》的唯一尺度,认为小说讽刺了玛蒂尔德夫人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给人们的毒害。
其实,《项链》不是批判的主题——至少不是批判玛蒂尔德夫人的,而是关于人生的主题。莫泊桑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是落在小人物头上的灾难,所表达的是对小人物人生命运的关怀,是对其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说沿着玛蒂尔德夫人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以及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顺序,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小说一开始交代玛蒂尔德夫人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又嫁给一小职员当太太。她不同于别的跟她地位一样的妇人,总是梦想“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所以经常痛苦、伤心。一般人认为,这些借项链之前的静态叙述,集中揭示了玛蒂尔德夫人的虚荣心,而这也正是她日后“借、失、赔”项链以及遭遇不幸的原因。但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妥当。
人生活在世上,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和爱情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以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为基础。在社会各阶层中,那些解决了温饱的小康人家中的许多人,拥有非常强烈的社交需要,希望得到自尊和爱情,其他几种需要则降而为次。
作为小职员太太的玛蒂尔德夫人,家里有微薄但较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女仆,她可以与地位相同的妇女一样,满足于生理需要的基本解决。但是,作为独特的“这一个”,她的追求之火并没有被扑灭,“住宅的寒伦、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显然,她感到生活中缺少什么。而缺少什么,不足之感正是引起需要的两个条件之一。所以,她的梦想产生了。玛蒂尔德夫人的一连串梦想,看起来也只是满足较高层次的物质需要,如幽静宽敞的客厅,精美的食物等,但其实也是一种精神的社会性需要。“她一向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追求。”她追求的是社交的成功,尊重的满足。她的美丽动人使她像珍珠一样,所以她希望光彩夺目,而不是埋没于泥土之中。应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追求。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要求归属于一定阶层或群体的感情和愿望,希望自己成为其中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对于女人,特别是美丽动人的女人来说,这种要求尤其强烈。因为当时的社会,“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的唯一的资格”。
处于小职员夫人地位的玛蒂尔德夫人,产生了属于上流社会中人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需要,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侈奢世风的严重影响。但是,必须明确,一个人由需要而产生动机,由动机而做出相应的行动,这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行为过程。而玛蒂尔德夫人虽然有满足这种幻想需要的动机,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行动。她只不过是“梦想梦想”而已,“苦恼苦恼”罢了。如果她在产生了“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欲求之后,就凭自己的美丽动人去出卖色相,或者靠诈骗、贿赂等不正当行为来实现其追求,满足其需要,那么,她无疑就是一个坏女人了。但她并没有这样做。
当人在现实中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通过另一些方式来补偿,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玛蒂尔德夫人的幻想,就是这种补偿方式之一。因此,从整个小说来看,与其说开头这部分文字旨在揭露玛蒂尔德夫人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不如说它们准确地揭示了玛蒂尔德夫人作为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安于现状、麻木不仁的小人物固然可悲;不安于现状,有所欲求而又不能得到的小人物,不是更为可怜吗?
从故事情节的流程上看,小说至少在三个环节上存在着偶然因素。得到部长的请柬带有偶然性,因为小职员通常是得不到的;失项链更有偶然性,如此“贵重”的装饰品,一般是不会丢失的;最后、公园巧遇佛来思节夫人也带有偶然性。显然,以偶然失项链所起的作用最大,它改变了人物的命运,以至连一向以冷静客观叙述见长的莫泊桑,也对人生的无常发生了情不自禁的感叹。
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世界历史如此,个人历史也是这样。每一个人的历史无不包含着偶然性。在个人成长、婚恋、生死等一系列重大人生问题上,偶然无不起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作用,偶然既可以是成功的机遇,也可以是失败的契机。偶然失项链给玛蒂尔德夫妇带来了人生的悲剧,使他们遭受厄运和不幸。他们发掘家庭财政的全部潜力,用了整整十年节衣缩食、省下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才还清了赔项链的债务。可以说,生活对这对老实的小人物夫妇,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玛蒂尔德夫人的不幸,虽以偶然丢失项链为契机,却又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即使她不丢失项链,由于其社会地位的卑微,也可能会有其他偶然事件招致厄运降临。在这里,对偶然事件的描写,同时又深刻地揭示了小人物生活地位的不牢固、不稳定。一件极细小的事,就毁掉了他们的一生;一个偶然的失误,就轰塌了他们惨淡经营起来的生活小层。这捉弄小人物的现实,难道不是太残酷了吗?
值得欣慰的是,莫泊桑笔下的小职员夫妇却并不懦弱。他们在生活的不幸面前没有相互抱怨,更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离异,而是表现出了战胜祸难的“英雄气概”,显示出应付不幸的极大勇气和动人的合作精神。他们正是以诚实的、辛勤的劳动,弥补了过失,共同渡过了难关。就这一点说,我们应该感谢莫泊桑,因为他在揭示这一社会悲剧的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勇敢面对和处理生活危机的动人实例。
由此可见,《项链》着眼于人生的变幻,感慨于命运的起伏,向我们揭示人生旅途和命运遭遇中所蕴涵的重要人生哲理,并传递出一种直面人生的精神。这对引发我们对自身所处生存状态的思考,无疑也有启迪。倘要说,凭着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良知,莫泊桑在《项链》中自有其批判意向的话,那么,其批判锋芒所指向的,实在是使“绝大多数的人在资产阶级制度下是怎样无限的不幸”(莫泊桑语)的法国社会现实及其统治者,而不是横遭厄运的小人物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