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程类型,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保证作物健康成长,确保水源的合理调配,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随着时代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背景在不断变化,以此各项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安全管理工作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为此文章中将针对分析,以作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我国的水力资源充足,人们对其进行了大力开发与利用,水利工程是惠及民生的庞大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其实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存在,施工技术人员常常会遇见各种险情和突发事故,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出现问题。水利工程的施工务必要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打造高质量的水利工程。
1、水利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可以说是一件涉及全民福祉的大工程,尤其在面对新农村改革、农村饮用水、排涝等问题上,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与社会价值。安全管理稍有问题就会给百姓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故而,从根本上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百姓、服务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施工单位自身发展和生存。若是施工中出现了安全事故就会大大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更是企业参与市场规划、规模化运作的关键,对其全方位、多角度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意义深远
2、水利工程发展现状的分析
我国并不缺乏水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泛,所以即便是维持着 28124 亿平方米的降水量,但由于水源分配无法平均,且人口基数大,所以水源管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极早的主要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着很充分的历史基础。从上古时代开始,我国的劳动人民便已经开始万众一心致力于建立水利设施,确保对洪灾及旱灾的防御,并为农业发展供给充足的水源。在水利研究与发展历程当中,我国逐渐建起了都江堰、大运河、灵渠等多项优秀的水资源管理工程,这样的建设在洪灾旱灾防御以及水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推进,水利施工的风险要素也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高,所以安全性也更难以保证。为此企业应当更重视对于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更符合当前的时代需求,做到维护员工的安全以及工程的质量。为此应当更深入的进行分析与思考,作为后续的改革参考。
3、水利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3.1 安全人员工作能力低
安全管理是促进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一直以来,国家都大力倡导“安全第一”的原则,但是大部分的水利工程企业在内部并没有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很多施工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同时企业领导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为了减少人工成本,招收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施工队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施工设计图纸,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便不堪设想。
3.2 施工环境复杂
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地质地貌、气候因素等都会对水利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涉及的施工班组较多,施工分散,联系不够,因此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同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许多重大的安全问题,例如基坑开挖的安全支撑问题、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问题、爆破炸药的安全问题等,这不仅增加了水利工程的危险性,而且还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工作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开放性,无法进行封闭式的施工,这对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的管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3 人员配备不齐
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工作水平较高的管理人才。但是有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只设置了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由于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强度大,具有明显的跨地域特征,只有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显然是不够的,无法全面的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还不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监理力度不够
由于水利工程具有时间长、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监督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监督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法定手段。同时,监理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安全监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针对于安全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解决,监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水利工程在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安全施工也不能落实到实际之中。
4、改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4.1 强化安全意识
真正落实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首先就需要施工全体人员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作为工程项目的负责人,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分工,及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将安全措施执行管理落实到每个环节中,甚至可以纳入绩效考核中,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4.2 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意味着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成为完善的体系,确保责任与权力能够合理运行,避免出现权责不明,出事了却相互推诿的现象出现。有了制度约束管理,就可以规范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每一安全细节要点。如此,针对一些危险系数比较大的工作,可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4.3 落实领导责任机制
在实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项目等各负责人通过层层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真正做到加强监督管理。比如,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针对施工安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工作要务来抓,并设有相关的惩治和预防安全措施,提升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力求不出安全事故。
4.4 提升专职人员技能
组织开展专职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专职人员的技能,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换而言之,每一个施工现场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作业人员都能够具备了娴熟的安全生产知识、设备操作技能,如此他们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工程的质量。
4.5 规范施工单位资质认证
完善水利施工的每一个安全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确保施工队伍的高素质、高效率。在很多水利工程安全事故中,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不够过硬,导致事故频发。在委托外包或者招聘工人时,务必严格加强总包或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认证,在技术关口严格把关 。
4.6 完善招投标法规及制度
一旦企业发生了安全事故,经济损失与形象损失严重。为了更好地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完善相应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法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酌情扣减标书得分,在规定的时间内降低其资质或者暂停投标,如此对于施工企业优质管理成果能够给予相应的肯定。
4.7 引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由于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很多的施工机械较为传统,施工人员采用的方法也相对滞后,导致不少的认为错误,加大了不安全的因素。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设备,借助高科技含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可以适当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提高劳作的效率。
5、结语
以上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命脉。但凡涉及安全问题,没有小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防范,也是确保水利工程成果的重要手段。无论从技术应用、管理制度、专职人员设置等方面,规范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建设优质的水利工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玉泉.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
[2]陈德净.浅谈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8)
[3]卢海锋.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5(15)
[4]李艳秋.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J].治淮.2015(05)
论文作者:王杰,金寿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水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