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往往在精度上难以得到保障,而借助BIM技术则可以绘制出三维施工图,从而获得准确的工程量,有效地提高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因此,需要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总结,进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就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成为了建筑业各参与方使用的热门技术。BIM 是一门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传播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中的相关信息整合和处理的技术,能够有效的帮助项目管理者掌控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利用BIM技术能够使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更为精密、自动、可视、高效、智能。
1、BIM技术的概述
1.1BIM技术概述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模型基础,而搭建的建筑信息仿真模型,是利用数字技术表达建设项目的几何、物理和功能等信息以支持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运营、管理决策等过程管控,具可视性及参数化特征。BIM模型因参数化而具联动性,关联数据可依设计变化自动更新,且可保持原有因素间的彼此关系,利于项目变更,进而规避了由变更所导致的相关内容更新不及时完整造成的工程造价偏差,降低工程造价管理风险。
1.2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相比传统工程造价管理,BIM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对工程造价的一次颠覆性革命,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全面提升了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BIM技术的应用使得繁琐复杂、耗时耗力的工程量计算工作在设计阶段即可高效完成,且具有精准度高、效率高等特点。下面将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应用中的影响进行探究:
1.2.1提升工程量计算准确性与效率
工程量计算作为造价管理预算编制的基础,比起传统手工计算、二维软件计算,BIM技术的自动算量功能可提升计算客观性与效率,还可利用三维模型对规则或不规则构建等进行准确计算,也可实时完成三维模型的实体减扣计算,无论是效率、准确率还是客观性上都有保障。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量计算的繁琐复杂,节约了人力物力与时间资源等,让造价工程师可更好的投入高价值工作中,做好风险评估与询价工程,从而确保工程预算的精确度。
1.2.2控制设计变更
工程施工阶段经常会遇到各种设计变更的情况,这其中有设计单位设计缺陷的原因,也有建设单位方案设计阶段考虑不周、需求变化等原因。控制设计变更、加强设计变更的造价控制工作则是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的一项关键的工作。应用BIM技术,利用3D可视化设计和各种功能、性能模拟分析,有利于加强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的及时、有效沟通,优化方案,减少设计错误,提高建筑性能和设计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设计变更情况的发生;在发生设计变更时,应用BIM技术,将变更内容输入到相关模型中,通过模型的调整可及时获取工程量的变化情况,避免了重复计算造成的误差等问题。通过收集设计变更后工程量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工程造价变化情况,有利于建设各方进一步优化设计变更方案,提升建筑项目造价管理水平与成本控制能力,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返工等现象。
1.2.3轻松实现数据积累与共享
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后,众多历史数据的存储与再应用是一大难点。利用BIM技术,可通过历史项目的工程造价BIM模型生成指标信息库,轻松实现大量的历史数据的积累与共享。在碰到类似工程项目时,可及时调用可参考数据,尤其是工程造价指标、含量指标等借鉴价值较高的信息的应用,有利于建设方合理编制投资估算,有效开展方案比选,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能力和单位核心竞争力。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但是综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1工程造价数据滞后
建筑市场存在很大的变动性,尤其是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因此对于工程造价而言,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2.1.1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等市场价格变化比较大
以钢材为例,在2015年上半年时钢材的价格还比较高,而随着楼市市场的不景气,钢材价格出现了断崖式的波动,而目前造价管理采取的定期发布指导价格的模式无法与市场价格进行同步,结果导致工程造价的数据存在滞后性;
2.1.2工程造价信息不准确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规定是通过向供应商寻求价格之后,进行的造价信息的编制,这样就会存在供应商提供信息内容不准确的现象,其结果自然就会影响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性。
2.2工程信息的共享性与协同性较差
由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很难对所有涉及到的工程造价信息进行统一的归纳与整理,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信息的效益发挥。
比如,在进行工程造价时需要进行三算对比,以此准确的进行造价计算,但是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数据计算模式,就会存在数据流失以及计算失误等问题,从而导致工作效益不高。
2.3工程造价计价缺乏动态管理
我们知道目前工程造价模式主要有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定额计价是由政府等部门统一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但是此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定价模式的规定在每个省份是不相同的,因此习惯于某一地区造价的管理人员在进入另一地区进行工程造价时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结果影响工程造价的质量。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从工程造价形成的要素出发,积极探索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可从微观、宏观层面具体分析。
3.1微观层面分析
在准确、快速处理工程量信息时,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工程量计算准确度为例,采用BIM技术、建立参数化模型,根据空间拓扑关系以及3D布尔运算规则,工程造价人员只需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BIM系统将自动完成构件扣减,这样可以使工程量信息更加的精确和快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宏观层面分析
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带来了正能量。对于应对各种问题与不足,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比如,在现场施工的并非中标的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负责人只是普通的管理人员,而非项目经理等。
4、实例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1工程概况
在某省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的总体面积大约60000㎡,其中地上的建筑面积为50000㎡,而地下的人防建筑面积则为10000㎡。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由四个部分所组成,一部分是高达28层的一号楼,一部分是高达25层的2号楼,其余两个部分则是A3平台和地下车库。需要强调的是,A3平台是连接1号楼和2号楼楼顶的平台。车库则由1号楼和2号楼共用。我们将1号楼中的地上土木建设工程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的案例,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4.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建设单位选择并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该阶段并非是针对工程单价和工程量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而是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将投资概算和结算情况与相类似的建筑工程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方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以实际模拟的方式将抽象化的建筑情况,形象化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客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建筑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投资和决策工作提供参考。投资决策阶段,工作人员通过引入BIM技术可实现历史数据的积累,并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抽取出关键性的造价指标,为工程估算造价提供快速指导,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从而确定出最优的投资估算方案,有效降低了投资风险。在此次案例中,可建立普通层BIM模型和标准层BIM模型。利用广联达算量软件来计算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积和投资总额。
4.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概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资料的精确度、设计深度和完整程度等。如果项目资料中仅包含工程地点、规模、工艺流程等信息,此时,可以查阅参考其他相似工程的概算编制数据;如果缺乏类似工程的资料,则采用概算指标对施工设计图进行编制,并且一定要确保施工设计图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性。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优化设计方案,这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情况。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可以构建建筑工程模型,对工程造价进行更加准确地计算,此外,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将建筑工程造价核算的历史数据积累到数据库中,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依据工程造价指标,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指标,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能够使工作强度得到极大地降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通过运用BIM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优化,这样获得的建筑工程造价数据更加地客观,准确,有利于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在BIM技术下,还可以对设计成果进行检查设计,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有效解决对策,防止工程造价频繁变动,同时也为下阶段的建设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本案例中,可以初步设计图纸为基础,利用BIM模型来获取整个工程的基本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纳入到鲁班造价软件中。利用此软件则能根据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市场价格来进行准确的概算工作,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工程概算书。准确的概算,能够为限额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出现错失。
4.4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量的计算是一大难题。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工程量进行计算与检核。在当前的工程量计价模式下,招投标双方都必须对工程量进行反复计算,且招标方还要额外对标底定额消耗的工程量以及清单量进行计算,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清单中的内容。因为参与计算的工作人员不止一个,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也各有偏向,致使工程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随着BIM技术的逐步成熟,工程造价单位以及建设单位都可以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BIM模型对工程量信息进行搜索查询,然后结合项目特征编制出较为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清单缺失,还避免了工程施工中出现工程量计算差异的问题,减少了施工双方的矛盾。
4.5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造价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主要任务在于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的各项费用,对工程变更所产生的费用进行管理;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工程合同费用索赔问题,以此减少工程造价成本费用,实现工程投资目标。BIM5D产品能够对工程进行模拟,常适用于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中,能够在施工之前予以指导,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控制,在施工完成后实施审核,以确保工程造价信息的完整性,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应用BIM技术,可以利用其参数化的特点来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工程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创建工程量汇总表。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BIM模型数据库进行调整,以使其中的工程信息数据能够利用BIM技术编写出可靠的计量表,做好工程结算工作,另外,还可以通过BIM模型数据库来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程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其准确性。
4.6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BIM技术对工程竣工管理的影响很大。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图纸设计不完善、工程资料不齐全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工程竣工结算无法顺利进行,极大地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但如果引用BIM技术,通过数据建模,工作人员可以将各个阶段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不仅便于了信息搜索,还有效的对全部数据进行了存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造价控制管理的效率。例如此方案中二号楼标准层框架梁来搜寻与此工程相关的信息,然后对所使用的混凝土量进行核实,以完成工程核算,提高其效率。由此可见,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其正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变革,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高效透明和精细,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实践效果表明,BIM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保证了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瑞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26(3):53~55.
[2]陈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6(31):56~57.
[3]蒋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视野,2016(19):148~149.
[4]汤德俊.基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4).
论文作者:韩雨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量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